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怀疑、否定、否定之否定,因此前人的研究基础是当前科学研究的根基。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才能持续进步。科学研究的本质无疑会让每一篇科研文献中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前人的研究成果,即便是一篇新闻稿件或网络博文,也或少的穿插着别人的结论。因此分清楚哪些是别人的观点,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对于理解一篇文章至关重要。
可能很多人在区分“他说”和“我说”的时候都有些困难,尤其在阅读一些标题没有给出明确结论的文章时,会让人有点难受。以前我不知道如何提高阅读理解技巧,尽管看过一些主张寻找指示词的阅读技巧书籍,然而对一篇复杂繁文的理解能力仍然有限。在《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中,杰拉尔德·格尔夫和凯西·比肯施泰因非常明确的提出要区分“他说”和“我说”来捕捉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再结合指示词会更容易理解一篇文章的论点。
有什么窍门可以区分是谁在说吗?杰拉尔德·格尔夫和凯西·比肯施泰因列举了很多表述“他说”或“我说”的模板,比如“根据X的看法”、“X认为”、“我认为”、“我要指出”等等所谓的声音标示语,会清楚的指出哪些是“他说”,哪些是“我说”。
然而语言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并不是所有表达方式都会如此明确的给出“他说”的提示。比如杰拉尔德·格尔夫和凯西·比肯施泰因列举的一个案例:“我们都是中产阶级”,或者看似如此。……。然而,阶级分化是真实的”。这段话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用了很多复杂的技法来表述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用引号引起来的“我们都是中产阶级”,表明这是别人的观点,“或者看似如此”表明作者不认同这个观点,“阶级分化是真实的”才是作者的观点。
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授我们写议论文时尽量不要用第一人称“我”,因为这个词可能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现在看来,这样的说法过于武断,因为有些时候不用“我”可能会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极大的困难。明确的声音标识语可以让读者清楚的知道这是谁的观点,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的观点都需要通过“我主张”、“我认为”这样的方式提出来,比如前面提到的“然而,阶级分化是真实的”,就没有通过“我”的形式来表达。
杰拉尔德·格尔夫和凯西·比肯施泰因还给了一个建议,通过在自己的句子中插入引用的观点来更流畅的引用其它观点。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精炼和明确。比如,“我认为 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之类的模板,既归纳了别人的观点,也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不失为一种好的技法。
“他说”与“我说”都是构成一个严密论证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把“我说”比作一遍文章的主干,“他说”则为主干添砖加瓦,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和可阅读性。对理解一篇文章来说,区分好“他说”与“我说”,并且确切的厘清支撑“我说”的理由、证据以及论证逻辑,那么读懂它就没那么难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