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哈尔滨桥的事故

已有 5385 次阅读 2012-8-26 16:46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事故, 哈尔滨

看来不得不说几句。报道的、议论的有不少,但合格的不多。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5/2012 20:21:13

首先是对事故的照片,事故发生现场的报道等,合格的就不多。对于 建筑物的事故,包括维基百科的一些说明,也都很不到位。大桥事故中比较最近的、重大的事故要算I-35W密西西比河大桥了。事故归事故,但那桥是属于“堂堂正正”地垮掉的。相比之下,哈尔滨的“桥”垮得是那么的“掉价(架)”,那么的“不好意思”。

密西西比河大桥的事故原因是在跨河中央的那段上,有八个地方桥骨架之间铆钉用的连结钢板厚度只有设计的一半儿。基本上属于是验收、或者是监工时的失误、过失。

回头看哈尔滨桥的事故。首先要认清哪里出问题了。


 
Download
 
Download
 
Download


 
Download

听说过“船翻了”的事儿,“桥翻了”的事儿比较少见。“翻桥”的地方是匝桥(入口引桥)与主车道的连结部分。这个部位出事儿,很可能是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造成的。也就是说,主桥是一个施工公司,引桥又是一个。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小)施工队有参与的机会,如果从正面上论的话。至于从“背面”论,出事儿的结果就表明了一切了。

这种桥的结构叫做“单纯梁”结构。不同于结实的连续梁结构。不水平,有水平面内的转动(并线),是“翻桥”段的特点。超负荷是一个因素,但桥柱的支撑横梁的折断表明横梁的强度也不够。有报道钢筋用量不合设计规范的。这些都是施工、施工监理的问题。如果是有意偷工减料的话,施工方有人要蹲监狱的。

公路桥的桥面跨梁很可能是工厂做成后拉到现场组建。这样的部件因为是工厂生产的,可以有品质上的保障。因为工厂的投资都做了,不差钢筋这点小钱了。而柱子、横梁部分,是要现场制作的。很可能就是农民工的“作品”。对于这样的小本经营者来说,能省就省乃是“生财之道”。

美国人的桥垮了,可以认为是“疏忽”。哈尔滨的桥不是垮了,而是翻了。这一,不定要牵连出多少人吃牢饭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给个“堂堂正正”地塌掉例子。从根上倒,不是“翻”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6/2012 05:05:20

神户地震时倒下的日本高速公路 。按照计算是不会倒的。但还是倒下了。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对轴向的转动力矩考虑得不够周全。其实多加两个横梁也没有多少造价吧。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6/2012 06:51:35


这个设计是“连续梁”变种,一个路面部件跨了四个桥墩。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6/2012 07:22:04

这四个桥墩从第一近似的观点看,应该是等价的,没有理由消弱中间两 个支柱的横向支撑。因为最简单的模型是一个部件跨两个支柱,都需要有横向支撑。部件虽然加长了,但是横向的支撑(抗轴向的旋转的力矩)不应该集中在两端的桥墩上,应该分散在4个桥墩上才好。

大约新一代的设计人员只知道计算,而缺少力学的、物理的直观。再加上要省钱的“偏压”,搞出这类豆腐渣的设计来。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这类事情就是几个条件都“凑到一起”了,按物理的说法就是“创发”。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6/2012 12:24:17

直接原因是超负荷。就如同说有重力一样,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第二是设计 上的失误。最好的水准没有达到,连较好都没有达到,是个最差劲的设计。施工上再有些问题,悲剧就发生了。

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也是如此,几个事情同时发生了。但是事故的调查结果是“人祸”而非“天灾”。因为在地震发生之前,有关部门曾说过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会发生问题。不去思考没有任何电源的情况,就是人的失误。这就是定位在“人祸”上的思考。

哈尔滨的翻桥事故,闭着眼就可以定位在“人祸”上。镜某认为40%的责任在设计,30%施工、30%超重。但是由于载货司机是个体经营,最终责任认定会是超载60%的责任,施工20%,设计20%。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606174.html

上一篇:乔布斯让每个人都可以冒充张艺谋: 【夏威夷风光片】
下一篇:系统的思考与对“甲午战争”的认识
收藏 IP: 12.94.77.*|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