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2022-2023学年秋季第二期学术沙龙——教育类新闻与书籍汇报

已有 1185 次阅读 2022-10-19 14: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撰稿人:熊乐天

汇报人:彭易林、李冰、胡丹(按照汇报顺序)

评论人:张善超

主持人:徐成源

参与者:张善超、徐成源、李冰龚苹、彭易林、胡丹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转眼初秋至,聚首银杏楼。伴随初秋脚步的临近,“至善超群”第二期学术沙龙如约而至,同学们在幽幽书香与淼淼学海里聆分享、共研读、齐探讨。

一、关注前沿、聚焦热点

1.十年磨一剑,招考改革齐亮剑。

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教育制度,关系着国家发展大计、人民切身利益、青年未来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揽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考试招生政策陆续出台,从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优化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细则,到推进高职分类考试和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更为科学规范、综合全面的考试招生制度为我国教育系统源源赋能。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的启动与实践,我国在考试招生制度上的探索从而停下脚步。彭易林以微端新闻为素材,就“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发布会”为主题,聚焦考试招生制度的变革、成效与展望。不论是落实立德树人、科学服务选才、有效引导教学,还是加快推进实施、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条件保障,彭易林通过引用司长与园长汇报原文,带领同学们回味招生考试制度嬗变下的成果、新课改与高中育人方式的实践结晶,指出“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选拔各级各类人才”“更好地保障了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十年成效。扎根教学一线的彭易林更是结合教学实践经历与职业体悟,指出考试招生制度的发展是思想层面转变的直观体现,并引导着广大教师将教学重点从解题技巧转移到“学生本位”的课堂提质上来, 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她认为制度更向广大教师传递出要正确看待“教”与“考”、“新”和“难”之间关系的信号,并通过研究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同时,她表示教师要主动提升教学素质参,教师要学会刀刃向内、自我教育、促进成长。

可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正迎着教育高质量发展航程的灯塔,凭借更健全的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为其保驾护航,中国特色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正日益完善、日益规范、日益明朗。

    2.十年蓄沉淀,国际合作显风范。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合作早已成为世界格局发展的强大动力,正以丰富多元的形式渗透进各行各业。彭易林分享了“教育这十年”发布会关于“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的相关咨询,从我国与多国建立教育交流、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我国为全球人文治理做出贡献等方面,展现了我国在推进全球教育合作交流方面的贡献与成效。可见,教育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助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系统完善的有力举措,更是赋能世界教育多元格局的重要力量,起着促进世界教育共建、世界合作交流、世界文化共茂等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这一现象,彭易林结合环境与政策背景进行了四层成因的剖析:其一,受疫情影响,我国疫情防控成效稳固,总体经济文化环境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劲头;其二,留学经历在我国多数用人单位选拔时更为青睐,具留学背景生更有竞争力;其三,不少大城市陆续出台人才引进、鼓励落户等政策,补贴福利、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其四,我国综合实力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得到重视与认可。

二、书香氤氲 切磋琢磨

“管理是一种科学”,不少群体通过得当的管理机制运行而激发出更为活力的成果成效,如何管理、管理什么、管理地怎样、管理效果如何运用等问题值得广大根植管理领域或相关研究领域者思索。《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精准回应上述问题的经典读物,由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所著,于1911年首次出版发行,描述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李冰通过复盘对著作前言、第一章节的研读,结合专业所学,从科学管理视角重新构建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思考路径。

1.钩玄提要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

“泰勒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李冰从19世纪美国企业发展、劳资关系、社会风气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本书的撰写背景,指出科学管理的根本内容在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给出了如“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研究工人生产过程和环境”“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等书籍中罗列的著名观点。科学的管理是对体系运营的整体把握,是促进企业工作有效落实的重点举措,起着营造良好氛围、构筑企业文化精神等重要作用。投射至今,不论是企业还是其他存在管理因素的群体,都可以在开展相应工作时参考科学管理相关原理与策略。

2.研精覃思:研析企业生产的“磨洋工”现象及其成因

企业发展要依托外在政策支持、资源供给、配套跟进,对内要加强管理、营造氛围、形成机制等。对“好企业”的定义标准参差,但具备优质产品、保障渠道、稳定客户,配齐联合网点、可操作性强的影响策略的企业在长期运营上会占据极大优势,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归根结底,以企业为代表的团体需要来自团体中不同身份与角色个体各司其职、严格履责。李冰从科学管理的理念、主要目标、现代科学或科学管理的精髓、工人与管理者双方目标等角度出发,回顾了《科学管理原理》中对科学管理基础的相关介绍。其中,“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既是工人与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工作环境与个体意志间出现偏差,就可能引发消极怠工等企业问题。在19世纪的美国企业中,不少工人为避免完成过多工作而选择“偷懒过关”“消极怠工”,“磨洋工”现象渐渐盛行,演变为该时期工业界的普遍现象。分析其原因,李冰结合书本论述观点提出:绝大多数工人仍然认为全力以赴地工作会导致工人群体失业,这样的行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极不公平,所以不敢全力以赴工作;现行管理制度下,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不良关系;单凭经验行事很容易造成的无效率操作。但事实上,机器的发明和引入效率更高的工作方法,带来的是工人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及更多的工作机会,与当时主流判断与价值取向存在出入。同时,李冰指出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不信任是处于一种对抗状态的。雇员蓄意不让雇主了解多快才能完成一项工作,雇员认为他即使卖力工作,使产量增加,雇主很少或完全不增加雇员的薪酬,结果从每件产品所得到的工资反而降低了两三倍,他就会完全忽视雇主的利益从而选择“磨洋工”。深入问题,刨掘症结,就会发现“磨洋工”的本质在于雇员和雇主对工作与行业认知超越了其储备的知识,且双方都未曾意识到。工人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实操全凭个人主观判断,工作流程繁琐,具有随意性、流动性、拖延性。泰勒的科学研究正是基于该层面上展开的思考与拓展,他通过在工厂里的观察提出以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办事,管理者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

3.发散思考:将管理原理投射到教育场域

知识的迁移与发散运用不仅是掌握原理的重要方法,更是形成个体自我认知的有效手段。李冰将《科学管理原理》学习思考放到教育领域看待具体现象及问题时有了新的启示。她将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两者在规章制度、氛围搭建、关系构建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企业管理的策略嫁接在校园管理上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教学思想,使学校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但正因企业与学校在追求目标、管理标准、育人宗旨等方面存在根本区别,需要选择性结合学校与教师实际制定更为合适的管理准则。同时,“磨洋工”效应投射在教育教学行业中,以“教师职业倦怠”为代表的现象较为突出,受到性别、性格、信仰、年龄、婚姻状况、幸福感等个体内部因素及教师经济收入、职业晋升机会、组织氛围、领导风格等外部因素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在近几年教师教学压力与社会负压下逐渐升高。面对这一亟待缓解的现状,李冰认为学校要实行变革型领导,即充分发挥领导感召力、个人魅力魄力、智力激发与人文关怀等来与教师建立积极互动的正向关系、建立科学教师的体系。此外,在管理目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关系构建方面,其“‘财富’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如出一辙,即以教师职业成就与学生知识收获为主要追求。同时,对问题思考也可以延申到其他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及现象,如高校内卷化、朋辈压力、“摆烂”“躺平”现象等,都可以尝试从对涉及主体的管理角度去思考化解的路径。

三、理论推敲 以辩促思

1.厘清概念:经验之“来”

“经验”一词在哲学上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认识的开端。不同领域的“经验”不同,在教学实践中的“学习经验”也有其特殊的内涵与旨趣。胡丹从“学习经验”的含义及注意事项入手,指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出于个体差异,学生所学与教师所教未必对称,不同知识会使学生与自身过往经历产生勾连形成不同的经验。同时,经验产生的基础在于与环境间的交互,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某种或某项行动的过程。在常见的教学实践场景中,教师通常充当提供经验的“营造者”,为学生形成经验构建具体情景情境,从而在所有学生身上唤起期望的经验,促使不同学生个体产生多元丰富的经验集合。

2.深入思索:经验之“律”

经验作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养分形态,其品质高低、内容盈缺影响着学生个体形成个人认知的程度与深度。为了筛选出更有利于学生收获的经验,胡丹结合研读所学,指出了选择经验的一般规则。具体而言:其一,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学生必须提供机会让实践该目标所隐含行为的经验;其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目标所隐含的相关行为时获得满足感;其三,教育经验想要引起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其四,有许多特定的经验都能用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其五,同样的学习经验常常会产生多种结果。可见,学习经验既要结合实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更要以学生获得感与拾得感作为判别的重要参考。

3.聚焦关节:经验之“貌”

对标目标制定策略不失为一种高效的举措。从教学实践的结果倒推学习经验的要素与特征能够更精准地挖掘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经验。在对有助于实现各类目标学习经验的特征”描述时,胡丹从概念出发,辅以用法实例与步骤解释,指出要挖掘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首先,传递“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时要注意构建情景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事实、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发散与逻辑构建条件。其次,“有助于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强调要让学生在不止一种组织系统中构建信息,要求学生练习查找信息的来源及获取可靠信息的途径,为学生个体信息素养与思维水平奠定基础。

四、博采众议 集思广益

   1.新闻热评:于变化中审思

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我国对外教育合作交流的新闻,同学们从不同维度出发展开思考研讨。标准的变化是社会意志的体现,龚苹认为这种对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正是教育追求立德树人宗旨的表现,以德定才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德的重要风向标。同时,就“人才流失”这一宏观教育现象,她认为德育课程中要增加爱国教育的占比,要从小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谊与爱国情怀。胡丹针对“我国留学生回国比率升高”这一现象展开分析,认为现象的背后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保障、国家政策的加持,还有留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面对高考招生变革,徐成源认为此举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的举动,是有利于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道德水平提升的有力保障。“高考是为国选才的手段”,张老师站在高考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角度重思变革下利益相关者的待遇保障等问题,指出高考需要筛选一批具有创新素养、敏捷思维,能为我国以“卡脖子”技术为代表发展瓶颈做出贡献的学子,高考要兼具科学性与公平性的考量,在教育公平与科学选才间维系平衡。同时,就高考备考与本科专业学习间的关系,张老师抛出“学生如何依据高中所学与备考储备来确定报考志愿”的思考。诚然,高考作为衔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桥梁,发挥着对人才在专业钻研分流上的重要作用,但如何更好地从本科专业反作用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值得每位教育者思忖。

2.书籍议论:于经典中求索

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经典书籍的精神要领与教学实践结合能激发出未知的可能。对于企业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的辐射,龚苹认为校园的人性化方面是区别于企业的关键标志,由于校园内多元主体间管理性质的差异,企业管理的逻辑不宜通盘套用在教育管理上。就书籍汇报过程,胡丹从逻辑梳理、思考维度、表述状态等方面给予了李冰充分的肯定,并指出李冰在多理论联系、多角度分析、多方式迁移、多用语表述方面的出色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受到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有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导致教师群体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严重。彭易林结合校园案例,指出当前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源自外部压力,更有来自教师间恶意竞争带来的负面增压,伴随教师个人生活压力的增加,倦怠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纾解。徐成源转变思路,从工业化生产视角入手,认为“生产”中“将人的力量发挥至最大”这一逻辑在教育教学中依旧适用,强调企业和学校的管理都要注重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向上力量,只有将每个个体的内在动机充分激活,才能促使企业或学校获得更长远可期的发展。

3.知识牵引:于研读中感知

针对“学习经验”这一概念,同学们联系自身受教育与教育经历展开激烈的探讨。龚苹结合公开课比赛“陌生学生陌生课程”的经历,指出当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情景作为课程导入时更易获得学生关注,教师更需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习资料的适配性,尽可能结合已有的学生经历来完善课程设计。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加深对“经验”的理解与吸收,李冰认为教师要从教学形式入手,不断优化教学法,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缜密思索技巧为长远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小老师”角色的演绎,不断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态度”的经验,鼓励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复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对于其中“社会态度”的定义,胡丹认为这是个体对某件事务的反应倾向,是心理状态的可视化呈现。对于教学互动,胡丹更是认为“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开展教学“会更具针对性,指出当前留给学生“自由式”实践的机会极少,实际教学中仍以传统知识教学为主,想要通过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还需要更多长足的探索与实践。彭易林给出了补充建议,强调教师要多看到学生优点,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教育合伙人。同时,彭易林针对当前研学教学模式给出了建议,她认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是推动研学类教学实践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教学中的“学习经验”,徐成源补充道,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学习的情景且要具有多元性、普适性,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及满足感。张老师面对精彩的讨论提出了两点思考:其一,学习经验的选择关键还要回归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上来,教师要着重思考传授的学习经验在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价值观等方面是否有作用。其二,学习经验的传授要回归到“什么是兴趣”这一思考上来,兴趣不是短期热情,应是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成就感的事务,本质上是要与学生内在需求产生勾连才能促使学生激发相应兴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26636-1360041.html

上一篇:2022-2023学年秋季第一期学术沙龙——新闻与教育类书籍汇报
下一篇:至善超群第三次沙龙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