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科学网大学应以跨学科研究取胜

已有 3758 次阅读 2011-4-15 17:40 |个人分类:评论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多学科, 学科, 跨学科, 行政化, 科学网大学

科学网大学的提议一经推出便激起千层浪,对这所网络虚拟大学的办学方针、特色、执行方案等,众博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得不亦乐乎。

科学网如果成立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认为在于其拥有的庞大的、跨越各学科的学术英才资源,以及这些学者跨学科的交流互动。

以学科划分的科研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也有局限性。在国内,由于大学行政化色彩浓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基本上以学科体系来实现,科研经费与项目划拨也基本上以学科为基础,大学学科的分割不但造成知识交流的壁垒,也日益成为一种利益划分的方式。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世界范围看,从二战之后,人类的科学研究就逐步走向跨学科化,但是主导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上是应用类项目,这种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多由大型跨国公司或政府相应部门资助。就学术界本身而言,真正跨学科的互动交流还没有成为主流。虽然多数研究如今都标榜跨学科,实质上不过是看了一些其他学科的参考文献而已。那种不同领域的专家集体碰撞共同研究的模式还没有出现。

从科学传播角度讲,真正能够支撑跨学科研究的传播平台还不多。以e科学为基础的新型传播模式虽然提出了诸多设想,也有诸多在线实验,无奈参与的人太少。很多科研网站也是立足于服务本学科的人群。

科学网从建立之日起,就缔造了一个科学交流传播的良好基础,那就是其跨学科性。虽然不同学术背景的博友所交流的多是共性话题,但这种交流氛围已经形成。

如果以科学网社群为基础,建立科学网大学,相比较传统大学,我们的学术优势应该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研究方面。而科学网大学的学生,将有幸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指点。这就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幸运主人公一样,能够得到不同门派的高手施教,从而成为集大成者。

希望科学网大学能够成为国内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前沿阵地。


众议“科学网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928-433623.html

上一篇:关云长=孙悟空?——电影商人应该尊重民族文化
下一篇:科学网应该从速推出微博服务
收藏 IP: 131.181.35.*| 热度|

14 吕喆 罗汉江 许培扬 骆小红 王涛 虞左俊 赵凤光 刘凡丰 刘洋 徐明昆 liguoshuai gistian 理论思维 Apex0z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