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中国NGO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跨境转移
原文出自 Energy and Climate of Management 期刊
https://www.sciopen.com/article/10.26599/ECM.2024.9400009
1、研究背景
最新研究表明,除非采取激进措施以期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否则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以内将极为困难。各国致力于净零排放与碳中和,广泛且有效地采纳气候与环境技术成为关键。当前,中国已从气候和环境技术的接受者转变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技术提供者。自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持续增加气候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转移,将可再生能源网络扩展到全球南方。中国企业向带路国家转移可再生能源技术过程中,面临各种政治、金融、法律、环境风险和文化障碍。由政府和市场主体主导的传统技术转移模式,无法完全解决这些复杂挑战。为帮助克服技术转移项目失灵问题,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开始介入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之间的互动,协调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潜在冲突。
尽管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和技术转移在英文文献并非一个新话题,相关讨论较为充分,但对于中国NGO而言,这仍然是一个新兴但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基于三个案例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NGO在可再生能源技术跨境转移中的角色及其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2、文章亮点
更广泛和有效地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对于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新兴领导者,在全球技术转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同时,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通过对三个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本研究探讨了中国NGO在跨境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过程中扮演的多种角色,识别了其中的关键需求与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NGO在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技术援助以及缓和潜在冲突等方面发挥了多种作用。然而,为使中国NGO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克服与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及能力提升等相关的一系列障碍。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NGO在技术转移领域中的动态与潜力,也为相关政策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以及国际NGO社群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3、研究结果及结论
研究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Institution G(一家参与实施技术转移试点项目的NGO)、Institution L(一家专注于行业研究与政策倡导的智库)以及Institution M(一家赋能中国本土NGO,促进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的桥梁组织)。研究者有目的地选取三个案例,以期反映中国NGO在跨境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中的不同角色类型。通过对这三个中国NGO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障碍及其需求进行调查,本研究力求捕捉和回应中国NGO在跨境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的最新动态。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及环境和气候危机引发的绿色和低碳转型的制度化进程,全球技术转移模式逐渐发展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技术转移。作为新兴技术转移主体的中国本土NGO在可再生能源跨境转移过程中发挥专长,扮演多重角色(见图1),主要包括:(1)技术倡导和信息传播者,搭建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平台;(2)技术转移的咨询者,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咨询;(3)利益相关方的协调者与调解者,促进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缓解潜在冲突;(4)监督者和技术效果评估者,提供实证证据以支持成功的技术转移;(5)技术转移的实施者和试点先锋,探索创新的技术转移解决方案。
图1: 中国NGO在跨境气候技术转移中的角色
中国NGO在可再生能源技术跨境转移及其国际化方面仍处于早期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1)全球整合度不足:尽管中国NGO正在积极寻求建立国际视野与价值观,但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机制和方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2)政策与制度支持不足:在物资进出口、减税免税、筹款以及设立海外办公室或分支机构等方面,尚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而这些都需符合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中国尚未为NGO参与国际事务制定相关法律规章,也缺乏有效的政府与NGO间沟通机制或渠道;(3)专业能力欠缺:中国NGO在技术转移全流程中的专业能力不足,并且面临高技能人才流失的问题;(4)资金不足:中国NGO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缺乏长期稳定的财务支持,尤其是政府官方对外援助资金的支持尚需改进。
研究考察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气候技术跨境转移中的参与情况,揭示了中国NGO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跨境转移的现状、挑战与需求,期望帮助中国NGO融入全球环境治理,提高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可持续性和东道国的包容性增长。然而,本研究所考察的时间跨度较短,相对缺乏来自东道国的视角,限制了对中国NGO参与绿色技术转移的成效的全面理解。未来研究可以利用纵向数据,结合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经验,来探讨中国NGO在气候技术转移中的长期角色演变。随着相关研究的积累,学者可以进行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以深化理论认识,得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
4、作者及研究团队简介
朱安淇,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硕士,慕尼黑大学地理系博士在读。研究兴趣:气候变化适应、洪水韧性、社区韧性、跨学科研究、气候投融资,长期支持和参与环保社团和ENGO活动。
潘旭,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硕士。
陈敏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世界适应科学计划(WASP)资金与政策委员会联合主席。研究方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碳中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农业可持续性与物质流动;全球气候治理(偏适应方向)。
张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可持续消费研究和行动倡议”中国协调人(Coordinator, SCORAI China)。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环境治理,环境政策分析和评估,可持续消费和生活方式转型。
Energy and Climate Management期刊简介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低碳转型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也是管理科学面临的重大现实性问题,需要全球学术界、智库、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解决。Energy and Climate Management面向能源和气候管理相关领域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通过打造一份开放获取、同行评议的高水平学术期刊,致力于提供前沿成果发布与交流的国际化平台,促进政策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对话,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加速能源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期刊欢迎相关领域特别是政策、经济、管理和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此发表成果
期刊英文网页: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6-920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