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真正最基础的研究是系统科学!

已有 1257 次阅读 2024-6-25 11:02 |个人分类:系统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是呈系统的,上至星系、星体,下至分子、原子,中至生物、人、人类组织,它们看起来大相径庭,但本质上却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因此,只要揭示了这个系统学规律,就可以一通百通,用它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由此可见,系统科学才是最基础的研究。

现在的问题是,当下的系统科学是由西方世界泊来的,仅仅是对系统现象的一些总结,而不是根源于自然事实的推论,使它无法解释任何系统现象的存在。最典型的就是它的前提假设,由于不承认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使生命问题不可认识,不承认物质彻底的统一性,使普遍联系问题不可认识,没有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这个系统科学就象一个没有灵魂的空架子。

与西方科学相比,东方科学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系统论道路。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先人不是用几个基本粒子来解释自然界一切的,而是用一种物质的聚散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的。既然万物归一,就决不可能走向还原论,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这样的科学理论只可能走向系统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隐藏着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只要把它揭示出来,就能够推动新一轮的科学革命,使中国科学后来居上。

这个科学体系就隐藏着阴阳五行学说当中,现代人不理解,只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东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气一元论。显然,既然只有一种物质,阴阳指的就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统一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阴为气之聚,阳为气之散,五行指的也不是五种材料,而是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这样一来,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科学原理就显现出来了。

难道不是吗?当我们把阴看成是气之聚,即物质的有序状态,有中心和层次的物质系统,把阳看成是气之散,即物质的无序状态,无中心和层次的混沌空间。这样一来,物质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变换的学说就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由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存在都是呈系统的,因此,阴阳学说就是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揭示。

还有五行学说,自然界只有一种物质,也只有一种运动,那就是聚散,如果把它细化,就出现了五种不同的运动,比如,气由散到聚,它体现为系统中的组织现象,对应的就是木;气由聚到散,它体现为系统中的离散现象,对应的就是金;气聚增散减,它体现为系统中的吸引现象,对应的就是水;气散增聚减,它体现为系统中的排斥现象,对应的就是火;气周期性聚散,它体现为系统中的普遍联系现象,对应的就是土。由此可见,五行学说不是空洞的哲学概念,而是揭示的是系统当中物质运动的规律,它和阴阳学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

发现这个系统科学体系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利用它可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系统现象,推动新一轮科学革命的产生,并促进大量科技创新。

比如,利用这个系统科学,我们可以推理出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和一种的自然力。一旦发现了这种特殊的自然力,就能够实现大量技术创新。

再如,利用这个系统科学,我们可以推理出引力波的本质,它是电磁纵波,速度远超光速,可以穿过所有原子空间,直达原子核。利用它通信,可以实现真正的保密通讯,而且还可以突破静电屏蔽,穿越水的障碍。如果用它做雷达,可以探测隐形飞机和潜艇,还可以用它来探矿。

再如,利用这个系统科学,可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并同时证伪西医,尤其是可以推理出中药药理,制定出一个全世界公认的医药标准,那时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将走向世界。

再如,利用这个系统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光和电的本质,光是通过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周期性聚散来传递的,电子不是稳定的粒子,而是依赖粒子的生死变换传递的能量包,电流不是电子的定向移动,而是依赖粒子的生死变换传递的能量包运动。一旦认识了电的本质,超导和无线电力传输将取得突破。

一句话,系统科学才是世界上最基础的科学,而且是一个一通百通的科学理论,用它不仅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而且还可以指导我们人类,比如企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按照系统学规律来指导才是最完美的。因此,实现系统科学的突破才是中国当下最重要的科学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39645.html

上一篇:不靠谱的宇宙大爆炸产生学说!
下一篇:最前沿的科学体系,尽在中国的气理学说当中!
收藏 IP: 118.248.150.*| 热度|

5 张学文 马德义 郑永军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