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自称是“民间科学家”,与被他人封为“民科”的镜某属于“同病”,因此镜某很欣赏王老师的文章。当然王老师的“民间科学家”是说
不为官,不是
不在官。这与镜某
不在官的“民科”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王老师
曹廷炳:为了忘却的纪念及其它的文章里对“做官”有相当深刻的见解,镜某很以为然。与
程老师代表的老一代人不同,王老师与小崔是同一代人,属于“实话实说”的一类。程老师一代人是“官话私说”的一代。当然,还有更多的“有话不说”、“无话可说”的人。
闲话休提。话说王老师的博文
中国科学院在走下坡路,经历了很奇特的一个过程:被科网置顶带花后不久,便被撤下!更有甚者,镜某的跟帖也被删了。镜某都忘了在那里说了些什么,大约说了些科学院的首脑们如果以国家利益为根本的话,应该考虑撤小科学的所。这样删帖的做法应该说是相当恶劣的行为。这对科网的是个职业道德的问题,对施压于科网的一方就是人品、官品的问题了。这样也好,这就
暴露了最敏感的问题所在。因此,在镜某看来,这个科学院是非(被)拆不可了。
有个叫做
彼得法则的故事:在(能力)阶层社会里,人们依照其能力的大小晋升,直到升入“无能为力”的那一阶层。因此,如果一个组织里有充分的位置(位子)、充分的演变时间的话,所有的人都可以晋升到其本人
相对无能的那个阶层,并且因为这个
相对无能不能再晋升而滞留在那个阶层里。同时,这个过程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演变时间过后,这个组织里的所有位置都将被一些
相对无能人占据着!!结果就是这个组织里所有的工作,都是要被那些不称职(=
相对无能)的人来完成!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景象啊?!所以王老师“退却了”。这个退却成就了他成为了美国人的
会士。
“不为”是个好品质。这样至少这个组织里的一些位置可以不被
相对无能人占据。人大的那位曹老师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坚定地选择“不为”而死的。如果不是那个系主任的职位的话,也不至于自杀。但是,把所有的人都晋升到他
相对无能的位置这样的文化,是否要人们反思呢?
什么叫做把一个人晋升到他
相对无能的位置呢?最著名的事例是
陈永贵。他也是个特例,在晋升到他
相对无能的位置后还能再晋升。虽然这一切都不是他本人能够决定的事情。因此,在这一点上,陈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