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 & He Publishing 华誉出版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hepublishing 出版创新﹑及时﹑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期刊和图书

博文

[转载]6月15-16日,雄安见!第三届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

已有 1031 次阅读 2024-6-14 10: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截屏2024-06-14 10.13.31.png

2024年6月15-16日,第三届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EDOC-3)将在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会展中心三层举办,邀请在肿瘤早筛事业上不断努力的科学家、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共商肿瘤早筛事业发展。本次大会全程线下开展,欢迎各位来大会现场交流合作。一起来雄安新区看看,积极参与新区建设。

截屏2024-06-14 10.13.56.png△报名通道

截屏2024-06-14 10.14.35.png

大会概况

会议时间:2024年6月15-16日 9:00-17:30会议地点:中国 · 河北雄安 · 雄安会展中心3层指导单位: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

主办单位:

第三届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组委会

早筛网

联合主办单位: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

海南省医疗创新促进会

上海拓新健康促进中心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

Canc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癌症筛查与预防》/华誉出版社(Xia & He Publishing Inc.)

西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中心

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尚济转化

乐问医学

细胞科技网

协办单位: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特别合作伙伴:

“远景中国·健康领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产业领军计划

截屏2024-06-14 10.15.47.png

截屏2024-06-14 10.16.16.png

开幕式/主论坛

6月15日 9:00-12:00

三层多功能厅A

嘉宾致辞

雄安新区领导

巴里·马歇尔 教授  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

詹启敏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

曹泽毅 教授  原卫生部副部长/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原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大会开幕式

雄安新区领导

陈润生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泽毅 教授 原卫生部副部长/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原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刘建中 先生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首席专家、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邢金良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王贵英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   凯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

王小宁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鑫华 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

主题演讲:中国癌症早筛早诊现状与未来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科普电影《逢生》项目发布

参与嘉宾:

刘建中 先生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首席专家、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邢金良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蔡之忠 女士 科普工作者、高级动画设计师

刘建言 先生 科普工作者,原北京科教电影厂广告公司总经理

陈赞泉 先生 早筛网创始人&CEO

段   雄 先生 乐问医学执行董事

邹瑞阳 博士 MiRXES(觅瑞)集团联合创始人及中国区总裁

林子奥 先生 奥明星程总经理

主题演讲:媒体科普和医学科普之间的关系

刘建中 先生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首席专家、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主题演讲:人工智能助力肿瘤早筛与精准诊疗

陈润生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题演讲:银发时代:观念,技术与范式

王小宁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题演讲:癌症防控新体系的建立--从早筛开始

陆国辉 教授 原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圆桌讨论:如何推动肿瘤早筛高质量发展?

主持:邢金良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

圆桌嘉宾:

王贵英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凯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

贺宇彤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喻志强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 

邹瑞阳博士 MiRXES(觅瑞)集团联合创始人及中国区总裁

早筛服务生态网络(ESSE)成立仪式

主持人:陈赞泉先生 早筛网创始人兼CEO

嘉宾:早筛服务生态网络(ESSE)联合发起单位

泛癌联合筛查技术创新论坛

6月15日 13:30-16:50

三层多功能厅A2

开场致辞

潘毅 院士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主题演讲1全球泛癌筛查行业发展情况

刘立鹤先生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

主题演讲2:miRNA在肿瘤早筛中的应用及探索

邹瑞阳 博士 MiRXES(觅瑞)集团联合创始人及中国区总裁

主题演讲3:基于cfDNA技术对泛癌种进行早期科学筛查和诊断

许颂霄 主任 浙江省肿瘤医院检验科

主题演讲4:多组学在肿瘤早筛、早诊产品研发中的应用与探索

钟晟 博士 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 

主题演讲5:甲基化癌症筛查新进展

Moshe Syzf 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

主题演讲6:基于液体活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泛癌联合筛查

崔品 博士 睿法生物创始人

《泛癌联合筛查指南》项目启动仪式

陈万青 教授及项目组专家

圆桌讨论:助力泛癌联合筛查走好向“新”提“质”之路

主持:陈赞泉先生 早筛网创始人兼CEO

圆桌嘉宾:陈万青教授、许颂霄主任、钟晟博士、邹瑞阳博士、崔品博士、刘立鹤先生

总结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早筛与保险融合发展论坛

6月15日 13:30-17:20

三层多功能厅B1

主持:

胡恒乐 先生 北京中澄生物CEO

致欢迎辞:

马孝武  先生 轻松集团执行副总裁

嘉宾辞:

施琳玲 女士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雄安集团健康产业发展总监/中国雄安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

嘉宾辞:

董栋 先生 上海拓新健康促进组织执行副主任/博鳌全球健康论坛 合作伙伴部 副部长

主题演讲1:肿瘤捕手CTC检测 —— 肿瘤预防新未来 , 纳米医学创新技术 

胡志远 教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核心岗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 教授 博导

主题演讲2:产业协同  融合发展 打造下一代商业健康险

张婷  女士 泰康在线健康险事业部产业拓展部负责人

早筛与保险高质量融合发展倡议

倡议嘉宾:马孝武、陈赞泉、董栋、胡志远、张婷、刘晶、衡量

主题演讲3:从阿尔兹海默病专病险,看慢性病多层次保障

郝珺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健康保障创新实验室

主题演讲4:肠癌早筛的保险赋能之路

刘晶 女士 锐翌生物合伙人兼CTO

主题演讲5:多组学液态活检应用于泛癌种无创早期筛查

常银银 女士 思勤医疗产品总监

圆桌讨论:早筛与保险融合发展下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房文彬女士  中国银行保险报

圆桌嘉宾:

马孝武 先生 轻松集团执行副总裁

衡   量 先生 众惠相互首席健康官

李文佳 先生 燕赵财险总裁助理

刘   强 先生 锐翌生物执行总裁

徐冰玉 女士 华美浩联创始人CEO

马   燕 女士 华瑞同康总经理

总结

郝珺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健康保障创新实验室

截屏2024-06-14 10.18.35.png

参会扫码报名

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分论

6月15日 13:10-17:15

三层多功能厅B2

主持:

吴明利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席致辞

王贵英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主题演讲1:中国结直肠癌早筛的思考和探索

王树滨  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主题演讲2:常见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病理学进展

刘月平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题演讲3: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

钟芸诗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题演讲4:常见消化道肿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贺宇彤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主持:

李江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

主题演讲5:结直肠癌的家系和息肉管理

李力人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题演讲6: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外科治疗

刘刚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题演讲7: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学预防

马瑞军 教授  山西省人民医院

主持:

钟芸诗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24版)启动仪式

参与人:贺宇彤教授、李力人教授、刘刚教授、刘月平教授、王贵英教授、王树滨教授、吴明利教授、钟芸诗教授

中国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24版)框架介绍及编写进度安排

王贵英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圆桌讨论: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管理之我见-基于不同学科角度的全程管理思考

圆桌嘉宾:贺宇彤教授、吴明利教授、刘刚教授、刘月平教授、王树滨教授、李力人教授

总结

王贵英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论坛

6月16日 9:00-12:00

三层多功能厅A2

主持:

邱满堂 教授 北京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开场致辞

陈万青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主题演讲1:胃癌综合防治实践

潘凯枫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题演讲2:肿瘤微生物与肺癌早期检测

邱满堂 教授 北京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主题演讲3:基于结直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的技术创新

温照红 博士 鹍远生物高级医学联络经理

主题演讲4:μCaler® 甲基化突破性新技术 助力多癌种早筛

余丽萍博士 纳昂达研发总监

主题演讲5:基因甲基化与癌症早筛

马亮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主题演讲6:多癌种甲基化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

许蒙超博士 妙心生物创始人

圆桌讨论:创新技术助力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

主持:邱满堂 教授

圆桌嘉宾:潘凯枫教授 、马亮教授 、温照红博士、余丽萍博士、许蒙超博士

总结

潘凯枫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多组学与创新技术论坛

6月16日 9:00-12:05

三层多功能厅B1

主持:

相晓博先生 尚济转化CEO

开场致辞

吴世法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主题演讲1:类器官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林鑫华 教授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

主题演讲2: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一种代谢组学研究的潜在工具?

叶坚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主题演讲3:代谢组学创新技术助力健康筛查

李佳 博士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迈理奥代谢学术总监

主题演讲4:推进早筛早诊产业化,激发ICL供给侧新质生产力

李航 先生 方略生物创始人

主题演讲5:cfDNA液体活检癌症早筛技术新思路的探索与应用

张若寒 博士 昂凯生命副总经理/研发总监

主题演讲6:检验组学概念辅助疾病多维度刻画及潜在表型挖掘

罗怀超 教授 四川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科研组组长

主题演讲7:泌尿系统肿瘤早诊之尿液中的“宝藏”

慈维敏 教授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

圆桌讨论:新质生产力助力肿瘤早筛与精准诊疗

主持:罗怀超 教授

圆桌嘉宾:林鑫华教授、叶坚教授、李佳博士、慈维敏教授、张若寒博士、刘晓微先生

防癌体检与早筛门诊论坛

6月16日 9:00-12:10

三层多功能厅B2

主持:

徐爱民 教授  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健康体检中心

开场致辞:

唐世琪 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主题演讲1:慢病早筛门诊设置计划(暂定)

张凯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

主题演讲2:早筛门诊湖北探索

徐三平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题演讲3:基于cfDNA靶向甲基化测序的多癌早筛研究进展

赵齐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题演讲4:鼻咽癌的精准筛查

曹素梅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题演讲5:聚焦企业健康服务提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牛冰 主任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

主题演讲6:体检后肿瘤早筛门诊探索与实施

李婧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圆桌讨论:如何推进防癌体检与早筛门诊的有机结合?

主持:陈赞泉先生 早筛网创始人兼CEO

圆桌嘉宾:徐三平教授、曹素梅教授、徐爱民教授、李婧教授、牛冰主任、杨玲女士

早筛门诊倡议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慢病筛查与健康管理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

张凯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

截屏2024-06-14 10.19.00.png

参会扫码报名

第三届国际遗传性肿瘤防控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早筛网

协办单位:泛家族遗传性肿瘤防控专委会

6月16日 13:30-16:50

三层多功能厅A2

开场致辞

陆国辉 教授 原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主持:

颜宏利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主题演讲1: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乳腺癌精准诊疗中的演进和应用

于津浦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主题演讲2:遗传性乳腺癌概况

龚畅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主题演讲3:遗传性乳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进展

徐玲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主题演讲4:甲基化检测在肿瘤早筛中的应用与挑战

辇伟奇 教授 重庆市中医院  

主持:

龚畅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主题演讲5: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全程管理案例现身分享

邱文瑜 先生

主题演讲6:遗传性乳腺癌遗传咨询门诊的规范性建立

陆国辉 教授 原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主题演讲7:遗传性乳腺癌相关的外科治疗选择

王昕 教授 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主题演讲8:遗传性乳腺癌家庭生育管理

颜宏利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总结

陆国辉 教授 原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金筛奖颁奖典礼

6月16日 17:00-17:30

三层多功能厅A2

基层快检和到家快检论坛

6月16日 13:30-16:50

三层多功能厅B1

主持:

姚沛淳 女士 早筛网副总裁

主题演讲1:居家快检服务模式创新和前景

曹双权 先生 都安全医疗总经理

主题演讲2:健采医疗开启居家自采样的新医检模式

裴翔 先生 健采医疗创始人

主题演讲3:医学级基因体检助力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大发展

林黎明 先生 伯温生物创始人&CEO

主题演讲4:居家养老化场景的早筛与健管服务创新

巴特尔 先生 小马健康医生集团CEO创始人

主题演讲5:如何创建职场与家庭防癌体系

王思扬 女士 爱家早筛创始人&CEO

主题演讲6家庭防癌与健康科普

张意 先生 《中国家庭医生》社长

圆桌讨论基层和家庭癌症防治如何开展

主持:姚沛淳女士 早筛网副总裁

圆桌嘉宾:曹双权先生、裴翔先生、林黎明先生、巴特尔先生、王思扬女士、张意先生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早筛网-《中国家庭医生》

早筛网-伯温生物

伯温生物-云海泰莱

早筛网-爱家早查

肿瘤早筛检验创新论坛

6月16日 13:30-17:05

三层多功能厅B2

主持

刘焕亮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主题演讲1:关于癌症早筛产业发展的思考

高友鹤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主题演讲2:液体活检助力肿瘤早筛

宋现让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主题演讲3:胃癌早期筛查新策略

凌志强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研究所

主题演讲4:肿瘤检验新策略

马丽芳 副研究员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主题演讲5: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运用

喻志强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

主题演讲6:DNA甲基化与肿瘤早筛

李小松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西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中心

主题演讲7:聚焦“防筛诊治康”赋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

刘国浩 副秘书长 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

总结

喻志强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

截屏2024-06-14 10.19.24.png

参会扫码报名

截屏2024-06-14 10.19.48.png

早筛网

早筛网是聚焦于健康筛查的专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为方针,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和中医“治未病”理念,旨在让疾病诊于早期从而得以被治愈。早筛网是一个跨界融合的专业团队,由资深生命科学、媒体、投资和保险从业背景成员组成,以“让健康筛查人人可及”为使命。早筛网与全球1000多家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专业协会、第三方实验室以及早筛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健康筛查学术交流、成果转化、行业协作与科学普及活动,并携手早筛服务生态网络成员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相关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目标而努力。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Greater Bay Area 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dicine(Guangzhou),英文缩写:GBA-IPM)(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三方共同举办的省属事业单位,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市南沙区。2020年10月19日,研究院经广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注册登记。

研究院将汇聚国内外多方力量,凝聚复旦大学雄厚的多学科交叉科研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南沙的区位优势和创新发展综合优势,推动长三角与珠三角深度融合。研究院将面向精准医学前沿尖端研究和重大成果应用转化,打造国际一流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及团队落户大湾区,计划引进全职专业人才500人、其中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人。

在南沙自贸区核心区域,研究院正规划建设科研大楼,预计将于“十四五”末正式建成入驻。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鑫华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研究院围绕重大疾病精准防诊治研究,设立遗传疾病、肿瘤防治、神经疾病和老年健康4个研究所;聚焦重大产业技术方向,设立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研究中心、微生物与免疫研究中心、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线粒体遗传与健康研究中心、原创新药研究中心、精准诊断研究中心、智能医学研究中心8个研究中心;以提供生物医学高端技术服务为目标,设立类器官与细胞治疗平台、分子与细胞影像平台、创新医疗器械平台、核酸组学平台、代谢组学平台、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平台、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小分子药物公共仪器平台、微生物组学平台、公共实验平台、蛋白质组学与糖组学平台11个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院还将与大湾区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并在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布局建立一批创新中心,形成全球协同创新合作网络,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海南省医疗创新促进会

海南省医疗创新促进会成立于 2021 年 5 月 20 日,是经海南省民政厅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非营利性专业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是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业务范围是开展医疗政策研究,举办医疗创新等活动,推动国际医疗产业的合作交流。搭建合作平台,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医疗创新投资环境,提供医疗信息搜集、整理等评价平台。为本地提供安全、先进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上海拓新健康促进中心

上海拓新健康促进中心是在上海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310000341491100A)。在上海市和前卫生部领导的直接关怀、支持下,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于2015年12月9日批准成立。中心立足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在吸收国际认可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并推广适合中国本地国情的单位健康促进框架,提升各类工作场所的健康水准以对抗癌症等慢性疾病。

依托既有的总裁圆桌会平台和传统,汇集医疗健康领域的政策标准主导者、企业CEO及意见领袖,重点关注目前新时代背景下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新的技术进步及边界、新的健康服务模式等议题,开放地分享最新发展和机遇,深入讨论重大挑战,共同探索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跨界高级别交流和落地项目促进开放包容的产业生态,服务社会健康体系的进步。

西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西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重庆市民政局于2024年5月正式批复,市科协、市教委、市卫健委、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大渡口区人民政府等多个部门支持创建,重庆医科大学发起成立的集“政、产、学、研、资、用”为一体的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和跨部门、跨体制、跨领域的成果转化共享服务中心。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医工融合为抓手,推动西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产业发展,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心承建的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技术创新中心是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高新区管委会支持创建,重庆医科大学承建的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项目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总建筑面积2万平米,总投资约2亿元,搭建基于“IT+BT”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打造“1-4-2”7个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搭建重大疾病精准诊疗临床需求策源中心1个,体外诊断核心原料、智能医学感知、智慧检验新技术新方法、AI与数字医疗等技术平台4个,以及临床应用转化和产业创投等转化平台2个,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聚集地,提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助推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慧检验与数字医疗前沿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助力争创中西部地区首个生物医药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西部科学城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早日建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一级协会,成立于2005年5月18日。本协会是由热心于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振兴民族医药产业的各方面人士、民族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等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协会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卫生政策。团结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国内外与合作,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振兴民族医药产业,为各民族地区人民健康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不懈奋斗!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始终致力于中国民族医学的革新和发展,肿瘤防治专委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国家对全民健康事业的战略布局,以专业领域人员为班底,专委会聚焦肿瘤防治领域,广泛探索适宜中国全民肿瘤防治事业的技术研发、应用与创新实践模式,更大力度的发掘和推广民族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多形式的公益活动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助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在全民范围的有效发展。

2023年9月9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第二届肿瘤防治专委会换届大会暨肿瘤防治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换届选举工作遵照《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修订)》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分支机构换届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经民主程序完成各项议程,产生了新一届专委会成员,经过民主选举,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当选新一届的主任委员,庄贵华、陈应泰、张传宝、张育铭、贺宇彤、周际、胡凯文、昌盛当选副主任委员,来自26个省份的65名专家学者当选第二届专委会委员。

Canc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癌症筛查与预防》

/华誉出版社(Xia & He Publishing Inc.)

Xia&HePublishingInc.,(XHP,华誉出版社)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出版创新、及时、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期刊和图书的国际化出版机构。现运营包括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临床与转化肝脏病学杂志》(JCTH)、CancerScreeningandPrevention《癌症筛查与预防》(CSP)等在内的英文科技期刊10本(含SCIE期刊1本),以及中文期刊1本,专业领域包括肝病、胃肠病、药学、病理学、肿瘤学、整合医学、基因表达、代谢疾病和综合医学等领域。华誉出版社可向英文医学期刊编辑部提供从“筹备-约稿-出版-推广”的全流程出版服务,希望通过本土化的深度出版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学术期刊,助力中国“提升科技影响力。

CSP由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担任总编辑,华誉出版社负责出版和国际发行。CSP致力于促进各种癌症筛查和预防领域的新理念及其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本刊的出版兴趣领域涵盖肿瘤流行病学、癌症筛查、早期诊断和预防、肿瘤生物标志物,以及各种癌症(尤其是胃肠道癌症)相关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乐问医学

乐问医学成立于2017年,秉承着“让医学回归医学”的使命,坚持“专业、诚信、高效、创新”的价值理念,是一个聚焦肿瘤领域的融媒体矩阵、医学服务以及科研一体化平台。公司入选天津市“项目+团队”,与全市十余家医院合作有药学信息化项目合作,同时也是中国抗癌协会用药科普项目技术支持单位。

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战略合作单位,乐问以医学服务大数据科研+科普推广的方式参与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樊代明院士组织13000余名专家编写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癌种篇和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的组织运营及平台运营,并参与到2022-2023年CACA指南全国精读巡讲的活动组织、专家采访、专题报道等工作中,跟随樊代明院士和中国抗癌协会圆满完成100场全国精读巡讲的组织运营工作。通过4年的运营,平台积累了近14万名肿瘤相关科室医生的注册,在肿瘤防治领域有着独家丰厚的资源。

“远景中国·健康领航”

复旦大学生命健康产业领军计划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彻底点燃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随着国家战略布局的不断清晰、各项产业政策的出台,大量资本涌入医疗健康领域,高技术含金量的科创企业纷纷涌现,传统医疗模式面临重构,国内数字健康领域正加速布局。医疗健康行业的科创企业、传统企业以及跨国巨头都面临着关键的战略抉择。

为了促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医疗领域数字化变革升级,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整合复旦大学在医学、生命科学及各附属医院的在临床和科研上的雄厚实力,结合管理学院在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的深厚积淀,精心打造复旦大学医疗健康产业领航项目,旨在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医疗健康产业领军人才,助力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中的发展突破。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是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下属的国有传媒类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 1983 年成立至今,深耕健康科普领域,建立了科学、权威的品牌形象,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行业资源沉淀,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新中国 60 年有影响力期刊”“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等荣誉,入选国家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截至 2023 年末,杂志社注册资本为 3000 万元,总资产为 1.44 亿元,净资产约 1.14 亿元。 

公司 2021 年入选“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广州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和“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2022 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品牌期刊《家庭医生》已连续 38 年月发行量超百万,2023 年入选国家“优秀科普期刊”推荐名单,多次获得国家及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表彰,在公众和医疗健康行业中有着强劲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将以创新科普教育、赋能健康产业链为核心,以升级媒体整体生态、打造产业媒体运营平台、建立健康营销策划中心、实施大健康消费品计划为“四大”着力点,提供健康教育政企服务、健康整合营销、健康智库研究、产业媒体服务、专家资源对接等,致力于建设具影响力的健康科普与健康教育服务平台。 

【大会酒店和交通指引】

截屏2024-06-14 10.20.34.png

截屏2024-06-14 10.21.24.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6327-1438156.html

上一篇:FIM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下一篇:主编面对面 | 华誉出版社学术沙龙:如何修改SCI论文和撰写回复信
收藏 IP: 111.183.4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