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的是我第一个独立带(之前和学科的前别合带了一个,学校规定新导师上岗需要合作带一个研究生,才能独立招生,相信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规定)的研究生的故事。这是我从澳大利亚UNiSA访学回来后第一个独立带的硕士研究生:M同学。
在UNiSA访学期间,我和合作导师开展了深度的合作研究,观摩了合作导师的教学(1节课)和助教组织的wrokshop(2节课)。同时,也通过Group Meeting(每两周一次,每次都会一位同学或访问学者分享自己的研究)和 One-on-one Meeting(一对一交流,每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感受了合作导师培养学生的模式。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合作导师会开一个组会,用电子表格记录每位研究生的研究计划,学期结束的时候会有总结。我浏览了下合作导师的个人主页,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近几年基本上都发表了JCR一区的论文。这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值得借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访学结束后,一直在思考这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M同学招进来后,加上和学科前别合带的研究生一共两位学生,Group Meeting的意义不大。第一学年安排了课程学习,也不利于安排One-on-one Meeting。于是,这件事情一直拖到了M同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因为这时候合带的研究生已经三年级了,要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就不定期沟通了,采用有需要沟通模式)。和M同学的一对一交流每次持续大概1个小时左右,有时候跨校区上课,就通过微信语音交流,这样大概持续了一个学期左右,M同学的毕业论文和一些重要成果差不多都是这个时期完成。其实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也非常重视和研究生的沟通,基本上只要学生有需要,我们都会约时间讨论和交流。
M同学在读研期间,和我合作完成了3篇论文,一篇学科权威期刊论文、一篇SSCI论文、一篇省级期刊论文,参与了两篇教学改革论文。M同学的毕业论文,送盲审返回1优2良。遗憾地是因为出版周期的问题,M同学没能拿到学校的最高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我想她在读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我们的定期沟通密切相关。根据她的反馈,沟通能够消除她的困惑,也能推动她的研究工作。虽然,团队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快10人了 ,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两年很少定期开组会,一对一讨论也是有需要才约。是时候考虑将组会和一对一讨论定期开展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