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基本上是科学界的惯例,一篇文章在发表之前都要经过几个审稿人的评议,确认达到发表的水平之后才会在期刊上发表。但随着人类知识的逐渐膨胀和科学出版的日渐繁荣,传统的同行评议的很多弊端就显现出来,今天读了<Nature>上的评论(见Science publishing: The paper is not sacred, Nature 480, 449–450 (22 December 2011) doi:10.1038/480449a),结合自己的平时的一点思考,撰写此文。
全世界每年发表140万篇论文,可谓是浩如烟海。过多的没有太大意义的论文的发表不但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对人类知识的进步没有什么推动,而且浪费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宝贵时间。同行评议做为论文的“把关”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同行评议制度有如下缺点:
1. 效率比较低。大部分期刊短则几个月,长则1年。有的论文被审上几年才发表的也曾出现过。
2. 同行评议基本依赖于审稿人。但审稿人毕竟只是科学家自愿参与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这对审稿或多或少产生影响。很多教授都抱怨太忙,不愿审稿,期刊的编辑也很为难,一个小方向经常只有几个group在做,他们不审就没人审了。
3. 同行相轻。同行之间互相竞争,有时候在审稿时就体现出来了。听说做超导的,同行评议时有时会把文中用到的材料故意写错,误导同行,避免被别人抢了先机。
4. 歧视。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存在歧视。
5. 不良审稿人。一些人可能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而审本不属于自己方向的文章,对于自己朋友的文章网开一面等等。
6. 期刊的不良竞争。期刊都争先发表有冲击性的成果,钱永健回忆他自己的第一篇荧光蛋白的文章发表可能也是得益于两个期刊的竞争。但有时候也会把事情搞砸,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空泡核聚变的文章,同行评议被毙掉,编辑硬要发出来,最后还是得撤稿。
其他不在列举,大家补充。
下面谈一些可能的改进同行评议和学术文章发表的方法。
1. 发表后评审。这个看起来很天马行空,很难操作,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经得起推敲的结果才是能够在科学界站得住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NASA的Wolfe-Simon今年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文章[Wolfe-Simon, F. et al. Science 332, 1163–1166 (2011)],发现基于砷的细菌DNA而不含有传统理论认为的磷。Rosie Redfield在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Vancouver的实验室重复这个实验,并将她的实验进展发表在她的blog(http://rrresearch.fieldofscience.com)上面,怀疑上述文章的结果。记者Carl Zimmer也采访了十几位对这篇文章有强烈批评的学者。这些有别于期刊论文的新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曙光。能够获得如此高关注的毕竟都是极少数有冲击的结果,大部分的文章还享受不到这么多的关注。我记得现在有一个杂志也搞类似的发表后评审,收到文章后,立刻发表,然后作者和审稿人,读者就像聊QQ,MSN一样互动,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和更新,听起来很神奇,但这类的杂志都不是很主流。Faculty of 1000 (
http://f1000.com/)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该网站组织专家学者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评价,一定程度上淘汰了一些质量低的文章,但现在还仅限于生物和医学领域。
2. 及时整理和更新。CrossMark (www.crossref.org/crossmark)是CrossRef推出的一个平台,里面将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加上链接,将和其相关的更新和纠错等,都整合在一起,这样对于读者来讲非常方便的避免被错误信息所误导,并且可以获得很多扩展信息。而一般来讲,文章里面的错误即使纠正了也要浪费读者很多精力去更新他们。这个平台还能将一些数据,多媒体等都包含在里面。
3. 改变评价方式。除去一部分非常纯真的为人类知识做贡献的研究者,大部分科学家都是要“食人间烟火”的,面临着职称晋升,考评,项目结题等对文章发表的要求。这一点只能指望科学评价机制的决策者们去行动了,不要对文章有特别硬性的要求。
4. 撤稿。这个好像有点非主流,即使今年撤稿的文章比十年前增加了15倍,但在140万文章里也只有300篇。大部分的撤稿信都很简单,应作者要求撤稿云云,编辑应该给读者一个更加明确的说法,有些本来可以在同行评议的时候就被挡在外边的。
总之,希望同行评议能够越来越好,更加人性化。过多的文章被发表不一定总是好事,因为这样会对那些有真才实学却不擅长“写作”的学者很不公平。发表文章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下,要是就这么简单和原始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