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乌托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冉冉何之 教育与思想——快乐的乌托邦

博文

三论海归时代的结束

已有 3381 次阅读 2009-12-4 13:34 |个人分类:计算机与智能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最近,传闻,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许多韩国留学生打包回国了。细问之下,原来是韩元汇率迅速降低,兑换人民币低了一半。他们的在中国的生活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只好卷铺盖回家了。

   金融危机之下,影响了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由于中国靠着人民的辛勤劳动,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同时,由于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国际的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加大。美国的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人民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美元对人民币也在不断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国际热钱不断涌向人民币,以保证自己的财富不会在未来缩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在,美国欧洲的在院校培养的很多优秀人才在危机影响之下,也很难正常就业,更不用说从中国大陆过去的留学生。两相比较之下,只好选择回国。希望,借助海外留学的经历这一层金壳在国内受到重用,但是通过前几次事件的发生,这种信心已经大打折扣,海龟的前景不容乐观。

  中国恢复高考之后,伴随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在教育水平上虽有国际有较大差距,但学科建制已颇为完备。中国的高校已经培养了大批各学科各专业的人才,虽然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与国际上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在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国度,一个世界工厂的国度,工作的难度并不是很高,这些人才可以满足大部分公司和企业的需求。同时,虽然批量生产的人才,尽管很平庸,但也不乏杰出的人才。他们在科研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视野上逐渐和国际上接近。现在出国学习和交流也比较方便,互联网的兴起更是直接促进了西学东渐的模式向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我们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与建国与改革开放之际相比,已经没有那么强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国面临着人才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境地。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和余地,那种为了争夺钱学森这样的人物的历史在当代似乎淡化了很多。我国各大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那些有经验,有成果,有资历的科学专家,而不必直接接纳一个刚从海外学成归国的“green"。我只是希望,这些人,应该是有全新的心态而对当代现实的处境与困境。

  希望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希望天下相安无事,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富足。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多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974-276051.html

上一篇:科学与想象——中西电影观感
下一篇:逻辑人生(5)——回答周可真先生的一个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