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游牧狩猎文明时代,人类只是依附土地过自然而然生活;定居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学会了遵循气候节律过节制生活。那么,现代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后,凭借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实现了控制自然达至丰裕生活。现代工业化经济农业替代了传统自然经济农业,意味着人工自然替代了天然自然。正如利奥波德所说,“现在的食物链起始于玉米与苜蓿,而不是橡树和须芒草。它流经奶牛、猪和家禽,而不是马鹿、鹿和松鸡。从此流入农场主、时髦女郎和大学生,而不是印第安人”。这就意味着,工业化农业改变着土地生态系统天然的“环河式”的物质流动模式——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向不是生态系统稳定循环,而是农场主的工厂化商品生产和都市人的丰富消费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现代工业化农业对土地生态系统破坏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正所谓,现代化农业改变了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造成土地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断裂。
(一)现代化农业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运动的自然循环
以驯化人工培育农作物和养殖动物替代自然进化的天然植物群和动物群是现代农业典型特征。“每一种驯化的植物或动物对野生动植物的取代,或是一条人工航道对天然航道的取代,都伴随着陆地循环系统的重新调整”。现代生态学揭示“生物群落要免于灭绝,它的内在过程必须是平衡,否则它的成员物种就会消失”。也就是说,现代纯粹农业改变了食物链原始的结构也就造成土地生态系统环河式的能量流动平衡被人为的破坏。正如马克思所揭示,“资本主义的大经营方式和贪欲本性也导致非理性的耕种方式,对土地大肆‘掠夺’,索取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自然自我修复的速度,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造成自然界物质的新陈代谢循环断裂”。所以,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违背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规律,是造成自然新陈代谢断裂的直接原因。
(二)现代化农业使得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向经济性
驯化人工培育农作物,人工养殖动物,工业化学化肥使用,机械化耕作技术普遍应用,这就必然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环河式”的能量流动被人为地调整改变。故而,利奥波德认为,“我们已经改变了生命的河流”。现代化的农业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环河式能量流动,对土地开发利用仅建立在以人类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正如学者所说的那样,“新陈代谢断裂理论通过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成分的影响,指出资本逻辑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对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获取使社会和自然间正常的物质交换断裂而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走出唯经济主义的土地资源利用价值观,遵循土地生态系统有其自我更新能力基本运行规律,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开发与利用。
其实,如果了解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历史的话,我们就会清晰地知道,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围绕着如何对待原始森林和荒野,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生了分裂,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利用保护的保全主义(Conservationist)和保存主义(Preservationist)。保全主义认为,人们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或长远利益,对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对荒野与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但保存主义认为,所谓“科学的管理是以功利的理由来保护大自然,人类悉心呵护自然以便自然能更好地关怀人类(自身)”。
以利奥波德等为代表的保存主义者在批判传统资源保护观的基础上,从超越功利主义资源利用和审美的角度出发,主张人类应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对森林、荒野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它要求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纠纷时,优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提出自然不能单纯服务于人的经济目的,保护的意义远不止是帮助人们享受较好的生活,自然还兼具有现代生活的“避难所”和人们休养生息、体验自然之美的地方,人应该出于自然资源自身的原因而进行保护,而不只是为了利用而保护,其所保护的不只是人在资源中的利益,而且还有资源本身的利益。
对于生态保护,我们应学会“根据小螺丝和轮子考虑问题”的方法。利奥波德这一形象比喻,把物种或动植物群落比作一架机器上的小螺丝或轮子,机械修理师要想使这架机器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就要维护保养好它上面的每一个小螺丝和转动的轮子。利奥波德说,“保护好每一个螺丝和轮子是明智的修理匠首要的预防措施”。在美国西部美洲黑熊的消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今天在黄石国家公园里人们仍然能够发现有美洲黑熊存在,但是在美国西部地区,黑熊却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正是由于西部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灰熊的存在对其造成直接威胁,于是猎人们在保护区的边界上举起了猎枪,对黑熊展开了“围追堵截”,加之保护区的面积逐年缩小,造成的结果是保护区里的美洲黑熊也越来越少。
虽然说,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面有美洲黑熊的标本。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这些标本足以安慰都市人的心灵。殊不知,标本的存在恰恰是对人类谬误最好的证据。因为只有在土地共同体意义上实施对生态系统进行完整保护,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利奥波德说,“坚持在尽量多的地方与我们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共同生活,否则拯救行动就是无效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利奥多德的生态保护思想被誉为大地伦理学,认为生态保护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土地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因为“土地是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部分就像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利奥波德更是幽默诙谐地说:“20世纪杰出的发现,并非电视机或者收音机,而是土地有机体的复杂性”。并且指出,我们通过对土地知识了解,恰恰显示了人类历史以来是多么浅薄。
可以说,利奥波德基于生态学的视野,通过揭示土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运行蕴涵的新陈代谢之理,深刻批判了工业化农业生产方式和运行方式造成自然新陈代谢断裂,对“以功利主义对自然价值的片面解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仅建立在以人类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观进行批判”。《环河》以优雅的文笔生动描绘了当时美国社会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的缘由,深刻反思批判了以经济价值为目的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实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