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牧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红色牧师 学术论述通俗化 严肃话题生活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海龟理论土鳖化

博文

《领导魅力论——向毛主席学做领导者》(之十一)

已有 4882 次阅读 2014-1-5 09:42 |个人分类:《领导魅力论——向毛主席学做领导者》|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领导魅力论——向毛主席学做领导者》(之十一)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第四章 魅力之脉

引子

 “治大国如烹小鲜”,运筹帷幄的姿态是领导者魅力的体现。权力的威严总是令人心生敬畏,与此同生的魅力则是权力的色彩,也赋予了领导者专属的气质。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领导魅力作为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体现,作为领导与群众良好关系的体现,它是实现领导职能的前提,是提高领导效率的条件,是构成领导影响力的最坚实的基础。

历史上能成为领导者的人,大多具备“贤”、“智”、“德”等优秀品质。刘备其人,智慧不比诸葛、庞统,武力不及关羽、张飞,却能在乱世之中,立蜀汉大旗,这不仅是一个中山靖王的称号所带来的;宋江其人,文不及吴用、公孙胜,武不及林冲、卢俊义,却能将各个派系融合一起,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这是所谓贤者的魅力。

有的人会认为毛主席伟岸的形象和雄浑的气魄给他的感触最大,有的人会因为毛主席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方法而赞佩他,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被评价者的评价永远不取决于被评价者,而取决于评价者。对领导者魅力的认识也是一样的,不同的评价者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立场,那么从领导学这一个学科的角度来对领导者魅力进行评价的话,我喜欢分为三个视角,人格的视角、方略的视角,还有一种对极致领导者的评价,即极品的视角。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对这三个视角进行说明。

 

人格的视角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领导者得到被领导者的信任和服从的精神感召力,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心悦诚服的态度。

具有优秀人格的领导者通常有巨大的号召力、感染力、领导力。领导者要让群众做到一分,自己就得做到十分,这就是“树榜样”。俗话说:“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被领导者会宽容领导者在某些经验、知识方面的缺失,但不大可能会宽容领导者缺失某些基本的人格。做人是做官的基础,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领导魅力的基础。

   首先,领导者要在五个方面有别于普通人:气质、性格、能力、态度、自我。

气质是一种天赋,是人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动作。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会拥有多重气质,他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特定环境下恰当地表现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气质,对自身气质表现的合理掌控是领导者有别于常人的地方。

性格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周围的环境总要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领导者的某些不良性格,优秀性格的积淀以及不良性格的抛弃造就了领导者非凡的性格魅力。

能力是一种本事,是指你处理工作的智慧和技巧。你能做什么?这是你的资本。你可以做什么?这是你的潜力。一个有才能的领导者会给群体或组织带来成功的希望,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敬佩感,吸引人们自觉去接受他的影响。

态度是一种倾向,是人的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领导者首先要保持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认可,对工作态度认真。其次要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与激励,对下属态度谦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领导者自身要谨言慎行,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严于律己。

  自我是一种认识,是指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领导干部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谁”,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的责任、认识自己担当的“角色”。领导者将价值定位于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便会形成以“责任与服务”为基本特征的工作价值观;反之,领导干部将价值定位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往往导致“权力中心主义”,被领导者只能沦为领导者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

其次,领导者要把握好公众形象和公余形象。

不论是为官还是为人时,在做好自我修养的同时,都应把握好公众和公余两种形象。所谓形象,是指领导者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它既包括领导者通过某些人格特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包括领导者通过某些政治业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领导者的形象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公众形象,二是公余形象。

公众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公众场合上的表现,以及公众对这种表现的评价;良好的公众形象不仅会得到公众的爱戴和尊重,也会使对手感到无奈和惧怕。公余形象是指领导者在私下场合的表现,以及有可能近距离接触到领导者的人对这种表现的评价;良好的公余形象不仅会近距离接触者感到亲切,获得推崇,也会使自己感到舒适和自如。

较之井冈山,延安是毛主席对外展示自己公众形象最好的地方,对其事业发展的影响有着重大意义。这是基于以下条件的:一是他在党内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并不断稳固;二是作为一个全国性政治集团的领袖他对外交往的合法性逐步提高并不断稳固;三是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影响力逐步提高并不断稳固。毛主席在延安过了四十岁到五十岁一段时期延安无论对于毛主席的人生还是事业来说都是一个黄金时期:足够成熟,又精力旺盛。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无论是毛主席还是我们其他的领导者,所面对的“公众”都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今天在这个场合这一拨人是“公众”,明天换个地方又有了别的对象,所以公众形象也是可以进行区分的,我在这里大致分了四类。

基于政治的公众形象。领导者一定要讲政治。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领导者要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要有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把握方向的能力。

基于经济的公众形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进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面对这种变化,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腐拒变,树立廉洁自律的公众形象。

基于工作作风的公众形象。衡量一个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不仅要看他嘴上说的怎样,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做的怎样。那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那些因循守旧、照搬照抄、不思进取的人,那些作风霸道、不顾大局、闹不团结的人,那些任人唯亲、拉帮结伙、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那些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的人,绝不能提拔重用。

基于生活作风的公众形象。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没有严谨、纯洁的生活作风,就不可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生活作风是反映领导干部个人形象,进而也是反映党的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领导者要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俭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领导者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审美品位,全方位树立领导者的公众形象。

至于领导者对于如何把握自己的公众形象和公余形象,凭我此前多年的行政工作经验来说,以下两点要格外注意。一是要注意讲平衡,要注意平衡自己的两种形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公众场合要尽量绷紧琴弦,充分展示良好的公众形象,否则你会活得没有品位;而在公余场合要敢于放松琴弦,尽量展示本色的公余形象,否则你会活得很累。二是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两种形象。“信息不对称,时空不统一”,信息全对称了,就没有人会找你,否则你会活得没有安全感;时空全统一了,就没有人会始终崇拜你,否则你会活得没有成就感。最不聪明的人是将两者混淆,在公众场合以公余形象应对之,在公余场合以公众形象应对之。切记:前者,人们会轻蔑而怠慢你;后者,人们会敬畏而疏远你。这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人之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49-756009.html

上一篇:《领导魅力论——向毛主席学做领导者》(之二)
下一篇:《领导魅力论——向毛主席学做领导者》(之二十六)
收藏 IP: 113.2.251.*|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