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博文

[转载]矽卡岩形成过程

已有 315 次阅读 2024-6-16 17: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矽卡岩,英文名为Skarn,是一种特殊的变质岩石,主要形成于高温岩浆活动期间,特别是在火成岩体(如中性或酸性侵入岩)与富含碳酸盐(如石灰岩)的围岩接触带或其附近。其形成机制涉及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具体过程如下:

  1. 高温热液作用:当高温的岩浆侵入到地壳较浅层时,会释放出热液。这些热液富含硅、铝等元素,并且温度很高,足以引起周围岩石的变质作用。

  2. 化学不平衡与交代作用:热液与碳酸盐岩石(如石灰岩)及邻近的铝硅酸盐岩石接触后,由于化学成分的不均衡,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交代反应。在此过程中,钙离子(Ca²⁺)从碳酸盐岩石迁移到铝硅酸盐岩石中,而二氧化硅(SiO₂)和氧化铝(Al₂O₃)等则从铝硅酸盐岩石迁移到碳酸盐岩石中。这种元素的交换导致了原有岩石成分的根本改变。

  3. 矿物组成的变化:随着元素的迁移和新矿物的形成,原有的碳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被替换,产生了新的矿物组合,如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等。有时还会形成经济上有价值的金属矿物,如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4. 结构与构造:矽卡岩通常具有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晶粒较粗大,呈现出块状构造,颜色较深,常见暗褐色或暗绿色,相对密度较大。

  5. 热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经典的接触交代作用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热液活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矽卡岩,如接触渗滤矽卡岩,这主要通过单向的溶液迁移作用形成。

总之,矽卡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到高温岩浆活动、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以及原有岩石成分的深刻改造,这一过程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bc452e1a3974f1a7dafb9f969d5ddcfe_figure-10-43.jpg

图 来自意大利北部Monzoni山的矽卡岩,含重结晶方解石(蓝色)、石榴石(棕色)和辉石(绿色)。这块岩石宽6厘米。来源:Siim Sepp (2012) CC BY-SA 3.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38426.html

上一篇:[转载]硅酸盐矿物长石群三元图
下一篇:[转载]在区域变质作用下,泥岩原岩随深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经历以下典型的变质转变
收藏 IP: 122.97.17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