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好的教师在高校为什么竟没有上升通道呢?》是个比较煽情的帖子。高校也有各种类型的,标准不同。清华的办学方针不是草民们能决定的,到头来也只能是按规矩办结论。
如果要回答为什么的话,镜某以为这是机器文明发达后的必然产物。记得美国人曾为版权的问题,起诉索尼等录像机厂家,认为他们的产品导致了消费者的“侵权”。如果有个好的授课教师的话,记录下来他的授课资料,可以代替很多相似课程的授课老师的工作。因此,大学只需要养一些明星教师、制作他们的教学录像,一般的教师也就是个辅导习题课的工作了。大学里有一部分课程是这样的课程。因此这样课程的教师不单是有没有上升通道的问题,还是有没有饭碗的问题了。这类问题在低年级的普通课程里应该说是很有普遍性的,尤其是语言学(外语)的教师,将来大学很可能就雇佣一些临时的教师来授课。
大学里另一类课程是无法(不值得)做录像带的东西。这就需要授课老师不断在课程加入新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学术界、产业界的最新进展。这也是大学要求教师们做“研究”的一个“正当理由”。由此可见,教学辅助设备的增加,夺取了很多教员的位置。这一点,与工业革命时代夺取了很多工匠的现象是相同的。如今街面上还可以看到磨剪子磨刀的人吗?大约不会了,因为这个职种被淘汰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