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zheng197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zheng1978

博文

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9)

已有 313 次阅读 2024-8-26 18:26 |个人分类:历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5节  废立之谜

关于汉少帝与汉献帝应当立谁的问题,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给出了不同的记载。

三国演义记载的是:“中平六年(189年)夏四月,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董太后尝劝帝立皇子协为太子;帝亦偏爱协,欲立之。当时病笃,中常侍蹇硕奏曰:“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帝然其说,因宣进入宫。

资治通鉴记载的是“(灵)帝以(刘)辩轻佻无威仪,欲立(刘)协,犹豫未决。会疾笃,属(刘)协于蹇硕。丙辰,(灵)帝崩于嘉德殿。(蹇)硕时在内,欲先诛何进而立(刘)协,使人迎(何)进”。

有什么区别呢?

(1)托孤大臣不同。三国演义认为,灵帝的托孤大臣是大将军何进“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而资治通鉴记载的灵帝托孤大臣,乃是宦官蹇硕“属协于蹇硕”。

(2)刘辩与刘协的潜力判断。三国演义认为是董太后(也就是汉桓帝的皇后)想立刘协,但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就是看何后的儿子刘辩不爽。这种劝说影响了汉灵帝,导致“亦偏爱协”,仍然没有明确的潜力判断。而资治通鉴则认为,立刘协,是汉灵帝自己的决定,废长立幼的理由是“辩轻佻无威仪”。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你不管刘协怎样,但刘辩是万万不可当皇帝的,这就好像瘸子里面挑将军似的,因为刘协的优点,竟是只字未提。但这个“辩轻佻无威仪”,在三国演义上改成了董卓在执行废帝立帝的时候,董卓的个人看法了。

(3)杀死何进的决定人不同。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突兀,难道蹇硕不要命了?一日夫妻百日恩,一个宦官,竟然当着皇帝的面,建议皇帝杀了皇帝的大舅子,而且还是“大将军”!大汉最高军事长官。而资治通鉴记载,则是皇帝已经崩了。遗嘱正是准备立刘协。但蹇硕认为,皇帝的遗嘱要想执行下去,不杀了何进是绝对不行的。于是,蹇硕想对何进下手。

为什么要讨论这一点?因为这涉及到董卓废帝立帝,到底有没有私心。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则董卓是彻头彻尾的专权者,想立谁就立谁。刘辩是老大,又是正宗何皇后生的,董卓凭什么要立一个“王美人”生的小儿子呢?对了,肯定是为了河间董太后呗!都是姓董的,就不相信董卓和董太后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按照资治通鉴,则究竟立谁,汉灵帝的遗嘱最有效力。将谁立为皇子,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汉灵帝突破了传统的宗法约束,不管刘协有没有优点,但刘辩看样子是绝对不适合的。灵帝驾崩,托孤大臣蹇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灵帝的遗嘱,与掌握大汉兵权的人,是相矛盾的。于是,蹇硕选择除去何进,但何进在蹇硕处有卧底潘隐,导致失败。后来的董卓、张让,则时刻不忘执行先帝的遗志、蹇硕的遗志,终于将非法立下的汉少帝撸下去了。

将汉灵帝的情况,对比后来的袁绍和刘表,就会发现存在着四个共性的现象:(1)都是废长立幼惹的祸;(2)都存在着一个嫉妒的老婆,分别是何皇后、刘夫人和蔡夫人。(3)都造成了内乱;(4)不同点是,袁绍、刘表立的是小儿子,也真的按照遗嘱执行了下去。而汉灵帝立的是小儿子刘协,遗嘱被破坏立了大儿子刘辩,4个月后,又重新立了小儿子,一直到最后。

你想到了什么?

曹操说,乱天下者,必何进也!

后世说,乱天下者,董卓也!

但在我看来,乱天下者,何后、袁绍也!

人们说,董卓就象一头恶狼进入了洛阳。

可当时的事实却是:董卓就象一头独狼,进入了一大群相互协作的狼群!

“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

不管董卓总的军事力量有多强,但带到洛阳的人数,实在不够看的!

然而,就是这样弱小的董卓,在北邙山迎驾之后回到洛阳,五天后就宣布废帝立帝的大事,7天后就杀何太后,戮何苗尸。大约4个月后,杀汉少帝刘辩。又迁都长安。半年后,“杀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及其家尺口以上五十馀人”,铲除了四世三公这个东汉末年的大家族。这执政强度,执政力度,竟然让人目不暇接。

这要是象以前一样让三公们在朝堂上实行民主讨论,恐怕没有5-10年是绝对完不成的,可董卓却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一头独狼,战胜了狼群!

他为什么敢于这样做呢?我们除了惊叹董卓执政手腕之强硬之外,不得不承认:董卓的废帝立帝,但就这件事来看,其实是“上顺天时、下遂民意”的。

哦?有些人看到这里估计就反感了。董卓自己还想称帝,还顺什么天时;董卓杀了那么多人,还遂什么民意!

大家千万不要说我胡说八道,我们还是沿着历史的轨迹慢慢来分析。

作为历史,首先必须注意一个时间线的问题,脱离了时间而抽出古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实在并不明智。主要矛盾,也是随着时间而变迁的。

我们历数一下为什么汉献帝就是合法的皇帝,而干了4个月的汉少帝是非法的皇帝。

(1)立谁不立谁,先帝是有至高无上的的决定权的。从资治通鉴来看,汉灵帝临终的遗嘱,是要立刘协的。董卓这么做,就是顺天时。

(2)何进和何后,确实是犯了众怒的。

首先,可能汉灵帝纵情过度还是什么缘故,“数失皇子”。在这样的状态下,谁不想多生一个儿子呢?可是,何后却因嫉妒,毒死了刘协的母亲王娡。按理说,何后作为皇后,地位比王娡高得不是一星半点;刘辩又比刘协年长5岁。左看右看都轮到何家的孩子继承了,何后在嫉妒什么呢?我认为,连何后自己,也知道自己生下的刘辩,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她嫉妒的,就是王娡的儿子比自己生的儿子强得太多。历史为尊者讳,汉少帝赖好也是一个4个月的皇帝,又是被残暴的董卓废掉的,因此,正史的史官总该同情一下这个孩子吧?可还是有很不客气的记载,“轻佻无威仪”。要是不为尊者讳,真相可能更残酷。按照我们现在的设想,就是成天嬉皮士一样,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差不多,和一群宫女天天打打闹闹。否则,这个“轻佻”汉灵帝怎么看得出来呢?一个9岁,一个14岁,但汉灵帝看出来刘辩是不行的,那就只能这么理解了。可是,如果这一点是真的,刘辩的轻佻是天生的吗?我觉得很可能是那个称为史子眇的道人给教育坏的。在三国时代,张鲁的母亲、左慈等有一些偏离了正常道教的邪人,会在房事等方面,带来一个非常邪恶的……的……的……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相信您能够理解。

其次,历史记载的有董卓被朝廷封为“并州牧”,但不执行。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汉灵帝派大将军何进打击凉州韩遂叛军,但何进搞政治可以,搞军事却不是强项,软磨硬抗就是不执行。【奏遣袁绍收徐、兗二州兵,须绍还而西,以稽行期】。意思就是,袁绍去外面征兵了,兵源不到位,没法去打韩遂。董卓的抗命是不想脱离战场,而何进的抗命是不想上战场。你不管这个命令是皇帝下的,还是蹇硕鼓动皇帝下的。作为一个大将军,汉灵帝居然指挥不动!这可是很严重的事情。两相比较,董卓的抗命倒是情有可原的了,人家想干自己熟悉的事业,想效力疆场,不想参与污秽不堪的东汉名士群,有什么不对呢?

再次,何进是要赶尽杀绝的。【进既秉朝政,忿蹇硕图己,阴规诛之。】【蕃后不得留京师;请迁宫本国。”奏可。辛巳,进举兵围票骑府,收董重,免官,自杀。六月,辛亥,董后忧怖,暴崩。】因此,汉灵帝去世的短短2个月内,何进及其党羽,杀了皇帝最依赖的西园禁军首领蹇硕,杀了武官官职仅次于何进的董重(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军队的老大和老三分别为何进、何苗,老二骠骑将军董重被整死了。这是男方。女方呢?董太皇太后,那可是比何太后高一辈的,被逼出宫廷,后来“忧怖,暴崩”,死得很突然。如果不出意外,张让、董卓、丁原等,就是何进的下一个目标。

资治通鉴写道:【民间由是不附何氏。】

而这一切,却是幕后的黄雀——袁绍——一半建议,一半威胁,造成的后果。

你说,乱天下者,袁绍也!这句话有错吗?

      也正是因为立汉献帝刘协是秉承了汉灵帝的遗志(从灵帝驾崩到刘辩被废,有4个月的时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是顺承了民意(民间由是不附何氏),所以董卓才敢于这么上奏。而且,看过程,董卓是召集了各色势力的民主大会,想要协商的。他只是抛砖引玉,首先说出了这个想法而已。也许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董卓自认为,如果不尽快废帝立帝,整个洛阳城会更加动荡。但这个只是“如果......”,我们并不清楚任由袁家一家独大、辅佐一个废物汉少帝,会是如何一幅图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267-1448288.html

上一篇: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8)
下一篇:小可不才,也来评三国演义(10)
收藏 IP: 39.162.1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27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