||
“父亲节”就要到了(注:短文是在今年父亲节之前写的),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大都喜欢赞美父爱,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之情,这无可厚非。但是,我想说的是,父亲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赞美父爱,可能重要的一面也不在于子女对父亲的感激与报答。而思考如何“做好父亲”才是父亲节的重要意义或者说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这是一种警醒,在一年的这天,给天下所有做父亲的一个警醒。
一个世纪前,鲁迅先生面对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思考怎样做父亲?当下,家庭家教家风等也面临新的形势甚至是重组、重构,社会情形、家庭情景、自我情况等多元复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做好父亲?毕竟,做父亲是一回事,做好父亲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还不知道父亲为何种角色、还不知道孩子是何种结晶的情况下有了孩子,前前后后各种事情都由父辈和孩子他妈完成;
有的人虽然知道父亲的角色、孩子的角色,但却不知道怎样照顾孩子、教育孩子,天天忙于各种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陪伴、教育孩子;
有的人对于父亲的角色置于至高地位、将子女角色置于附属地位,对子女不管则已、一管管死,要求子女唯命是从,否则便训斥、吼骂甚至抽打;
还有的人,年龄大了,眼看着自己的子女犯错误、犯浑却不管不问或者不敢管不敢问,给人一种或者他心里确实是怕子女的感觉,放任不管、爱咋咋地;
还有的人离婚后将孩子视为“弃子”“弃女”,视为负担,不管不问,千方百计逃避责任;更有甚者,有的人离婚后还敢将自己的子女杀害,让其消失!
如此种种,不能不让人反思:如何做好父亲?
中国人历来讲究“父慈子孝”,其中内涵着一种因果逻辑关系,即唯有父慈方有子孝。否则就会有因果报应,即父不慈,子怎么会孝呢?今天的我们依然要思考这一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如何做好父亲!
当然,父慈并不意味着娇生惯养、宠爱溺爱,否则必将给自己、给子女、给整个家庭带来祸害;父慈也不意味着只养不教,《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而在现实生活中,只养不教者不是有很多吗?
这里提出一些问题,并不是指责谁,而是给个提醒:孩子的世界需要父爱、更需要父亲!不论你在不在孩子身旁,都要想方设法做好父亲,这是一生的任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