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了解科学界“潜规则” 精选

已有 18993 次阅读 2010-1-3 16:08 |个人分类:评论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了解科学界“潜规则”

《中国记者》 2009年第12期

在我十余年科学记者生涯中,《一个城市与肺癌的战争》是影响较大的报道之一。这篇反映云南个旧锡矿工人肺癌防治困境的报道,还为我带来一万元物质奖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2009年组织评选的环境报道奖。

2006年底,我获得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环境健康报道奖励计划”一笔小额资助,打算在中国南方调查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癌症高发问题。此前,我查阅过大量中英文学术文献,对国内环境健康研究状况有一些了解。但究竟选取哪个现场进行实地采访,颇为犯难。毕竟,弄清楚癌症高发与环境污染的关联,需要长期不懈的研究,而这样的研究现场实在少之又少。

于是,我去征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的建议。他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获得环境医学博士学位,是国内一流肿瘤流行病学家。此前,我采访过他,也听过他的学术演讲,彼此比较熟悉。

乔教授向我推荐云南个旧锡矿的案例—中美科学家曾在个旧开展过长期研究,基本锁定锡矿工人肺癌高发的肇事者:矿井中高浓度的放射性气体氡及其衰变分解产物、含砷矿尘等。如同其他一些地区一样,那里的癌症防治工作近年来遭遇重重困难。

我的报道在2007年5月发表后,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篇报道的完成,离不开乔友林教授和其他科学家的帮助。实际上,如何与科学家打交道,正是科学记者的必修课之一。

在中国,科学家与记者之间的关系经常搞得比较紧张。很多科学家不信任记者,记者则抱怨科学家社会责任感不强。要想赢得科学家信任,首先需要了解科学界的“潜规则”。也就是说,记者需要了解科学界通行的游戏规则。

在科学界,最重要的“硬通货”是学术论文。一般而言,科学家只有通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才能建立学术地位。对于记者来说,阅读相关学术论文,无疑是寻找和认识科学家的最好方式之一。

倘若做一篇与垃圾焚烧有关的报道,想采访“靠谱”的中国科学家。那么,可以在学术论文数据库(如世界最大学术出版公司Elsevier的ScienceDirect)中搜索垃圾焚烧的论文,看看谁在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即使已经知道谁是“靠谱”的科学家,在打电话或发电邮联系采访之前,也最好拜读其相关论文。当科学家发现你是一位有专业态度的记者,他接受采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或许,你不是学理工科的,科学论文难以下咽,何况英文是科学界最流行的语言。不要紧,很多情况下无需通读论文全文,看看论文摘要、前言、讨论和结论部分即可。

或许,你觉得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很难从中寻找采访线索。别担心,有的机构专门为科学记者“量身定做”了基于论文的新闻发布系统。这当中,美国科学促进会的EurekAlert!最有影响。很多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科学》《柳叶刀》《中国科学》系列等,都在上面发布最新论文的新闻稿。

2009年9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刊发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关于汶川地震部分幸存者脑功能改变的研究。实际上,EurekAlert!提前几天发布了论文全文和新闻稿,在网站上注册的记者都可以看到,感兴趣的话就可以事先联系研究人员进行采访。遗憾的是,很多国内记者并不知道这一新闻发布系统,也就没能在第一时间采写相关报道。另外,也不要过分迷信学术刊物的“权威性”。

学术论文发表通常需要一定周期。因此,参加学术会议是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结交科学家的捷径。当然,学术会议很多,水平有高下之分,规模有大小之别。我个人比较喜欢那些小规模的、聚集某个领域学术精英的会议。举个例子,倘若想跟踪土壤污染的话题,最好的选择或许是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的研讨会。

在这种研讨会上,才可能听到科学家们的思想碰撞,而不是某位“大牌科学家”几乎没有什么新内容的报告。会间休息和就餐的时候,还可以和科学家们聊天。我有不少选题,就是在这种轻松随意的氛围中聊出来的。

此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写博客。其中,科学网汇聚了最多的科学家博客。一些科学家甚至推出自己的博客和视频。有的科学家还活跃在网络学术论坛。这些新媒体平台,为记者认识科学家提供了更多机会。

当熟悉科学界的“潜规则”后,才会写出好的科学报道,逐渐赢得科学家们的信任和尊重。当在科学家圈子里面建立起好名声之后,一些科学家可能还会主动找到你,提供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需要提醒的是,记者并非科学家的“追星族”,记者与科学家之间需要的是平等交流,无需仰视。

作为记者,还应对一些科学家的言论和行为保持足够警惕。毕竟,科学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名利场。

例如,当某位院士或专家声称某种中药治疗艾滋病或甲型H1N1流感非常有效时,不要被院士或专家的头衔给唬住。公众需要充足的科学证据,院士或专家的话有时也难以令人信服。特别地,采写报道时要睁大眼睛,判别其中的经济利益关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83895.html

上一篇:《财经》成都厨娘
下一篇:德波尔的新选择
收藏 IP: .*| 热度|

24 茹永新 赵星 王晓明 王晓峰 张国庆 任胜利 陈儒军 罗帆 王号 王曌燚 梁建华 刘立 任国鹏 刘继顺 刘钢 吕喆 黄晓磊 迟菲 杨文志 王启云 苗元华 周家喜 高峡 djia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