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引力的本质是这样的,引力子的发现应该是误解!

已有 777 次阅读 2024-4-9 14:30 |个人分类:物理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引力问题是科学上最难的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真实的世界万物归一,既然只有一种物质,同性相斥,引力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引力,又要去解释引力,这才是问题难解的根源!

很多人可能会问,引力现象是明明存在的,它又该怎样来解释呢?

对于这个问题,牛顿的回答应该让我们清醒,他说:“假定引力是物体所固有的、天赋的和本质的,以至于一个物体可以通过真空超距作用于另一个物体而不需要任何中介物,不需要由于和通过这种中介物把它们的作用和力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对我来说,这是如此之不合理,使我相信凡在哲学方面具有思考才能的人都不会陷入这种荒谬之中。引力必须由一个经常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行动的主宰所造成,但这个主宰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将留给我的读者去考虑”。

说句实话,中国先人的哲学智慧是无以伦比的,那么他们能否合理地解决这个世纪难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先人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当然就可以用它来解释引力。

按照气一元论,世界上的物质只有一种,它就连续在无限的宇宙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物质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组成的,只是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显然,只有一种物质,自然力只有最朴素的一种,那就是彼此之间紧张地相互挤压。之所以会出现吸引和排斥现象,则是因为物质的聚散,聚则产生引力现象,散则产生排斥现象。

西方科学之所以解释不了引力,根源就在于假定了物质基础是死的基本粒子,此时万物都是基本粒子的机械堆砌,组织现象是不可以产生的。只有假定了统一的物质是活的,组织现象才可以产生,而引力就根源于组织。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从占有空间大的混沌状态向占有空间小的有组织状态转化的时候,就出现了相空间的压缩,由于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因此,这种相空间的压缩会引起连续在周围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涌来,而引力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

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引力的产生。想像空间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在这大海之中,就存在大量的压缩机,它们可以把100立方米的水压缩成1立方米,这里的水少了,周围的水就会流过来补充,而漂在水中的东西都向这里涌来,如果水是看不见的,这里就象有了引力一样,被吸引了过来。当然,单调的压缩机是不存在的,但统一的物质是活的,组织现象在自然界无所不在,而组织现象就象压缩机一样。

至于空间中连续的物质为什么看不见?如果你相信万物归一,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

一句话,地球之所以对周围的东西有吸引力,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生命系统,它有自组织功能,可以把空间中混沌的物质组织成一个个有序的原子,原来物质占有的空间小了,周围的混沌物质流过来补充,引力现象就产生了。

同理,太阳之所以对地球有吸引力,也是因为太阳是一个生命系统,它也有自组织功能,太阳的质量应该在增加,绝不可能在减少。

引力产生的原理也可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首先都是为自己的,因此,人与人之间本性上是不存在吸引力的,吸引现象的产生都是以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为前提的。只有你能够不断满足别人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你才会对他们具有吸引力。这让我们得出了一个真理,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你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不断满足别人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你才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

或许你不相信以上的猜测,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推导出引力公式。至于一些科学家们说发现引力子,这都是瞎扯淡,至少是猜测。因为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本解释不了引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28882.html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分子横波和它的类激光形式!
下一篇:引力波是电磁纵波,它的速度远超光速!
收藏 IP: 14.21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