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武老师的“流体”和寻老师的“血压”

已有 2599 次阅读 2010-8-9 04:48 |个人分类:镜子医疗卫生专栏|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食疗, 廖俊林

武老师的“流体”和寻老师的“血压” (2993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07, 2010 09:14PM

武老师的“流体”讨论已经到了尾声。作为“修辞”的手段,引用“托里拆利定律”来说事儿不是不可。但是武老师的
引用:
从根本上说,在主干河道上修建水库,就会把上游地区的泄水速度减小。从而如黄万里先生所说,是“把大坝下游的洪水灾害移到大坝上游去。”这一点,从简单的托里拆利定律的分析便可以弄清楚
一句中的加红部分的说法却是把问题搞偏了。这样一来,不是“应用物理”、而是“硬用物理”了。 

同样,小寻老师的《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和《食疗是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式》[www.sciencenet.cn]、[www.sciencenet.cn]也是两篇引起“争议”的文章。坦率地说,小寻老师的文笔不是一般的强,而是相当的强。但是有没有因为作者的表达方式而引起的“误解”呢?其本人所言的“被广义的生物医学专业作者们群殴”正是被人们误解了的证明。 

《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的说法无疑是个有意识的“修辞”。文章理路上基本上还算顺,有些小问题连小寻老师也搞不明白,一般读者也就无所谓了。比如“使用听诊器在臂套下方不能听见血流声(K氏音)”的说法就很微妙,直接说“脉搏声”就会好得多。 

有趣的是武老师用“压力”说流量,而寻老师是用“流量”说压力。都有些理解偏了。

引用:
寻老师说:
对人,传统的血压计(Korotkoff测压法)使用一个气压系统在上臂测压,当臂套压力超过收缩压时,人的动脉血管被完全阻断,使用听诊器在臂套下方不能听见血流声(K氏音),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收缩压,随后臂套逐渐减压,血流在心跳周期中,只能在动脉压超过臂套压力时才能流过臂套段动脉,形成一个典型的血流声,当臂套压力小于动脉血管最低压时,血流通过臂套段完全没有阻力,血流声消失,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舒张压。

从这段说法中可以看出,寻老师没有实际用水银柱测血压的工作。因为用听诊器听脉搏的声音,从停止到连续有脉搏声才是读高低压的两个位置。不会有血流声消失云云的事情发生。 

当然这是些“小节”了。但是镜某总是担心这类错误的说法被孩子们记住了误事儿,因此提出来。 

“那么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呢?我们要从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上去讨论”的说法看上去好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个很大的“坑”。医学界都搞不定的事情一般人就更搞不定了。寻老师文中所言种种不过是“病理”,也就是“现象论”。比如说血管硬化、血管过长等,从物理上论可以成为高血压的原因。 

食疗的根本作用在于恢复人的“正常体重”。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疗是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式”。可惜由于商业的影响,这个正常的理解被人们忘却,取而代之的却是强调了食品中某些“有效成分”的说法。搞得沸沸扬扬的,甚至出现“洛阳纸缺”的现象来。正是因为寻老师强调了食品中“有效成分”的说法,才出现了“被广义的生物医学专业作者们群殴”的事态。 

人类是穷出毛病来了,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出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因此“补”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概念(缺省配置)。今天,靠石油人们虽然可以吃饱肚子了,但是体重都超标了还在想着如何去“补”。都说
引用:
琉球人却是日本最长寿的人,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而其中的原因,大多归结为琉球人的饮食习惯——文献中称之为冲绳膳。
却很少有人言及那些长寿的人没有一个是胖子! 

应该确立这样的句子:减体重是个好办法,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减体重、维持合适的体重得到解决。但是这个说法对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个难事。都说是“无欲则刚”,但是科学上并不认同这个说法,而且更可怕的是“有欲不刚”。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51197.html

上一篇:“代替论”是个结不开的扣子(mirror)
下一篇:mirror - 说男性的小便器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4 武夷山 陈龙珠 盖鑫磊 贺天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