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 & He Publishing 华誉出版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hepublishing 出版创新﹑及时﹑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期刊和图书

博文

JCTH|范建高教授团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组织学缓解后的肝脏残留DNA损伤应答反应

已有 750 次阅读 2024-11-5 16:3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本文“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Analysis Reveals a Persistent DNA Damage Response i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Post-dietary Intervention”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

投稿:2024年3月23日;修回:2024年6月30日;接受:2024年7月3日;上线:2024年8月2日

QQ图片20241104143600.png

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持续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跃升为全球范围内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患病率高达38.0%左右。如今NAFLD已被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其中高达30%的患者被进一步归类为伴或不伴纤维化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而MASH的进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峻后果。在此背景下,减轻体重作为一项既有效又安全的干预策略,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这一目标的达成需依赖于生活方式的积极转变,尤其是饮食模式的调整,即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向健康的饮食模式转型。现有的我国及欧美肝病学会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于超重或肥胖的MAFLD患者,应采取低热卡饮食或地中海饮食并结合运动锻炼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减重,以改善肝功能化生化指标和组织学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

然而,尽管包括饮食干预在内的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减重7-10%能够逆转MASLD和MASH,但曾罹患此病的个体仍面临着高达49%的MASLD复发率。遗憾的是,关于MASLD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具体机制的研究仍很匮乏。鉴于MASLD的高复发率,我们提出假设:尽管饮食干预措施能够逆转MASLD的肝组织学特征,但先前的西方饮食暴露史及MASLD的患病经历,可能诱导了肝脏基因表达谱的持续改变。

因此,本研究的核心目的旨在评估从西方饮食向健康饮食模式转变的治疗效果,并检测这种饮食逆转后肝脏基因表达谱可能存在的持续变化,以期为MASLD的管理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和防治策略

研究方法及结果

在本项研究中,实验小鼠被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为期16周的饮食干预。具体分组如下:(i)标准饮食组;(ii)西方饮食组;以及(iii)饮食逆转组,即先给予小鼠8周的西方饮食,随后再转换为8周的标准饮食(见图1)。实验终点时检测各组小鼠脂代谢、肝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指标,并进行肝脏组织RNA测序。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标准饮食喂养的小鼠,采用西方饮食的小鼠肝脏呈现出显著的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值得注意的是,饮食逆转干预组小鼠肝脂肪变性显著减轻至正常状态。在NAFLD活动评分方面,与标准饮食组相比,西方饮食喂养的小鼠肝脂肪变性、小叶炎症及气球样变评分均显著升高,而饮食逆转组小鼠的这些评分则与标准饮食组相仿。进一步的血液生化检查发现,饮食逆转组各项生化指标已全面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饮食逆转策略有效缓解了西方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损伤和心血管代谢异常状况

图片1.png

图1. 动物实验处理流程

尽管饮食逆转成功消除了MASLD的主要病理特征,肝脏中由西方饮食诱导的某些有害分子事件可能尚未完全消除。为了深入探究并揭示在西方饮食影响下持续存在于肝脏中的分子通路改变,本研究采用了肝脏RNA测序数据并进行了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唯有DNA损伤应答通路及其相关通路同时在西方饮食组与饮食逆转组中,相较于标准饮食组呈现出显著上调的趋势

众所周知,P53是DNA损伤应答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通过RNA测序数据和Western blot实验,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即使在撤除西方饮食干预后DNA损伤标志物(γ-H2A.X)、P53及P53靶基因仍在肝脏组织中持续性上调。在此基础上,为了探索这一DNA损伤应答通路持续激活现象是否主要发生于肝细胞,本研究开展了Huh7人源肝癌细胞体外干预实验,该实验包含三个周期(一次打击期、损伤豁免期、二次打击期)的棕榈酸刺激以诱导Huh7细胞内脂毒性和DNA损伤的发生和加重(见图2)。结果显示,既往肝细胞脂肪变和脂毒性损伤的经历会放大二次打击时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死亡,也就是肝细胞损伤程度加重

图片2.png

图2. Huh7细胞实验处理流程

为了进一步阐明探究饮食逆转后持续性上调的P53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本研究对GEO数据库中关于高脂饮食喂养的P53敲除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肝脏RNA测序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发现仅凋亡增强核酸酶(Aen)这个基因在P53敲除后呈现下调趋势,同时亦在西方饮食干预下持续上调。值得注意的是,Aen作为P53的直接靶基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与P53和Aen相似,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在饮食逆转后亦呈现持续性上调。据此推测,Aen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在MASLD发病中发挥有害作用。

研究方法及结果

对于罹患MASLD的个体而言,尽管在实施饮食逆转干预后,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能够得以完全消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DNA损伤应答通路以及P53-AEN-凋亡轴在内的一系列特定生物学过程仍持续激活(见图3),这表明饮食习惯对肝脏分子信号传导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本研究的发现为解析MASLD复发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此,临床上不但要强化MASLD的预防还要警惕MASLD治愈后的复发,并寻求减少脂毒性的新药靶点的研发。

图片3.png

图3. 机制假说图

引用本文:

Zou ZY, Ren TY, Li JQ, Jiao TY, Wang MY, Huang LJ, et a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Analysis Reveals a Persistent DNA Damage Response i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Post-dietary Intervention. J Clin Transl Hepatol. 2024;12(9):765-779. doi: 10.14218/JCTH.2024.00111.

原文链接: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2310-8819/JCTH-2024-00111

扫码阅读:

1_1026747177_171_85_3_938271275_fd8f1a4409f8095392dd61e7e8a834a9.png

通讯作者

范建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导;

  • 长期致力于肝病防治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点课题9项;

  • 兼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

    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中华肝病学会脂肪

    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名誉组长,《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WJG、JCTH、CMH等SCI期刊副主编;

  • 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第1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60余篇,H指数88,总被引4万余次,2020至2023年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

    学者。

谢岑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创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

  • 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器官互作与调控功能,揭示了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神经酰胺等多种代谢产物参与疾病进程的分子

    机制,提出了以肝-肠轴为核心的“肝病肠治”和“肠病肝治”新治疗观点,获得多个治疗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候选药物;

  • 近年来,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Medicine(2篇)、Cell Stem Cell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

    Hepatology等杂志发表近40篇研究论文;

  •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自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项目共12项;

  • 兼任上海药理学会理事、上海市药理学会药效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生物学分会青年理事等。

第一作者

邹子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博士生,师从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和上海药物所谢岑教授,专注于脂肪性肝病的多组学研究;

  • 作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 HepatolLiver International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Clin Transl Hepato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兼任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BMC Public HealthBMC GastroenterologyBMC Endocrine DisordersAbdominal RadiologyCellular Signalling等SC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邹子元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博士生,师从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和上海药物所谢岑教授,专注于脂肪性肝病的多组学研究;

  • 作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 HepatolLiver International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Clin Transl Hepato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 兼任Expert Review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BMC Public HealthBMC GastroenterologyBMC Endocrine DisordersAbdominal RadiologyCellular Signalling等SCI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任天羿

  • 住培医师,医学博士,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博士后;

  • 2020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院,导师为牛俊奇教授和美国NIH的高斌教授。其后师从范建高教授,研究方向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分子机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课题;

  • 以第一/共同第一/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Gut, PNAS, Liver IntClin Mol Hepatol, Obesity, J Clin Transl Hepato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简介

JCTH Volume 12 Issue 10.jp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JCTH,《临床与转化肝脏病杂志》,pISSN: 2225-0719, eISSN: 2310-8819)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Xia & He Publishing Inc. (华誉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收录肝病领域的临床或转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

  • Impact Factor 2023: 3.1

  • CiteScore 2023: 6.4

期刊主题

JCTH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主要收录肝病领域临床或转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JCTH收录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 临床和基础肝病学新发现

  • 肝病机制

  • 肝病研究与治疗新技术

  • 肝病的流行病学/环境因素

  • 免疫系统功能在肝病中的作用

  • 急性和慢性肝炎

  • 肝硬化

  • 遗传性和代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

  • 肝胆疾病

  • 肝癌

  • 药物代谢

  • 腹膜结核(伴门脉高压)

主编介绍

任红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中国,重庆

6a3794c3-5089-46d2-8a8c-8fb384f28628.jpg

Prof. George Y. Wu

Department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 Farmington

USA

a20940fb-593a-4109-a0cd-5103653a5ec9.jpg

Prof. Harry Hua-Xiang Xia

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中国,广州

8645879e-b22b-4853-bf14-e7a7e532dd81.jpg

欢迎投稿

期刊网站:https://www.xiahepublishing.com/journal/jcth

投稿网址: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jcth

期刊邮箱:jcth@xiahepublishing.com 陈老师

科学网末尾.jpeg

vx.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6327-1458681.html

上一篇:ERHM | 表观遗传学在人类健康与疾病中的扩展作用
下一篇:FIM | 黄芩苷栀子苷配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及5-LOX表达的影响
收藏 IP: 221.234.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