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
科学公园文章,方博士也在那里。总体说来,是文采有余而科技不足。
日期: 08/12/2013 20:04:17
比如说太簇的煮饺子的说法, 就遭到了许多人的批驳。太簇对煮饺子的问题有过多次议论。未曾见到过他能参考其他的观点呵意见,修正其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一类不善于学习的表现了吧。
偏执被用来表述一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镜某以为,所谓“精神疾病”与正常人之间,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发病者不过是多方面的指标超常,健全人在某个、某几个指标上超常的现象也应该很普遍。对这种偏执,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只有是否能够忍受的区别。
煮饺子的问题,除了生熟之外,还有了好吃与否的问题。同样的材料,有人做出来的东西好吃,有人的不好吃。如果崇尚科学的话,就有必要去探讨为什么会发生呢这类问题的原因了。
从材料学的视点看,热处理的过程不单是一个到达温度和持续时间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温度变化速度的问题。浇冷水是否会改变面组织的口感呢?这个问题就可以与煮面条的问题等同了。煮面条也要打水。做面条有的地方要放碱,有的要加盐。这些都是旨在改变面组织的结构,获得好的口感。打水以及煮好的面用冷水过的做法,也是为了获得好的口感——筋道。镜某的牙口好,喜欢吃筋道的面。也不否认有些有“科学头脑”的人,不认为筋道的面条好吃,甚至认为面条长了不好吃,短了才好。因此下挂面要特意把挂面折断。这都是曾发生在镜某身边故事。所以镜某对这类事儿算是见怪不怪了。
好吃、漂亮这类事儿,需要顾及人们的感受。哪怕是所谓的科学,也要为人的感受服务,而不是倒过来,为了科学的理由儿改变人们的感受。应该说有许多因为科学的理由改变了人们的行动方式的事件。比如说冰箱的发明就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喝啤酒的方式。虽然国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啤酒要“冰镇”了以后喝,但是这并不说明以后也会坚持这样。今天饭店里随便吸烟,明天也许就会有所改变。这种事情不是靠对每一个人的作用可以实现,只能是通过时间、通过人的换代来解决。
镜某希望太簇能够比方博士聪明智慧一点儿,饺子的事儿就不必强调一个温度了。因为毕竟太簇是学过电动力学,比那些没有学过的人要多一些理解能力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716529.html
上一篇:
【自动民调:美国名牌大学人气排名】下一篇:
【自动民调:美国五所超级牛校(俗称 Magic 5)人气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