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Foods 河南工业大学刘哲教授研究团队:【智驭食安,未来已来】AI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十年探索与未来展望

已有 448 次阅读 2025-1-3 14:57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AI与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从田间地头到餐桌,AI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提高食品产量、品质、营养,增强食品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食物浪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南工业大学刘哲教授研究团队在 Foods 期刊发表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ood Safety: A Decade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的研究综述,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研究亮点

1.全面梳理: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精选了1855篇关于AI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的文章,进行了深入的量化和系统分析。

2.可视化呈现: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文章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AI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

3.热点挖掘:通过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共引、期刊共引等分析,揭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未来方向。

4.实践指导:总结了AI在分子育种、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与分销、食品营养等四个研究方向的领先技术,为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研究成果

1.量化与系统综述: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的核心数据库,采用量化与系统综述的方法,深入分析了2012年至2022年间关于食品安全中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文献。

2.主要贡献国家与期刊:在选取的1855篇文献中,中国和美国的贡献最大,其中中国科学院发表了最多相关文章。在食品安全AI领域的期刊中,PLoS ONE 和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在年度出版物数量和共被引频率方面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

3.AI技术热点与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揭示了AI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特别是在四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上 (分子育种、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与分销、营养估算与膳食评估),列出了领先的AI技术,并总结了现有文献。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计量分析,不仅清晰描绘了AI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通过对分类算法、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系统以及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等AI技术的综述,为研究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从精准农业到精准营养,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食品安全的每一个环节,为实现可持续的食品系统贡献力量。

       

图文赏析

01.png

图1. 文章检索过程的框架和整体研究过程

02.png

图2. 五个最受欢迎的子领域文献的年度出版量

03.png

图3. 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领域相关出版文献的期刊共引网络

04.png

图4. 2012—2022年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领域相关出版文献的关键词时区

05.png

图5. 关键词聚类分析

             

作者团队介绍

第一作者

刘哲教授为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数智化治理与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等课题15项。

          

通讯作者

Yudong Zhang教授为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生导师,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英国工程与技术协会会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主持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勇于创新,致力于推动AI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AI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工程与技术的最新资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领域的更多突破!

           

原文出自 Foods 期刊:https://www.mdpi.com/2304-8158/12/6/1242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foods

        

Foods 期刊介绍

主编:Arun K. Bhunia, Purdue University, USA

期刊主题涵盖食品研究相关各方面。目前已被 Scopus、SCIE (Web of Science)、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4.7

2023 CiteScore:7.4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67196.html

上一篇:Energies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朱书骏副研究员等创建特刊——先进能源技术和节能:低排放和高效率
下一篇:倒计时一个月!Water 2025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提名通道即将关闭
收藏 IP: 116.21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