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查阅到最早的有关Publish or perish的文章:Relman AS. Publish or perish---or both. New Engl J Med, 1977, 297: 724-725。这篇短文通过揭示二个重复发表或“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篇论文发表)的案例,提醒某些作者不要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对于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方面来理解:
其一是对于科研成果:如果成果没有被发表,就等于其不曾存在。Science主编、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D. Kennedy博士的一段论述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点:“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Kennedy D, 著. 阎凤桥等, 译. 学术责任(Academic Duty).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P229)
其二是对于研究人员:如果一位研究人员长期没有论著发表,那么他(她)的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至少可以在基础研究领域做这样的推断:发表研究论文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能力和获得同行认可的重要途径,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研究人员申请基金、竞争职位和晋升职称的重要筹码。
当然,应用性研究不应该用“Publish or perish”来论断。
对于Publish and perish,我认为可以有二层意思,其一是“发表并发臭”, 其二是“发表并灭亡”。
对于那些抄袭、剽窃、一稿多发、数据造假等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轻则是作者被要求撤稿、被编辑部纳入“黑名单”、被相关部门通报、被同行轻视......直至在科学界“发臭”,重则是作者被剥夺学位、被摘取“权威”的光环、被逐出科研队伍......直至在科学界“灭亡”。
我不知道国内是否有科研人员因为Publish而Perish,但我知道已经有国内作者因为Publish而获得“国际影响”了。近年来屡屡有国际性科技期刊因为抄袭、剽窃、一稿多发、数据造假等原因发表声明,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涉及中国作者。如果这类事件不断累积,难免会导致某些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对中国学者的科研态度和学术严谨性产生怀疑。时常有国内的作者抱怨某些国际性期刊对自己的投稿存在“歧视”或“偏见”, 审稿过于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某些“发臭”的论文有关。
如果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国际论文不仅使作者自己发臭,而且殃及到作者所属团体的国际声誉,那可就麻烦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