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新一轮科学革命从气一元论开始!

已有 518 次阅读 2024-4-2 10:03 |个人分类:系统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前提假设越接近自然事实,科学理论越接近真理,科学都是在前提假设不断接近自然事实的基础上进步的。

西方科学看似富丽堂皇,但其实也是建立在前提假设之上的,只是科学家们被表面的科学成就所迷惑,忽视了它的前提假设罢了。

西方科学总共经历了三个前提假设,第一个是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即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物和对称,以及万物都是由死寂的砖块组成的。就拿牛顿三大定律来说,如果空间中连续着物质,那么牛顿第一定律就不成立了;如果把原子看成是活的生命系统,那么它受到力作用时就是整体性反应,而不是机械反应,这样一来,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就不成立了。还有万有引力定律,如果物体是死寂的砖块,引力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如果空间空无一物,那么对引力的任何解释都不可避免陷入神秘主义。

第二个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以太观它被引入了物理学,成为了电磁学的基础。利用这一点,建立了现代电磁学。如果空间中没有了以太,电磁学就崩溃了。

第三个就是爱因斯坦的局域对称的时空观,它否定了以太观,重新把物理学建立在空间无一物的基础上。可是,如果空间中真的连续着物质,那么我们对光的认识,对电的认识,以及量子力学的成就都将大打折扣。

其实,你仔细观察这三个前提假设,它们都是古希腊原子说假设的一个变体,即认为空间空无一物,以及万物是由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所谓的以太观只不过是在原子说的基础上给空间安上了一种特殊物质叫以太罢了。

既然西方科学假设万物是由少数几个基本粒子组成的,那么这样的科学只可能走向还原论。西方科学的诸多成就都是建立在还原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不过,大家忽视了更有意义的前提假设,那就是古希腊另外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一元论,它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如当时的泰力士认为万物都是由水组成的,而水是有灵魂的,阿那克西美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而气是有精神的;最著名的当属赫拉克利特,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生命之火的燃起与熄灭形成的。这个学说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几千年,只有后来科学上发现了实体的原子,才让位于原子说。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存在两个对立的学说,一个是气一元论,一个是五材说,只不过当先人用气一元论合理地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之后,五材说就转化为五行说,成为气一元论的一部分,用来描述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

那么一元论是如何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呢?

气一元论是这样来描述世界的,无限的宇宙空间连续着统一的物质,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的,只是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一句话,气一元论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而统一物质聚散的规律就是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这其实是物质系统的生死规则,聚是系统的生,散是系统的亡。

科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理论越简单,往往更接近真理,气一元论用一种物质,一个原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理论上来说往往比原子说更接近真理。就拿对光的认识来说,西方科学否定了空间中连续的物质,光只可能被看成是粒子束,光的波动性就无法解释了,当下的科学只是把波粒二象性机械地定义到光身上罢了。如果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解释,那么光就是连续在空间中统一物质的周期性聚散,聚使它表现出粒子性,周期性的聚散使它表现出波动性。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原子说假设接近自然事实,还是气一元论假设更接近自然事实。首先一点,是万物归一,还是存在几个基本粒子,事实已经证明,万物分解后最后都变成了同一种更基本的东西——能量,用能量也可以造出所有基本粒子,如果能量就是那个一,那么原子说假设就被证伪了;还有一次,是空间中连续着物质,还是空无一物,当下主流的科学家普遍认为空间中连续着物质,如暗物质的猜测,这样一来,原子说假设就更值得怀疑了。如果原子说假设与自然事实不符,那么整个西方科学体系就岌岌可危了。

现在的科学正面临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而这正是中国科学后来居上的机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隐藏着一个更前沿的科学体系,只要我们把真像还原出来,新一轮的科学革命就产生了,那时将重现中国科学的辉煌。

这个科学不是西方主导的还原论科学体系,而是东方主导的系统论科学体系。而这个科学体系早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览无余,只是我们站在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之上不理解罢了。如果你真的站在气一元论之上来看阴阳五行学说,它就是一个标准的系统科学体系。难道不是吗?就拿阴阳来说,阴就是气之聚,阳就是气之散,显然,物质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就揭示了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还有五行学说,如果把五行看成是统一物质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比如,木就是由气由散到聚,金为气由聚到散,水为气聚增散减,火为气散增聚减,土为气周期性聚散,这样一来,五行学说就成了对系统内部物质运动规律的揭示。它和阴阳五行学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我们一旦把它揭示出来,就能够失去新一轮的科学革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27882.html

上一篇:学中医必须懂得的几个基础理论(12)体质学说
下一篇:两个实验将推动新一轮科学革命发生!
收藏 IP: 14.212.9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