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中孩子的妈妈,问国科大招本科了。如何?类似问题在南科大的时候也有过,为此,镜某特意去过南科大的校园 看过。一个很小的校区,很少的一些学生。1百年前的清华也不过是如此吧。
为什么上大学?镜某个人从来就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事情经不住这样的问法儿。过来后的今天,人们可以有些为什么要上大学的说法了。抽象地说,学习了解前辈们留下的知识,结识一批同时代的人。上一个大学,就算是“结识”了上千同年考入的同学。按过去的说法就是“同科”了,因为都是通过了共同的考试,有个共属感。学校的档次虽然可以有所不同,但都是母校,都是有过一段记忆的地方。大学学得的东西固然是有用,但更有意义的,还是要数校园的文化沉积。比起洋人的学校,研究室的优劣固然存在。但是更要命的,恐怕要数
校园学生活动的中断了。
学术团体的雏形,应该来自这个
校园学生活动。没有经过校园文化“洗礼”的人讲大学去行政化,很不可信。好的大学里的学生活动也应该是很好的。好的大学也会在各方面支援这种学生的团体活动。中国共产党甚至也可以说是出自大学里的学生社团活动。第一次党代会之所以是在夏天里开,一个理由就是暑期学校放假,代表们凑在一起开会算是大学里的“社团活动”。
如今,知道买期货的人多,而知道
买青苗的人少;知道代理的多,知道
买办的少。旧版《新华字典》里对买办的解说中,还有“狗腿子”的说法。从商业规则的角度看,新华字典中对
买青苗的解释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买青苗的另一类理解是事先投资,以小博大。青苗的时候,谁也说不好成熟后的收成如何。也许是颗粒无收。这个风险由买青苗的人承担着,一旦能卖个好价钱,买青苗的人就发了。国科大招本科,从学生的利益看很是不好。至少头几十年不会好的。国科大招本科的意义在于“买青苗”。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招研究生的时候很可能就没有生源了。过去没有商业影响的时代里,把学生看做是未来,是孩子。如今,多看成是“劳动力”了。
别看是“国”字头的大学,至少在目前没有必要报考。考大学,还是要考有传统的,校友会办得好的大学。如何验证校友会办得好?这又是一个话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