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The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of MELD 3.0 in Liver Diseases: Good Things Never Come Easy”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
投稿:2024年8月23日;修回:2024年10月24日;接受:2024年10月29日;上线:2024年11月12日
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梅奥诊所团队优化并提出了MELD 3.0评分。此评分在MELD-Na的基础上添加了性别和白蛋白变量,鉴于当前体系下女性在获得肝移植机会中处于劣势,这部分患者可额外获得1.33的分数。为了减轻肌肉含量和相关共病的影响,评分系统将肌酐的上限调整为3.0 mg/dL。同时,考虑到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肌酐-白蛋白以及钠-胆红素,在评分中也添加了相应的交互项。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并总结MELD 3.0相关研究,综合评价其在器官分配、移植术后疗效、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率预测等方面的有效性。
主题概括
MELD 3.0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2023年,MELD 3.0获UNOS批准,取代MELD-Na用于肝病患者肝移植供体选择的优先排序(如图1)。在不同肝病病因中MELD 3.0的预测表现存在差异。在患有酒精相关性肝炎(AH)或非肝炎的男性患者以及MASLD患者中,MELD 3.0相较MELD-Na预测能力略有提升。具体来说,MELD 3.0得分的最大增幅在罹患AH男性患者中为著,而在罹患AH或MASLD的女性群体中也更为突出。
图1 MELD评分模型与OPTN肝脏分配政策的发展与应用
一项研究表明在亚洲人群中,MELD 3.0将22.6%的患者重新划归为较原始MELD评分更高的等级,但在预测等待肝移植患者的短期结局方面,MELD 3.0虽优于其他评分,但总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这可能归咎于种族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肝病病因迥异、以及肝移植临床理念不同(例如东亚活体肝移植更常见)。但在另一亚洲队列中,MELD 3.0在预测3个月生存期、3个月无移植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总无移植生存期时皆表现最佳。
OPTN也同样建议在等待肝移植的青少年群体中使用MELD 3.0。MELD 3.0对12-17岁处于等待名单中的青少年,其死亡风险预测性能优异(C统计量为0.893),胜于MELD-Na和PELD。另外,取消MELD 3.0的上限可以改善死亡风险分层,或可使重症患者(如慢加急性肝衰竭)从肝移植中得到更大的生存获益。
OPTN也同样建议在等待肝移植的青少年群体中使用MELD 3.0。MELD 3.0对12-17岁处于等待名单中的青少年,其死亡风险预测性能优异(C统计量为0.893),胜于MELD-Na和PELD。另外,取消MELD 3.0的上限可以改善死亡风险分层,或可使重症患者(如慢加急性肝衰竭)从肝移植中得到更大的生存获益。
MELD 3.0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在肝硬化人群中,MELD 3.0在预测3个月和6个月死亡率方面均显著优于MELD-Na。在肝癌和CTP-B级患者中,相较于ALBI,MELD 3.0预测死亡结局也更为准确。在预测肝癌患者90天生存时间方面也表现良好,但在肝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MELD 3.0效能不佳,而ALBI评分更为有效。
与MELD-Na相比,MELD 3.0对ALD患者的1年死亡预后评估有限,在AH亚组中有着相似结果。但也有研究证实在AH患者中,MELD 3.0在预测30天和90天死亡率方面均表现出色,是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独立预测因子。在重症AH患者中亦可观察到对短期如1月以及长期如1年死亡率的良好预测效力。此外,MELD 3.0在预测TIPS术后患者3个月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MELD/MELD-Na,同时能够准确评估因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入院患者6周的死亡风险。
难治性肝性胸水(RH)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Chin等人的研究中MELD 3.0可以更好地预测RH相关的肝脏相关死亡风险。在327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中,MELD 3.0在预测住院和3个月死亡率时表现出最高的效力,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和0.760,超过了iMELD、MELD、CTP和MELD-Na等评分。虽然MELD评分也被用于肝癌患者手术风险的评估,以及预测除肝移植外肝硬化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但目前针对MELD 3.0还没有相关报导。
总结与展望
MELD 3.0评分模型已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有效指导了肝源的合理分配,挽救了大量处于急性重症或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命。然而,由于病因、诱因、种族等的差异,MELD 3.0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肝病患者,因此仍需对其不断完善与改进,也期待针对MELD 3.0未来能开展更多前瞻性、多中心和大样本的研究来指导其临床实践应用。
引用本文:
Guo G, Yang W, Li J, Yang Z, Liang J, Sun C. The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of MELD 3.0 in Liver Diseases: Good Things Never Come Easy. J Clin Transl Hepatol. Published online: Nov 12, 2024. doi: 10.14218/JCTH.2024.00303.
原文链接: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2310-8819/JCTH-2024-00303
扫码阅读:
通讯作者
孙超
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理学博士,日本兵库医科大学研究员;
CNSLD第五届全国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门脉高压专委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肝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执笔以及参与4部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的编写,担任SCI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编委,高起点新刊Portal Hypertension & Cirrhosis编委、高起点新刊eGastroenterology首届青年编委;
在EASL年会、APASL年会、JSH总会、KASL年会做口头发言,在AASLD年会做壁板展示,指导学生在ACN(亚洲营养大会)做壁板展示。获得EASL的“Full Bursary”、APDW的“Travel Grant”、APASL的“Investigator Award”以及KASL的“Travel Award”奖励;
以通讯作者在Clinical Nutrition,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Liver International, Cell Death & Disease等杂志发表SCI文章近80篇,他引1491次,h指数22,研究成果被ASGE(美国胃肠内镜学会)和EASL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引用;
研究方向为细胞死亡/线粒体紊乱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体成分异常、营养不良、衰弱、睡眠障碍以及微量营养素对肝硬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梁静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炎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天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心身协作组组员;
天津医学会感染学分会委员,天津医疗健康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学互联网科普协会消化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抗癌协会肿瘤肝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CNSLD)委员,亚太肝病诊疗联盟天津联盟常务理事;
38期笹川医学奖学金获得者,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国立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第一作者
郭高越
天津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10余篇,曾在ACN(亚洲营养大会)做壁板展示,目前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病与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和衰弱之间的关系。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简介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JCTH,《临床与转化肝脏病杂志》,pISSN: 2225-0719, eISSN: 2310-8819)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Xia & He Publishing Inc. (华誉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收录肝病领域的临床或转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
Impact Factor 2023: 3.1
CiteScore 2023: 6.4
期刊主题
JCTH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主要收录肝病领域临床或转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JCTH收录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临床和基础肝病学新发现
肝病机制
肝病研究与治疗新技术
肝病的流行病学/环境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在肝病中的作用
急性和慢性肝炎
肝硬化
遗传性和代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
肝胆疾病
肝癌
药物代谢
腹膜结核(伴门脉高压)
主编介绍
任红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中国,重庆
Prof. George Y. Wu
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 Farmington
USA
Prof. Harry Hua-Xiang Xia
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中国,广州
欢迎投稿
期刊网站: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journals/jcth
投稿网址: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cth
期刊邮箱:jcth@xiahepublishing.com 陈老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