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吹毛求疵 说“抢”菜刀的抢字》一帖,有网友给面子,整了一篇
《闲话“磨剪子qiang菜刀”类网络争论中的信息采信问题》,把话题扯到“究竟该如何采信?”的问题上了。镜某的本意,乃是刘老师所说的
“试读教材三四本,心中无底慎为师!”。
“抢菜刀”的qiang该用哪个字且放置一边儿,那篇文章是说对字典中“抢风”的解释不满意。并把它作为一个镜某
批判权威的事例。但凡是
权威的说法支持镜某的时候,镜某往往是主张“
相信权威”。但是
权威的说法与镜某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镜某则主张“
不要盲信”。因为镜某知道逆风行(帆)船需要很高的技术,要对“抢风”的解释表示怀疑。
正可谓“在各种信息泛滥的情况下,我们究竟该如何采信?对于生活化问题,我们是信‘专家’甚至‘权威’,还是基层人、过来人、众人的常识??”对此,镜某的主张是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问题本身。因为更多的时候,包括“专家们”,镜某都认为对所提出的问题本身认识不足。
比如这个话题
《天平失去平衡后,为什么不是一直倾斜下去?》这既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有十几个人的回应,当然也包括镜某的。镜某的视点是:1)所谓“天平失去平衡后”的说法其实是个
错觉。应该说天平在什么(倾斜的)位置上都有力矩的平衡。所以才能不一直倾斜下去。2)等“重量”的那个平衡点是在力臂水平的时候。这时的等“重量”不是来自“力学”的平衡,而是来自人们的“感觉”。因为简单的“力学的判据”在任何一个倾斜度时都有有力矩的平衡。而在力臂水平的平衡状态下,人们才判断天平两侧是等重量的。更讲究的做法是将天平的两个盘子上下排列,共在一个重力场下。左右方在理论上是不同的重力场方向。上下的重力场虽有不同,但是可以补偿,根据万有引力的法则。
回到“抢风”的话题上,一般人都能理解逆风行船的不易。但是从原理上是否可以逆风行船呢?或者将视点倒转180度,用风力驱动的汽车速度,是否能超过风的速度呢?答案都是肯定的。有疑问是因为被直觉、被常识遮住了物理思考的回路。风能是能量的问题,行船是力量的问题。
风能作为能量,是所谓的标量,没有
方向性可言。而行车则是动量,是有方向性的量。因此。两个事情可以独立成立,至少在某个领域里可以做到。把能量吸收过来,再变成驱动的力量就是了。实际上油管里有这样的视频,逆风行驰的小船,跑得比风快的汽车。因为国内看不到,这里也就不连了。也许优酷里也能有这样的视频?有好事者可以找找。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