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僚:轿子与点子
——革命公墓里的遐想之二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古人说,男不言官,女不言娼,即男人不谈做官之道,女人不谈做婊子之道。因为道理很简单,这两个行当,一是不便谈,二是谈不清楚。从去年开始,为了备《领导魅力论》课而写的一些半认真半不认真、半正统半不正统的关于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游记,开始还很顺,但越写越难写。不仅是对某个领导者描述和评价的分寸难以把握,而且只写一个人也往往难以将一类人的特征说清楚。马上就要开学了,今年还要给研究生上的《领导魅力论》,欲写不顺,欲罢不忍,但还是要写。这是因为,想、说、写是不一样的,想的不见得说的出来,说的出来不见得写的出来,不写思路就难以清晰,不写表述就难以细腻。既然写一个人难,那就写一群人吧。于是我找到了一个人群最多的地方来写,那就是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个地方,人们不断的来,不断的走,总是写不完的。加上去年写任弼时和陈云的一篇,算是“革命公墓里的遐想”一组。
长眠在八宝山里的前辈们,除了少数文化界和其他知名人士,主要是从政的之人,最早来这里的人需要有副处级以上的身份,后来人来多了,级别也随之提高改为副地级以上。但不要认为从政之人的区别就主要在地位上,其实从政之难,首先难在如何定位上。定位就是对角色的把握,定位就是工作方法的选择。以多年的观察,我认为,至少可以将从政之人定位在三种角色上:为僚者,为吏者,为官者。
僚,即幕僚。这种角色的定位在于辅助为官之人,做幕僚往往是一个人从政最初或最重要的经历。有些人从做秘书之类的工作开始,有些人做到大吏之后回头做大内总管,不管地位有何不同,但同属一类。作为一个职业,很难用好和不好来分析,但人们一般总是要这样考虑,以作为选择职业的判断标准。我以为,做僚有“三好和三不好”。“三好”:可以很早就跻身于一个特殊的圈子里,看见一般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可以近距离与领导者接触,学到领导者身上的种种东西;在领导者晋升之后,被领导者看中的人可以得到比他人更多的发展机会。一句话,做僚是一个人从政的宝贵资源,包括体验、经验和考验。“三不好”:过早跻身于一个你完全不知晓的圈子,在不懂时装懂,容易犯低水平错误;近距离与领导者接触,容易失去神秘感和神圣感,在没有学会保护自己之前干些傻事;当为之服务的领导者边缘化之后,容易受其牵连。一句话,做僚是一个人从政的宝贵教训,包括错误、失误和耽误。我读过一本书,名叫《影子总统——白宫办公厅主任的秘闻》,就把这“三好和三不好”讲透了,大伙不妨去读读。
我做过多年的“僚”,干得好还是不好,自己很难评价,更何况做僚是为为官者服务的,自己说了不算。不过我对这个行当却是颇有心得的,我以为,一个做僚之人,要多想三组基本概念,才有利于生存和发展,我上课时备课的思路就是如此:基础:轿子与点子;形象:谨言与慎行;本事:文字与关系。
——基础:轿子与点子。“参与政务,管理事物”是幕僚部门的基本职能。幕僚,现代称呼为参谋和助手,参谋就是出点子,助手就是抬轿子。一般而言,做僚的人要切记:轿子在前,点子在后;轿子为主,点子为辅。这是因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领导者往往比幕僚的见识还是要广一些、本事还是要大一些,只是他们的精力和体力,当然也包括智力的有限性,才使得他们需要有人帮衬。由此,领导者和幕僚的关系往往十分微妙,不会抬轿子,领导不喜欢;不会出点子,领导不器重。但是,你刚刚到领导身边就想不通过抬轿子而通过出点子来出人头地,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做不仅是愚蠢的,也是有风险的。为人切忌交浅言深,过早出点子,出歪了、出错了,你必出局无疑;出正了、出好了,也未必会得到认可。只有当轿子抬到一定火候,双方逐渐了解了习性,逐渐建立了感情,逐渐有了宽容度,你再来出点子才会得到认可。说到出点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性的意见,二是批评性的意见。无论何种意见,都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二是效果。内容决定点子的准确性,效果决定点子的可接受性。不过,正确性和可接受性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正确性并不是一个定数,要学会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来判断你所出的点子正确与否,否则你认为的正确未必是领导者认为的正确。有人会说,真理是唯一的,做僚的就要敢于和善于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告诉领导者,那是屁话。做这个行当不是在做学问,你可以不说,但你说的一定要是领导者认可的,至少是听得进去的,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听你讲废话。不过最能够显示为僚者学识和胆识的,是如何提那些让领导者不喜欢的意见,即所谓谏言。古时候,朝廷就专门设有谏官,负责给皇帝提意见。这个职业不好做,有“武战死,文谏死”之说。不过,宋朝人苏洵的《谏论》,对此行当说得挺透彻:“说之术,可为谏法者有五: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理而喻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形象:谨言与慎行。陈毅有句话说得好:做秘书嘛,一要能“秘”,二要会“书”。谨言,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学会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具体而言,一是不要说领导者没有说和不让说的事情,二是要注意保密。首先,幕僚要记住一个底线法则,我们可以代替领导者的大部分功能,就是不能代替领导者嘴巴的功能,这是为僚的大忌。还有一条,在领导面前,只能说“错话”不能说“假话”,道理很简单,说错话,领导能容忍,说假话,领导不能容忍。至于“保密”,《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保守机密,使不外泄。”一个人、一个组织,都有因某种需要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东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恰恰是个人和组织的一种势能,是力量所在。幕僚之人,官不大但责大,位不高但视高,为此,要忠于职守,忠诚可靠,埋头苦干,严守纪律。慎行,就是要管住自己的腿:懂得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具体而言,一是不要说领导者没有做和不让做的事情,二是交友必慎。忠诚是为僚者职业道德的根本。但领导者看一个幕僚是否忠诚,既听其言,更观其行。为此,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起名利,这二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人的一生,许多东西是守恒的,早得到了可能晚就得不到,大的都有了剩下就是小东西了,人要学会看得远。还有一事万不可为,那就是做涉及领导们之间矛盾的事情,记住:他们是阎王,你是小鬼,阎王之间的恩怨,往往最终和唯一的解决方案是牺牲小鬼的利益和前途。另外,由于幕僚与领导者的距离较近,他们也往往成为别人接近的对象,完全不与这些人接触,会被他们作为“清君侧”的对象,过分与这些人接触,甚至结成死党,会成为领导者“自清”的对象,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本事:文字与关系。文字就是会写,不会写算不上好幕僚;关系就是会跑,不会跑同样算不上好幕僚。会写并不是说文笔好就行了,那是当作家不是当幕僚。会写者,一是好看,二是好吃。好看,就是你写的东西至少象个公文,讲清楚事理即可,不必太花哨;好吃,就是你写的东西要有用,要与天下的大势相一致,与本组织的情况相一致,与领导者的意图一致,缺一不可。会跑者不是说腿勤就行,那是当车夫不是当幕僚。会跑者,一是会识,二是会钻。会识,就是跑得到位,要知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道理,讲“联系“的时候着眼于”发展“,讲”发展“的时候立足于”联系“;会钻,就是跑得深入,要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舍得下功夫,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刻。以上两条做好一条就不容易了,而且,长于文字的人往往疏于关系,而长于关系的人往往疏于文字。许多人做好了一条,就沾沾自喜,以为本事大得不得了。但经验告诉我们,一味会写的,天天写得头昏眼花,且最多干到分管秘书和文字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就打住了;一味会跑的,天天跑的两腿发软或喝酒喝的头昏眼花,且最多干到分管联络和接待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就打住了,既当不了正主任更进不了常委班子的。所以,当领导者长期要你写,你得让他知道你还会跑,当领导者长期要你跑,你得让他知道你还会写。
除了这几条之外,做幕僚的还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为谁而参,为何而谋的问题。我国古代的许多谋士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节和气节,在选择所谋对象时,一是看重对方事业的长久,二是看重对方对自己青睐的程度。合则谋,不合则不谋,否则就没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经典故事。此外,还有不少谋士是以所从事之事是否是正义的,来判断自己工作的对象,这就更难得了。但如今,在一个难以选择领导者,难以不为稻粮谋的时代,这样的英雄豪杰是越来越难以找到了。
以上种种道理,不在乎它是否全面,也不在乎它是否全对,而在乎你是否会灵活运用。让我们共勉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一段话:“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