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晚,由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共同举办的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第六十二期顺利开讲。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宋咏梅教授,作了主题为“食管癌的肿瘤微环境研究”的精彩报告。论坛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主任王久存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2500余名专家、学者线上参加了本次论坛。
宋咏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及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委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杂志审稿专家。在肿瘤多组学整合研究、单细胞测序揭示肿瘤复杂微环境变化等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从不同层面揭示肿瘤发生发展机理并进行分子干预,同时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973”计划、“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抗癌协会奖一等奖、华夏医学奖一等奖等。发表100余篇SCI论文,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AC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ancer Res》、《Molecular Cancer》、《Cell Death Differ》、《Theranostics》、《JBC》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其中Nature为ESI高被引论文。获得专利授权10项,包括国际专利3项。
论坛开始,主持人王久存教授代表主办方对莅临的嘉宾及观众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IHPI)、Phenomics表型组学期刊、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HuPI),以及演讲嘉宾宋咏梅教授做了简要而隆重的介绍。
报告中,宋咏梅教授首先介绍了肿瘤微环境的背景知识。她指出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动态网络,肿瘤处在特殊的免疫、代谢微环境中,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在肿瘤耐药性方面,作为肿瘤物理屏障的细胞外基质ECM、缺氧环境、慢性炎症反应以及免疫抑制效应是导致耐药性的关键因素。
接着,宋咏梅教授介绍了团队在食管癌研究方面的工作成果。由于当前现有病理学标准无法满足T1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测需要, 而淋巴结转移是T1期食管鳞癌最重要的预后指标。精准预测转移可指导精准治疗,避免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团队进行了miRNA阵列和血浆外泌体RNA全转录组测序,使用来自T1 ESCC患者的222个福尔马林固定及石蜡包埋的肿瘤样本和229个治疗前血清样本来验证和评估结果,发现血清 miR-20b-5p是预测LNM(淋巴结转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成功建立了血清miRNA预测T1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风险模型。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揭示了miR-20b-5p在食管鳞癌细胞中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向外分泌的VEGFC增加的现象,继而发现外泌体来源的miR-20b-5p通过VEGFR/VEGFR3信号通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食管鳞癌淋巴结的转移。
最后,宋教授分享了团队在乏氧条件下改变食管癌肿瘤微环境以及抑制微环境中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等方面的一些探索,相关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
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将持续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讲座,第六十三期生命天眼论: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将于7月25日(下周二)晚上20:00-21:30举行,届时将由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汤富酬教授,带来主题为“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人类发育和疾病的分子机制”的报告。敬请各位同仁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8836-1397590.html
上一篇:
科创中国|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体精密测量专场赛暨2023人体精密测量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征集第二轮通知下一篇:
Phenomics表型组学前沿论坛第六十一期沈侠教授学术报告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