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也说说“我们错失了多少历史的机会?”

已有 3509 次阅读 2010-1-8 08:1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也说说“我们错失了多少历史的机会?” (3283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7, 2010 02:52AM

这是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www.sciencenet.cn],按照那里的说法170年里失去过N多的机会。但是“赶上了20世纪末班车”。 

细想了一下,凭什么中国“突然间”就发达起来了?这个答案当然不会是什么“几个代表”,也不会是什么“英明领导”。不是说“唯物”么?就要把“物”给找出来。 这是个最常见的市井见解了:
引用:
博主曰:
1945年国共“双十协议”达成时,日本还是一片战争废墟,包括印度在内的多数亚洲邻国尚未脱离殖民统治,如果真能实现“联合政府”,实现战后法国那样的经济上的“辉煌三十年”,充分利用“第三次浪潮”带来的机遇,到1970年代末,恐怕取得的成就决不在日本以下。
靠双手不能发达起来,这是个常识。今天对“第一桶金”的说法人们已经不陌生了,从学术上论就是:自然数打头的是“1”,不是“0”。 
镜某以为,所谓的“历史的机会”并没有象博主说得那样多。从大航海时代至今,成“霸业”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多么。1958的时候,年国人还在认为可以通过提高炼钢量就可以超英赶美了。这个认识本身就落伍了小一百年。因为靠钢铁成霸业的是大英国的时代,到了二战后的1958,显然是半导体、电子的时代了。日本的发达正是借此机遇。先不论国人那时能不能做出半导体来,单从对产业的认识论上就很有差距。 

半导体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造出来。人才在哪里?这是个问题。日本人得幸于在学术上,赶上了量子力学创建的时代。没有懂量子力学的人才就无法理解半导体。日本人战后建设的人才早在战前的20-30年代起就开始积累了。1945年国共“双十协议”达成时,中国最优秀的人物钱学森也不过是被要求学造飞机,李杨不过是在量子力学完成后参与了一些工作。按辈分论,是属于38式干部,与长征过来的红军不能比。支撑日本发达的人才是早在发达之前培养的。这种时间滞后的现象人们往往不能理解。 

中国今天“发达”原因何在?镜某以为是赶上了“数码技术”带来的加工、通讯等降低技术门槛的革命和“冷战”的结束。但是“数码技术”并不是国人作起来的,因此不过是“沾光”,很少有可能比人家干得还要好。做同样的事情,后来的往往不会比先前的做得好。要想胜出,就要“改变规矩”。作机械手表的话,不会超过瑞士。因为消费者就不买账。换成电子的了,规矩变了,就可能比瑞士做得好了。做大车美国人做得好。改规矩了,要省油、要低污染,日本车就可以胜出了。 

支撑台湾、韩国发达的人才,也是在此之前几十年积累的结果。他们是创造“数码技术”的一代,所以比“沾光”的国人“辈分”要高一代。至今国人的知识界、舆论界依然不能区别引进设备和引进技术。单纯靠钱可以解决的是设备。技术不但是要靠钱、更要靠学。可惜,降低技术门槛的革命也降低了国人“学”的能力,都改“抄”了。 

造汽车赚钱。这个档次的事情傻瓜都知道。这个赚钱是“流水”,而当年半导体、数码技术这样的东西是“涌泉”。做个div演算后,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能认识到这个档次的人并不多,多数人连div演算是什么都不知道。div演算说得通俗些就是“发财”。div演算后不为零就是“纯发财”。当初,老祖宗的瓷器、丝绸就是“纯发财”的东西。茶叶也算是吧。今天不成了。全京城买个圆碗都费劲。洋人的瓷器做得就比国人的圆,当然也贵了。圆碗和不圆的消费能量、材料都一样,但是售价就大不相同了。 

“我们错失了多少历史的机会?”是一种愤青思维。应该换个思路、换个心态:失去的都不是属于自己的。不这样想问题恐怕就没有办法恋爱、娶媳妇了。“机会”是天赐的东西,人力无法左右。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少办些傻事儿。国人最大的错误就是几十年的“愚民教育”。日本在军国主义的时代里也曾做过愚民教育。但是就在那个时代里,日本的精英们受到的依然是比较正常的教育,没有被“喝狼奶”。相比之下,国人的愚民教育比较“彻底”,都渗透到北大清华里面去了。科学院里居然要批爱因斯坦 [www.sciencenet.cn],想一想都可怕。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598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85211.html

上一篇:mirror - 人的几种“怪感觉”
下一篇:mirror - 读武老师给的“讲话”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