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引子来自冯老师的博文
中国学生为何缺乏质疑精神?这个博文的引子又是来自
时评:中国大学生为何缺乏质疑精神和
清华报告:中美研究型大学差在哪儿。
镜某对三篇文章的论述基本上都不满意。尤其是对清华的文章,基本上就是不及格的水平。应该说,国人的大学人对大学教育的精髓基本上是没有理解的。因此也就不能理解大学的
校园文化对教育一代新人的意义。国人大学里,校园文化的消失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重新形成这样的文化环境,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要知道,所谓“辅导员制度”,基本上是与传统的校园文化无关的事情。各类学生的社团活动,才是
校园文化的主体。
冯老师博文中的一个观点是“大学生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缺乏质疑精神的问题,根子在中学”。这一点镜某很是赞同。但是,冯老师主张的“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平面几何是学习逻辑思维、批判精神的很好的训练”,就是
老生常谈了。依镜某的观察,所有的问题,根由都是发生在
语文教育上。
在进化史上,人类在大脑里形成语言结构时期要早于数学的,更是早于科学的。国人的大学生作文都多数不合格的现状,要比大学生不会做科研的问题更为严峻。中学6年里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思考模式、思考习惯,到大学后要让这些人去质疑问题,基本上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镜某这样说并不是没有依据,应该说还是有第一手材料的,虽然只是个例。
刚刚加热好的食物为什么不能立即放进冰箱,
为什么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等等的,不能机械的认为是物理题或数学题。首先要认清楚这是
说明题,是要做说明文。连北大的中文系都不要求培养作家(
刘震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演),何苦要求中学生们做抒情的、叙事的文章呢?2/3的说明文,1/3的论说文就足够了。更要紧的是对这些作文的评论、点评。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同学之间的分组点评。这样才能有提高、有进步。
中学二年级的外甥问镜某:为什么走路比骑车要累?不能说外甥没有质疑精神。问题是对这个课题如何下手(嘴)去思考。这其中需要有
学和
想的结合过程。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留的作业是说明为什么走平路比上楼梯“省力”。从这个事例出发,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走路比骑车要累的问题。
国人的另一个“悲剧”在于把
学习短路成为“读书”了。“学”的第一意显然是“模仿”,是说起步的初期。“习”则是说会了之后也要时不常地
反复、
重温“学”来的过程、“学”到的东西。
什么是
校园文化,这里有个例子。《汉语成语小词典》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语言班编的,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了第一版。虽说有些大跃进的色彩,但是一个大学的班级打算编一本书,应该说是传统
校园文化的影响。在一个大学里,这样的“小团体”应该有很多,有很长的历史。当然,这样的“小团体”也需要一定财力的支撑。北京大学最大的社团之一山鹰社的成立是在1989年,据说是是中国民间登山运动最具实力的团体。这样的社团的历史不过30余年,比洋人的就要短多了。大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这样的社团活动也是个学习的最佳环境。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就是幼儿的“过家家”,是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没有这样的砺炼,国人的大学生就显得很
幼稚。
“学”的问题与“教”是相对独立的。所谓“教学”,是说教会学生如何“学”的事情。最要紧的还是在于“学”。做学生,不要总想着创新。学生第一意需要的是
模仿,用心去模仿,去思考。而思考的工具之一,就是自然语言,就是汉语。在洋人那里,洋文和科学都是在一起的东西,而在中国,汉语是原来的东西,科学是进口货。这样就产生了“断裂”。同样的“断裂”,
这篇博文中也有描述。有趣的是这篇博文一方面陈述了一个科研人员与工程师“断裂”,同时也表现出来作者自身在思考上的“断裂”。
镜某的主张是:产品就是个小宇宙,是设计、工艺和材料三者的调和。设计不是“空想”,只有在有材料、有工艺保障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设计。不然的话,就必须要修改设计了。
工艺中的事情,很多都是不可视的秘密,与材料是左右腿的关系。结构、外形是很容易仿造,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模仿人一般并不知道。优秀的科研人员与工程人员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关系。没有科研人员提出的超高指标,工程人员就没有好的工作目标;没有工程人员的脚踏实地工作,也就不可能完成设备的制造。
至于“发现他们很善于解决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对从未见过的新问题显得无能为力”的问题,应该说,国内的大学、包括研究生院,还不具备培养这样人才的条件和能力。
有个很简单的测试:做过世界上最好的仪器么?那怕是瞬时的。能体验这类事情人不多。
大科学工程点滴1中所说的是个为数不多的事例。即便是这样,也比洋人的同类设施晚实现了二十余年。都晚了这么多年,还有必要建造么?有、很有必要。“学”是什么呢?“学”就是从模仿开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