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说“寒门”,都不是太喜欢的话题。
寒门子弟输在哪?的帖子说得很是中肯,“输就输在没有机会(chances),少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物理里有个
势能的概念。都是1千克的分量,因
所处的高度不同,
其所具有的能量也就不相同。这不单是“物理”,也是个“事理”。
实际上,应该说有三类事情纠缠在一起:人才、人材和比别人过得好。拿炸药奖是要有人才,搞产业是需要人材,而人们内心想的则是
要比别人过得好。尤其是要比邻居的张三过得好,要比同学的李四过得好。这样想固然是有“上进心”,但是也活得比较累。北美崔哥有个句子:中国人的
郁闷并不是因为过得不好,而往往是因为邻居过得更好。
比起人材的问题来,人才的事情比较好解决。大不了海选几个,再不行就请来、借来。问题是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不是可以一个可以取代另一个的事情。这是宏观的视点,无所谓哪个人。
要比别人过得好的问题如何解决呢?镜某以为基本无解。可能实现的,要么是
要与别人过得一样好(坏),要么就是宗教的洗脑,让人觉得
要比别人更接近圣主(天堂)。好在这两样国人都已经“领教”过了,已经有了免疫力,结果只好是“郁闷”了。
“寒门子弟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通往外面世界的门很小很少!”这不单是说物理世界的空间,在精神空间里也同样狭小。按说大学教育是个改善人们精神空间尺度的途径,可是国人的大学并没有做好这一点。这些年来好了一些,知道抓同学会了,知道指导学生就业了。
发展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原本是第一位的,结果N年前被“接受再教育”的思考取代了,现在被考大学、考研给取代了。根本的就业问题还是拖在那里、挂在那里。考试思考的原动力,从大众的立场看,与其是说“公平”竞争,不如说是因为能实现
比别人过得好。为政的人把大学当成了缓冲就业压力的蓄水池了。但是大众、大学并没有看清这一点,被人家卖了还在替人家数钱呢。从这个意义上看,国人的大学也都是“穷人的思考”。
什么是富人的思考呢?十多年前,当国人的校长们还没有考虑办世界一流的时候,剑桥的校长思考的如何维持英伦岛的繁荣。人家英国人请杨福家当校长的时候,恐怕国人多是感到荣耀,而很少算过给英国大学做“广告”的费用。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