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按:可圈可点啊:“道理其实也很单纯:有买卖孩子的,没有买卖“妈”的。买卖孩子“妈”的事儿有个特殊的说法——娶媳妇。说得糙一点儿,发展科技其实就是“娶媳妇”。媳妇在婆家的地位就是科技在社会中的地位。生个儿子是当然,生个丫头就要给眼色。”
武老师给个1982年的讲话——回顾当年中央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www.sciencenet.cn]。一晃,快三十年了。就镜某有限的了解,在学术界里,科技是如何推动生产力的问题好象还没有个共识的说法。就好比是1+1=2的问题,多数人认为是“自明”。但是在学问上,对1+1=2也要有个说法。如果真是象人们想像的那样——科技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话,往里面的投入就应该是个自发、自律、自然的事情了。可现实并非如此乐观,需要“喊着口号”去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地投入。
必须让人们认识到这个提法是个“学术难题”。这一点国人的文科研究人员需要努力。世界上不仅只有预报地震是难事儿,说明“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是个难事。以为不难的,不过是认为1+1=2是当然,是选择了“相信”这个说法而已。
“科学技术”说法的具体所指有很多。这篇讲话中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地方,都可以用“新设备”来代替。实际上政府也是这样作的,在那几年内,淘汰了陈旧的锅炉设备,使发电的效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吧。这个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应该说这种做法当中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运作。政府肯这样作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会算账了,不是一味地强调“艰苦奋斗”了。
可以说能买来的东西都不是什么“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无形文化财产”。因为“无形”,自然就买不来。道理其实也很单纯:有买卖孩子的,没有买卖“妈”的。买卖孩子“妈”的事儿有个特殊的说法——娶媳妇。说得糙一点儿,发展科技其实就是“娶媳妇”。媳妇在婆家的地位就是科技在社会中的地位。生个儿子是当然,生个丫头就要给眼色。
这样的话有些隔世感了。如果说靠设备投资、靠消费刺激,那就相当靠谱了。市场这个东西,因为不可视,国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存在。这也应该是搞经济理论那些人的认识水平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国体的存在也是“得益”于这些人学得不好。学苏联的计划经济学走样了,这是苏联专家的鉴定。今天看来,幸亏是走样了。原来的“样板”都没有保住么。
事实证明,“建立一些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思路是行不通的。但是武老师依然认为“迄今缺乏这样的中心。共性技术谁来开发?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也许就是北京人的想法了吧一家兄弟几个,用一个厨房、炉灶看起来是方便、可行的。但是十家里有九家不幸福。还是分开过日子舒服。李宁有文章讲过科研和研发的区别[
www.sciencenet.cn]。现场需要的是研发,做研发的人才培训、培育是靠科研。这样浅显的事理,当年没有分清,今天也没有搞好。都以为科研是要出论文,殊不知,重要的是出人,论文只是训练人的手段。如今是否有些关系倒置了呢?搞得国产博士大都跟当初的“工农兵学员”似的,在数量上不缺人了,但是需要的不是“人头”,而是人头里面的“脑子”。这种帐算不过来问题从建国起就有。不会算账的人多了,会算账的人反被认为是不会算账的了。
这些话在今天看起来很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