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转载]三坊七巷风云梗概

已有 84 次阅读 2024-7-19 06:56 |个人分类:小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介绍写书经过(简版)

 

《三坊七巷风云》的出版,有些匪夷所思,但它毕竟是出版了。把这本小说出笼的前前后后和读者交代一下,也许对读者读《三坊七巷风云》这本书有所裨益。

 

一、我怎么会想起写《三坊七巷风云》

 

本人是搞技术工作,和文学从未打过交道,怎么会想起写小说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1993年是我的退休年份,虽然退了,但我们单位仍聘我任高级顾问;我们单位的主管部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也聘任本人担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特级顾问”;我在社会上还担任了十几个学术职务。

60岁退休到70岁(1993~2003),我的工作仍然没有脱离技术专业,也就是工程地质遥感工作。

2005年,我想申报工程院院士。我已超过70岁,单位和学会不能推荐。按规定要由6个院士推荐……

没当上院士,意味着我和半个世纪遥感地质恋情的结束,我开始产生了写小说的念头。虽然有过写小说的念头,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未付诸行动,因为自己毕竟是搞技术的,而且还担任着一些学术职务,虽然具体的项目不承担了,但还不能与专业工作完全脱钩,千丝万缕,难以隔断。

直到2008年我决定写小说后,才逐步脱离了专业工作,投入到文学怀抱中。

2008年5月,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和福建省联合,在福州举行了“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我是欧亚科学院院士,受邀参加这次会议。这次回到家乡开会,我终于决定写小说了。

决定写小说,首先的问题是写什么题材的小说。我曾想过几个题材,如退休后的老年生活、勘测队生活、个人的经历、家乡的人和事等等,都可以写……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写家乡的人和事(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家乡丰厚的人文积淀、闽都特有的乡土气息,一草一木,坊巷的一砖一瓦,扎根在我的心髓,融入我的血液,镂骨铭心。由于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写作的动力更大些。)

写家乡题材的内容很多,还要确定到底写什么题材的小说。如人物、写家乡的变化、写家乡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想了许久,最后还是确定写与“三坊七巷”有关的小说。

有关三坊七巷介绍的文章,俯拾皆是;有关三坊七巷的著作也不乏其数,但

遗憾的是以小说形式介绍三坊七巷的人和事几乎是看不到,至少我自己还未见过。想到这情景,就下决心写以三坊七巷为背景的小说。其实这个题材写起来的难度比上述几个题材都要大,那我为什么偏要写难度这么大的题材呢?。这是因为三坊七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奇特的文化内涵,名人轶事比比皆是,几乎家家不是挂上“五子登科”就是“七子科甲”,要嘛就是“一门九进士”等等。三坊七巷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州人的骄傲,也是福州的名片。这样的文化奇迹难道不该用小说的形式来加以歌颂吗!我想,虽然写起来难度很大,但写好了,也许会更吸引人。

我想写的《三坊七巷风云》的历史背景是从清末、民初到北伐战争这一段时间,而我对福州这段的历史了解的很少。

2009年5月我又到福州参加“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开会结束后,我拜访了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拜访情况(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问渊博,著作甚丰,文章功底深厚,是福建省史学方面的著名学者。我到他的办公室造访了他,办公室虽然是单独一间,我印象只有十几平米左右,很简陋,摆设很简单,除了书还是书,这也许就是做学问的学者可敬之处。

见了他,我自我介绍后,开门见山谈了想写有关“三坊七巷”小说的想法。当时我什么资料还都没收集。他坦率地对我说:“汝是搞技术工作的,写小说不行,好多非专业人员都想写小说,有的也写出来了,结果都不行,以失败告终。”他劝我别写了,还说:“如想写这种小说,不在图书馆里呆一两年是不行的。”他建议我还不如进行姓氏考证,比如考证卓姓的来源更现实些。我说卓姓来源考证更难,我还是想写“三坊七巷”的事,希望写出来让您看看,提提意见。他说:“您写出来我也不看。”临走前他送我一本他的近作——《福州名园史影》,还给我介绍了有关钱币和福州近代史方面的专家,告诉我他们的电话。他的著作和介绍的专家对我后来写《三坊七巷风云》有很大帮助。)

从卢馆长办公室出来后,我如五雷轰顶,垂头丧气,我想,我这个人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但我不甘心,无论如何我要下决心试一试。

 

二、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归类、阅读、消化等)

 

资料收集工作量大,难度也大,有的历史资料本来就不多,有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资料,有的知道的资料,但没法收集到。我获得的资料是从以下几个渠道得到的:包括从书店、书摊买的、别人送的、图书馆查阅复印(摘抄),网上下载等。

福州收集资料。从卢馆长办公室出来后那天,我开始收集资料。当天我就到福州津泰路书城买了《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中的六本——《福州习俗》、《福州老街》、《福州熟语》、《福州老铺》、《福州老行当》、《福州世家》。除这六本书外,还买了《福建通史》近代卷、《求官食禄》、《钱币收藏》300问和《中国历代官制》等书,可以说收获颇大,这成为我长达三年的收集资料的序曲。

北京地摊买的资料。回到北京后,我经常逛旧书摊,到书市买处理品,如《中国传世名画(五卷)》、《明清家具鉴藏(四卷)》、《美石印章品鉴与收藏》、《寿山石品鉴与收藏》、瓷器品鉴与收藏》、《青铜器品鉴与收藏》等。这些书总价为1250元,接果打二折买的,只用了250元。

到图书馆收集资料。有些买不到的书,则到图书馆查阅复印或摘抄,我去过的图书馆有:北京市首都图书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朝阳区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社科院图书馆。

网上收集资料。通过网上查的图书馆有:北京首都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福建社科院图书馆、上海社科院。还在网上搜寻和下载大量资料。

别人送的资料。更难得可贵的是有些专家、学者送给本人非常珍贵的资料,除上面提到的福建文史研究馆卢馆长送的《福州名园史影》外,还有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先生送给的一张清朝末年的福州地图 、《名城的记忆》;吴亚敏先生送的《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王钦敏先生送的《榕台关系丛书》(四卷)、郭道鉴先生送的有关折枝诗的资料等等。这些资料都极为珍贵,有的不但书店里买不到,图书馆里也收集不到,对我写《三坊七巷风云》很有参考价值。

共收集的基本素材约100多本(件)。

这期间我还通过书信、电话、E-mail来往或直接拜访请教过许多专家:有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近代史专家、古钱币专家、古服饰专家(清末民初)、古建筑专家、福州民居建筑专家、三坊七巷专家、诗钟(折枝诗)专家等多人。比如和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先生通话达几十次。

参观实物。还参观了一些实物,如到三坊七巷参观古民居,到北京服装学院参观清末民初服饰等等。仅三坊七巷我就去了十余次。

收集完资料后,进行资料归类、细读、消化等。

准备工作大概用了两年时间。

 

三、写作过程(包括构思、征求专家意见、多次修改等)

 

在收集完资料,并进行归类、细读、消化后,开始了小说的写作。

首先确定小说的名称和主题。这个难度不大,很快就确定叫《三坊七巷风云》。而且确定是一部历史小说,其历史背景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北伐战争期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云谲波诡的时代。故事内容,主要叙述在这一历史转变时期,以三坊七巷陈、林、刘三大家族为代表的福州人的经历和遭遇。

修改经过和专家意见。2011年初开始动笔写,当时不懂的写作规矩,也没有详细的提纲。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2012年春节完成21万字的初稿。现在看起来,此稿谈不上是小说,实际上只是编辑本段,罗列了一大堆历史事件,而故事情节的描述却很少。自己觉得不满意。

又经过6次修改、补充,增加了不少内容,于7月中旬完成了31万的初稿。以此稿请一些专家审阅,专家们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他们比较客气,肯定成绩后,和风细雨的提出主题不是太明确,人物主线不够突出,某些细节描述还可细腻一些,应加上标题,等等。

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数次修改,于20134月,写成38万字的修改稿。把稿件寄给闽都研究审查,同时还寄给福州市委宣传部,他们都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这些专家提出了很专业、很中肯的意见。专家们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是:小说显得枝节泛散、臃肿庞杂;2.细节的随意铺陈分散了小说的意旨;3.语言欠缺洗练与圆熟,日常性的陈述比较泛滥;4.建议作者先把书的体裁确定好后,再对篇章结构、历史事实、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全面修正。修改后的稿件交给出版社。

出版社意见。出版社审查又提了不少意见,除了提总的意见外还提一些具体

问题或疑问。

总的意见是:小说整体结构庞杂,史料堆砌较严重;人物对话太多使用当时

民众尚且不能形成的宏篇大论,但对于小说人物个性描写所需的日常对话描写却寥寥无几,建议增加行为、动作、思想、心理活动的描写。

  出版社审查和出版用了两年时间,由于是历史小说,审查起来难度很大,

他们又都是年轻人,在出版社审查和排版过程中有进行了4次修改,除内容进行修改外,更多的是要防止前后内容有否重复、有否矛盾、错别字等等。这6次修改都是很细的,一页一页的、逐字的看。

最终完成了现在付之出版的42万字的定稿。

写作是直接在电脑上敲打,避免了手稿的重复工作,虽然电脑打字不熟练,速度不是快,但还是争取了时间。

关于小说内容的一些说明:

书中以三大家族家庭生活为情节线索,贯穿始终,并插着历史事件。故事

情节以虚构与真实相结合,凡有记载的史实力求保持真实性外,其余均系虚构。

虚构人物的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只要符合当时历史环境进行虚构都是可以的,这点读者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问题是牵涉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如何处理,这个难度比较大。总的原则是凡是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书中都如实地引用或描述。考虑到,有些史实和事件细节记载有出入,或看法不一样,有些事件细节并无记载。当文中涉及这方面的史实和事件时,从小说角度,在不违反常理的情况下,做些适当的演义和虚构,这种演义和虚构作为小说应该是允许的。举例如下:

虚构实例。林旭虚构实例。牺牲后把尸首运回福州以及在福州办丧事,史书有记载,但无细节描述,本小说据史书记载,进行了虚构和演义。严复虚构实例。又如1920年严复回福州养病,陈衍到严复家造访,这个情节史书并无记载,但当时陈衍也在福州,刚把《福建通志》编纂完,有空闲时间,应该会去看望严复的。他们又同是三坊七巷人,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他们应该说是属于同一量级的人物,他们的交情和友谊也是很深的。因此陈衍到严复家看望严复是符合情理的事。这一情节的虚构和演义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这种虚构和演义的情节,在书中还有,就不一一列举了。

书中适当引用了一些福州地区的熟语、儿歌、名人轶事、风俗习惯等,使

故事内容更具有福州乡土气息。

部分情节的描述,是我亲身的经历和所熟悉的生活,如:孝义和桂芳婚后回到娘家给外甥依兴介绍他小时在何氏里的童年(少年)生活;高家老三依仁(孝仁)和邻居依杰在一起斗蟋蟀玩;孝仁从部队回家时,触景生情和小张谈起小时到亲戚家看西湖赛龙舟的事等等。

 

四、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不少。

首先由于写的是100年前的事,难度较大。我们这一代人谁没经历过清末民初的生活,对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情况、民情风俗等,都是看别人的资料获得的,很抽象,没有亲自经历过(也就是没有感同身受),只能靠想象力写,有的可能想象错了难度大。我举些例子说说:

比如服饰,清末民初人的穿着是什么样,老百姓和有钱人家,男女,不同年龄的人穿着都不一样;称呼也很复杂,特别是大家族成员之间的称呼,比如,三坊七巷的大家族,老爷三妻四妾者不少,有的是称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有的称大太太、大姨太、二姨太,她们之间又如何称呼,她们的子女又如何称呼这些太太,都是有规矩的;还有钱币,在清末民初也很复杂,如有用多少两白银、有的用海关两、有的用元、有的用文、有的用银元(银洋、银币、大洋、番银)。凡是货币量较大者,都用“银两”,比如不平等条约里的赔款都是用××万两,一般市面上交易使用的货币,多用“银元”,即××元;当交易面额少于1元时,则用“铜钱”,铜钱的单位是“文”,有各种面值,一般而言1500文等于1元(银元)。除上述货币称呼外,在商业上有些大商号自己还发行一种货币代用卷,各地区叫法不一样,福州地区叫“台伏票”,市面上不能流通,但可在一些钱庄换成钱币。还有机构的名称和变化,也不能有误,例如,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名称的变化,就费了不少时间弄清楚,不同时间名称不同,不能瞎叫。“福一中”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02年,“凤池”、“正谊”两书院合并成为“全闽大学堂”;1904年改为“福建高等学堂”;1912年改为“福建高等学校”;1915年改为“福建省立第一中学”;1927年~19498月各种各样名称,乱得很;19498月改为“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还有就是清末民初的官职名称,也要弄明白。比如清末的总督、巡抚、布政使、将军、统制,民初的都督、民政长等等。关于清末的官职在后面我还要专门向大家介绍。

所说上面难度都是大的方面,实际上许多细节方面都要弄清楚,比如老字号土特产、什么时候有电灯、电话、三轮车、汽车等等,什么时候有门牌号,什么时候开始用“百分数”,“公分”、“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些名词。总之,一不小心就会错,现在都不保证这本书没有错误。

上面说的困难都是对当时社会不了解锁造成的。

下面谈谈其他方面的困难:

文学水平差,缺乏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采取边写边学习方法,加强历史资料的学习和文学知识的修养,学习相似题材背景的文学大师著作,如巴金的《家》、《春》、《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这些著作都是写清末、民国初年的小说,多少有些借鉴作用。他们巧妙的构思、细腻的人物内心刻画、细节的生动描述等等,都给我以启迪,开阔了我的思路。后来我买了《十月》、《当代》、《北京文学》等刊物看,还订购《中篇小说选刊》(主编林那北)、《散文》(天津出版的),我还看《福建日报》刊登的“武夷山下”,这是专门发表散文的专版,每周两版,我没版必看,而且许多文章都剪贴起来。由于对文学接触多了,这几年文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有一个好习惯,没看一篇文章,对文章中的词句、内容、读音不懂的都做个记号,看完文章,就查字典或在网上查,而且都要记在本上或存在电脑里。

年近八十高龄,思维与行动均已迟缓,写作效率甚低;记忆力衰退,经常出现故事情节前后矛盾等等,都困扰着自己,但还是坚持下来。

种种困难,骑虎难下,我也曾经几度动摇过自己写作的信心,好在还是坚持下来,也许是因为自己对家乡、对三坊七巷实在有太深的感情吧。

退休后的生活,应该说要比退休前轻松多了,至少思想没什么压力,但时间还是很紧(家务事不少,每天要做中午饭、买主副食品;要经常上医院看病取药,要坚持锻炼身体;还参加老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午要午睡;还有许多杂务……七除八扣,白天能保证2~3小时写作时间就不错了。主要利用晚上时间,常常写到深夜)。

我的兴趣较广泛,多少受到影响。晚上电视节目除球赛(如NBACBA、精彩的足球赛、羽毛球、女排、乒乓球等还是看);练书法、听世界名曲、唱卡拉OK等就少了。

不过在忙锻炼身体一直坚持,东城区老干部活动站的每个星期二、五上午的跳舞,星期三上午的唱歌都坚持,因为条件太好了,不参加会感到遗憾。除跳舞、唱歌外,每天或走快步、或游泳、或打乒乓球,都雷打不动。我深知不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本书是完成不了的。

写作中,经常是见缝插针,分秒必争。有时吃饭还在想,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构思;有时半夜灵感来了,立即起床写;有时边写边做饭,经常把菜烧焦了,从而引起老伴的不满。她对我的行动很不理解,带着关切的心情说:“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想出名啊!你又不是搞文学的,整天东抄抄西抄抄,有什么用,都是人家写的东西,抄来抄去,谁看你的文章,你还能搞出什么名堂来,要注意自己身体,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好在这些事都已过去了。 

 

五、写作花絮

 

下面再谈谈写作中的花絮:

一、 参观三坊七巷,钱包被偷

要写三坊七巷有钱人家居住的环境,必须了解三坊七巷民居的情况,如民居

的布局,什么叫覆龟亭,什么叫插屏门,什么叫雪洞,什么叫女儿墙、什么叫美人靠,还有木结构和雕饰的名称,什么叫驼峰、粱托,匾托,什么叫垂柱、雀替等等,天井上都有哪些摆设,厅堂都有哪些摆设,还有花厅、佛堂、书房(书楼)、花园,小庭院等等的布局……为了了解三坊七巷的民居情况,我2010年回福州开会时,就抽空去参观了7次。有一次我到郎官巷“二梅书屋”参观(当时许多名人故居还没开放,只有郎官巷的“二梅书屋”、“严复故居”和衣锦坊的“水榭戏台”三处名人故居开放。我在参观“二梅书屋”的建筑结构,经常抬头注视,还不断照相,出了“二梅书屋”后,我正暗自庆幸,今天收获不少,没想到我的钱包被小偷掏走,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和二三百元人民币等等……

二、关于清代服装问题的了解

书中要描述满清末年人们的装束,特别是富家女子的装束,是很困难的事,这方面的资料很难收集,有关清末的服饰的描述并不多,可以查看到一些老照片,都很零碎,最好是有实物,描述起来就方便多了,而且可以描述的更准确、生动。

后来我想网上查一查北京有没有服饰博物馆,后来查到北京服装学院有清朝服饰展室,我抱着很大希望看在那里能否看到我所需的东西。

北京服装学院在北三环东路和平东桥的东北面,在和平东桥和太阳宫桥之间,距太阳宫桥很近。我从方庄乘地铁到和平西桥下,没公交车到服装学院,我在和平西桥地铁站下车后,步行到北京服装学院。交通很不方便,第一次又不熟悉,东问西问,整整走了一小时才找的服装学院,到了展厅和工作人员聊了一下,了解一下情况,不是天天开,只是每星期一、二上午和四、五下午才开馆,剩下的时间不多,只是大致走马看花看了一下,后来又去了两次,而且知道从和平西桥地铁站可以10号地铁往劲松方向乘到芍药站下车后服装学院较近,也得走20多分钟。在服装学院展厅几乎把所有的服饰包括各种各样服装、三寸金莲的鞋,各种各样小孩的肚兜,各种服饰、头饰,都详细看了一下,还照了将近100张照片。还找学校的刘老师请教一些问题。通过这次服装学院的服饰参观,受益匪浅,至少有了感性认识。

三、 收集林旭资料,费劲,收获不大

为了查《林旭传》也费了很大劲,起先我只是在文章里看到有一本陈衍著的《林旭传》

,我托我侄女到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地方志资料室查,结果没查到。后来我询问了福州近代史专家黄启全(即上述《三坊七巷》的主编),得知,在陈衍著的《石遗室文集》(三卷),上卷中有陈衍写的林旭传。根据这个线索我到北京首都图书馆查阅,而我这个借阅卡是100元押金的借阅卡,只能查一般的书。陈衍著的《石遗室文集》是古籍书,必须用古籍查阅卡才能查阅,200元押金的卡,那天我正好没带那么多钱,星期六我又去办了古籍书查阅卡。正想去查阅时,才知道古籍阅览室星期六、星期天不开,结果第三次又去了一趟。那时正是大热天,骄阳似火,大地炙热。还不错,在地下室,很凉快。我心定下来找,很快在目录中看到《林旭传》,一看不过千把来字,内容很简单,文字晦涩难懂,收获并不大,但总算查到了。因为只有一千多字,不可能单独成书,难怪在福建省图书馆没查到。

四、为了收集《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这本书,费了老大劲

在我收集资料中最费劲的要算《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这本书,这本书内容对我些《三坊七巷风云》一书,太有参考价值了。书的内容包括“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1865~1928)”、“闽海关十年报告(1882~1931),在报告中对每年福州地区的概况、进出口贸易、交通运输、金融税收、工程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卫生教育、机构变化、官员变动、社会风俗、天灾和流行病、物价等等,无所不包,就像是日记一样只不过是年记。还有十年报告,是十年的一个总结。

我在《福建通史》第五卷“近代史”这本书的参考文献中看到有这本书,只知道这本书是吴亚敏翻译的,是《华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书店里根本买不到。根据这点线索,很难找到这本书,真有海底捞针的感觉。

我后来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找“近代史”的作者了解一下情况呢!,他既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书名和作者,他是肯定参考过这本书,说不定他还保存有这本书。我通过福三中校友严正(原福建社科院院长,福建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了解到该卷主编杨彦杰是福建社科院的研究员。我打电话给福建社科院找他,单位答复是此人刚调到泉州“闽台缘博物馆”任馆长。好不容易打通闽台缘博物馆,说杨馆长到台湾考查,过几天才能回来。过了几天又打了电话,找到杨彦杰馆长,谈到有这本书,我说能不能借阅一下,他以在泉州为理由推辞不想借,建议我找这本书的翻译者吴亚敏,并说他在福州海关部门工作。

我给福州海关写信,等待的是退信,我感到非常扫兴,既无奈又不死心,我又给福州海关人事部门打电话,回答让我十分高兴,说他们单位有这个人,是在马尾海关工作,还告诉我的地址和邮编号码,我又高兴,又纳闷,既然有此人,我寄去的信怎么被退回来呢!我抱着希望,按福州海关人事部门提供的地址,再次写信到马尾海关部门,过了一段时间心又被退回来,这下子我就更加莫名其妙。我又打电话给福州海关人事部门,我说我按你们提供的地址写的信,怎么又被退回来了,为慎重起见我把地址又重新念了一下,核对结果没错,我也把收信人名字念了一下,对方说您再念一下,我说:“吴亚敏”。对方说:“是吴雅闽”。原来是把名字听错了才发生这种误会。

因为我太需要这本书了,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间,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给厦门海关打个电话呢!通过网上查询,很快知道了厦门海关人士部门的电话,给他们打了电话,真意想不到给我一个惊喜,说他们单位有吴亚敏这个人,而且还告诉我他的电话。我知道电话后立即给吴亚敏打电话,他接了电话后问您是谁呀!我向他作了自我介绍,并说因写书很需要参考您翻译的《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这本书。没想到他非常热情,说:“好像还有这本书可以送给我一本,并说他现在在工地,晚上回去找一找给我寄来。”让我把地址发手机短讯给他。20107月初,终于收到这本难得的参考书,我如获至宝,为我写“三坊七巷风云”这本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素材,我非常感谢吴亚敏同志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442862.html

上一篇:[转载]黄启权对<三坊七巷风云>书的评价
下一篇:[转载]对难忘那些岁月书的评价
收藏 IP: 114.253.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