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来自己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那是在研一下半学期期末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有很多的事情,现在想想具体也不知道了,但是孤独真正的是当时的心情。当时我一直在反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孤独,我觉得孤独是不可掩饰的,来自我们的内心最深处……
就在前不久,和远新兄(丛远新),也聊到了这个话题,他也是一个对孤独,毫不夸张的说是情有独钟的人,我也看了他的好几篇文章,博客上,QQ空间里,处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更多的是在呐喊吧,我觉得就以我现在的阅历,还不足以读懂,甚至是不可能真正的了解到,他的用心良苦,这或许就是孤独吧,但是我觉得有幸的是大家都对孤独本身有着自己的感受,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应该值得庆幸的,但是我觉得我的孤独可能是自己的小孤独,仅此而已。
同样的前段时间,我所在的城市——桂林,整日沉睡在濛濛的烟雨中,她好像在等着人去解读,如泣如诉,加上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亲人又不在身边和各方面的压力,种种原因,独孤之情便油然了。
——是为题记
突然间想家了,不知道是不是在这片烟雨的异乡,遇到了自己的故交,那个沉默在我童年里的,孤独的故交——梧桐树。梧桐更兼细雨,好熟悉的场景呀,曾经陪伴自己童年的景象,历历眼前,我喜欢梧桐树,尤其喜欢她的花,更喜欢雨中的梧桐美,静静的,淡淡的,孤独在那里,无意争春!
我爱梧桐,因为她的高大,梧桐是高大的,不仅仅是在北方,在南方也是的。她的高大,就注定了她的一世孤独,因为高大的树种人们需要仰视才能进行观察,而对于人而言,最舒服的姿势,恰恰是与之相反的俯视,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梧桐的美,就因为这样一个在树种领域算是优越的品质,却得不到人们的赏识,而忽视了……
大家可以想想,有没有以梧桐树命名的节日,好像没有,即使是有,我们也不是很熟悉,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对比来看,看看大家熟知的,樱花节,牡丹节,桃花节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花以低姿态取胜,仔细想想真的是一种无奈,本来的优势,却给自己带来了歧视,被人们冠以高傲的误解,可叹之。当今社会有多少像梧桐一样的人,怀才不遇,自然而然的展现自己,明明自己具有很好的优势在某一领域,最终却因为得不到所谓的本行业的大牛的认可,被拒之千里之外,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大笑了!
所以我喜欢梧桐,你已经孤独成一种风景。让梧桐长的更高一些吧,那伸展开来的大大的树冠,撑起属于自己的天地。你承担风雨和烈日,身下那一片宁静的树荫,是你献给人们的礼物,我更喜欢像梧桐一样的巨人……
我爱梧桐,因为她的花香,梧桐花是很香的,不需要你刻意的去接近她,只需要远远的,这样远远的,就能嗅到她那沁人心脾的淡淡的清香,丝毫没有掩饰,那花,好大一朵,一簇簇,同一时间绽放,你瞧,树枝都笑弯了腰,梧桐花的颜色并不是那么鲜艳的,淡淡的粉色吧,但花期却长,默默的奉献一季的美,可能是因为梧桐花的颜色浅淡的原因吧,静静的,不与群芳斗艳,而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恰恰让人忽视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桐花的美,就因为这样一个淡雅的特点,没有得到人们的欣赏,而淡出了视线了……
大家可以看看,人与人之间相互送花,有没有彼此送梧桐花的,好像没有,就算是有吧,我们可以说是不常见的。对比来想想,大家熟知的,恋人之间送的是鲜红的玫瑰花,朋友之间送的是洁白的百合花等等,这些花都以张扬的颜色,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我觉得,也可能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太热烈了,只能用很热烈的颜色才能恰当的表达,但是人们之间的关系真若如此吗,我不敢断然下任何结论,在此不赘。都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如水的关系,用梧桐花,我觉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毫不张扬,一任群芳妒,但就是这样一种内敛的美,却被默然了,有多少像梧桐一样可爱的人儿,被默然矣,一句不以貌取人,欺骗了多少胸怀博大的人,我不能大笑了,我应该大哭,并且我只能大哭了……
故而我喜欢梧桐,你已经孤独成一抹色彩。浓淡间静静的流淌着,属于自己的歌,零落成泥碾作尘,那香,是你不屈的魂魄,我更喜欢梧桐一样的歌者……
我爱梧桐,因为她的叶茂,梧桐叶像手掌一样硕大,一叶擎起就是一方净土,这或许也是梧桐应该骄傲的一方面吧,可是呢,人们的欣赏中往往喜欢加上雨,雨打梧桐,点点滴滴,这样的场景才符合大众的审美,难道梧桐受到的冷漠还不够吗,难道只有当受到打击之后我们才能感觉到梧桐的美吗?梧桐更兼细雨,那点滴中有多少泪珠儿,无语凝咽,几人识!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认真做事的人始终得不到承认,任劳任怨,只有当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失去的时候,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不能只是在大笑,或者大哭了,我应该做的,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大喊,用自己嘶哑的喉咙大喊,让这喊声唤醒每一个沉睡的心灵,醒醒吧,这不是独孤,这是麻木!
最终,我还是选择喜欢梧桐,她是孤独的代名词,更是思考、警示的代名词。于是我爱着梧桐,更加享受这份孤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