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上学第一天,湖北一幼儿园又发生了两个幼童被校车闷死的悲剧。
因为以前已经出了这样的事故,相信各方面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然而这样的悲剧还是不断发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没有到位。或许这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将这样的悲剧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农民工太多,显然是不妥的。社会发展了,各职能部门应该迅速转变观念和服务方式,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
今天早上我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辆幼儿园的校车,虽然已经涂抹上了整车的黄色、标志齐全,非常醒目,也非常规范,但令我不解的是,校车上的所有座椅跟成年人的座椅并无太大的区别。
按照成人的座位间隔来设置显然有好处,这可以提高幼儿乘坐的舒适性。然而相对于幼儿来说,所有座椅的靠背还是太高了。幼儿坐上去,无论是车外还是车内,从司机座位上望过去,很难发现座位上是否坐了人。
目前已有的三个校车的国家标准,分别是“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1]、“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2]、“校车标识”[3]。
前两个标准都是针对小学生的,归口单位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最后的一个标准则其归口单位为公安部。就座椅这一方面技术标准来看,还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园校车的标准。因此现在街上看到的幼儿园校车应该都是参照小学生校车标准的,或者由一般的客车改装而来。
就小学生校车的座椅标准来看,其中“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的4.3.2条款指出:“4.3.2 座椅深应不小于350mm,座垫高应为280mm~380mm(轮罩处的座椅可例外),靠背高度应不小于710mm”。而“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标准中的4.1.2条款也对这一高度进行了强调。
这一高度对小学生来说或许是合适的,但是对于那些身高只有六七十厘米的幼儿来说,则是太高了一些。如果幼儿不小心,或者贪玩,滑到座位底下,则司机和照管人员就会很难发现。
座椅深度太深,也不太适合幼儿好动的习惯。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建议可以参照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方案来进行设计。另外为了便于司机和照管人员的观察,座椅靠背高度要降低到合适的位置,同时座位底下用细软的物品填满,不留空隙,避免幼童躲藏到座位底下去。
如果使用可折叠的座椅,则要考虑幼儿是否有能力去完成座椅折叠的任务。而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座椅应该也是一种可选方案。
其他方面则可以多参考一下幼儿园座椅、床铺的设计要求。
刚刚上网搜索了一下,将几辆比较典型的幼儿园用校车比较一下:
比较合适的校车:
这辆校车幼儿座位都比较低,内饰也简单,司机和照管人员对车内情况一目了然。
不太合适的校车: 这应该是一辆小学生用校车,相较于站在下面的幼儿来说,座椅靠背高度还是高了一些。 这则是一辆普通中巴改造过来的幼儿园用校车,座椅基本上没有做多少改动。
参考文献:
[1]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4407-2009)[J]. 2009.
[2]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专用小学生校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 24406-2009)[J]. 2009.
[3] 公安部. 校车标识(GB 24315-2009)[J]. 20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477-486531.html
上一篇:
谈谈网络实名和匿名的问题下一篇:
我认为周维善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