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演化谈

已有 13186 次阅读 2013-3-7 13:54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灭自己志气, 长他人威风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一句常见的成语。今天冷不丁觉得带着明显的江湖气。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不由得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中华成语大词典》同时收录)。尽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史悠久、语出佛典,但怎么看也不怎么威风。于是,乔装打扮、摇身一变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成语的翻译)鼓舞士气,有时确实近乎一种黑色幽默。
   据称,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与江青等就这一问题有过争论(见本文附录)。不过,我认为该文(指附录1)所称“周总理无意识的‘较真’”是有些无厘头与自作多情了。依我看,将周总理此举称作“无意识”或者隐指“下意识”纯系作者自认高明的欺人之谈。我倒觉得,这其中蕴含着周总理对于四人帮随意篡改历史、糟蹋文化、欲以样板戏禁锢人心的倒行逆施行为的严重不满。我判断,附录2尽管已见诸杂志,但所谓周总理建议应是作者的道听途说、郢书燕说。就这一点而言,似乎附录1中的说法略微靠谱一点。其实也只是“略微”而已,附录1本身也并不怎么自洽。
   就字面而言,我觉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看上去过于浪漫,改作“魔高一尺,道高尺半”或魔高一丈,道高丈半”更加现实。在困难面前,“道”之道并不那么容易快速攀升,能有小幅胜出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人定胜天”的革命浪漫主义已经风光不再。
   关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演化路径,我个人喜欢与推荐“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表达。我想,“志气”作为自己的比较合适,“看得见、摸得着”,别人的志气往往深藏不露,而别人的“威风”恰如孙大圣的尾巴,即使变作了旗杆,也会露出马脚,遑论招摇过市的威风八面了。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关系,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修辞游戏似乎也有一比。“(休得)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比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显地消减了江湖的霸气、多了些昂然的志气与士气、底气与英气。
    我也希望“(不要)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成为“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一个变体,并成为汉语的一个新成语。

注:附录1中的“‘1.李玉和:(反击)我不信佛。可是我也听说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江青:“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好,没有力量。3.总理:这句话你们念倒了,应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们念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3.康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句不好。’”,我怎么读都像超现实、后现代小说的一个场景。我的一个疑问是:当时演员的现场版台词到底是什么?周总理的“你们”是否包括演员与江青在内?附录1有“红灯记》第六场“赴宴斗鸠山”中写道”的说法,周总理等当时审查的倒底是书面剧本还是现场演出?欢迎知晓另情的朋友们补充。


附录1:                                     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红岩》第二稿的失败和第三稿的“翻身”
                                                                                 钱振文
                                  (全文见点击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1149
   ……
   当然,这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最著名的出处还是革命京剧《红灯记》。《红灯记》第六场“赴宴斗鸠山”中写道:
鸠山:呃……(尴尬一笑)老朋友,我是信佛教的人,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话,说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李玉和:(反击)我不信佛。可是我也听说有这么一句话,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967年,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审查京剧《红灯记》的时候,对这个中国成语的使用有一段很有意味的讨论:
江青:“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好,没有力量。
总理:这句话你们念倒了,应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们念成“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江青:(对陈伯达同志)对吗?
陈伯达:(点头)对!
江青:这句话要改,可以从鸠山那句话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两句话要改掉,不要这样的话。……
…… ……
康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改,“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句不好,我想了一句,工作一忙又忘了。

   罗广斌担心按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逻辑有可能把敌人写得太高,这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不能显示正面人物的力量;但是,如果不能让正面力量压倒这个敌人,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出现沙汀在观看《悲壮的颂歌》后感到的“满台都是资产阶级在那里张牙舞爪”和《禁锢的世界》中出现的“低沉压抑”、“满纸血腥”。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反用,解决了如何既把革命的异己因素“包容其中”同时又对它进行有效的遏制。但即使是这个人为建构的故事模式,在更为激进的“文革”文艺中也受到了怀疑,显然,用“魔”和“道”这种带有宗教意味的词汇来比附敌我之间的对立并不是很“恰当”,周总理无意识的“较真”,就更“解构”了这个成语的可用性,所以江青、康生才说“这句不好”。

   任白戈和沙汀所说的“翻身”,实际上就是把其潜在逻辑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对敌人的“揭露”改为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逻辑的对革命先烈的“歌颂”,这就需要大量的“增删”,增加能够长气的内容,删除容易泄气的东西,如给监狱斗争“配”上监狱外的斗争,使得监狱外的篇幅占到全书的三分之一,把局部的暂时的失败和整体的最终的胜利结合起来;如把被动的逃狱改写为主动的劫狱等情节上的重新“设计”;细节的刻画上删除大量对行刑和受难的“自然主义”的描写,而大量增加对正面人物革命精神和豪迈气概的审美化描写。总的来说,就是作品要重点描写能够引导、启发、激励、教育群众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英雄人物。当然,作品中肯定还会写到反面人物,这是革命斗争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对象,但他们是斗争的对象、批判的对象、挖苦的对象。马识途对这个问题严肃地指出,在这种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二元对立中,要“立场鲜明,用语大有区别,有所爱有所憎,不能有任何‘客观’描写的自然主义倾向。”
   这样,在按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逻辑方法精心设计了整个情节和结构之后,不但作品的精神状态翻了身,《红岩》第三稿中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也“翻了身”:一场在革命胜利前夕发生的集体被捕和集体牺牲的悲剧事件变成了“破坏与反破坏”、“屠杀与反屠杀”、最后胜利突围的英雄故事,就连本应避免的江姐、许云峰的被捕也不再是革命的损失,而是革命的胜利。罗广斌曾说:“江、许被捕,从敌人看,是胜利;从我们看,也要清楚地指明是胜利,也就是许、江自我牺牲,保全了组织和同志。”

附录2:                                               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文海骤象)
                                                                                    祁蓉
                                             http://news.sohu.com/20070301/n248423417.shtm

 
      一次,一家电视台主持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造假者多狡猾,我们一定能让他们没有立足之地。”
  另一次同样是这家电视台主持人说:“贩毒分子必将撞得头破血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是不可能得逞的。”
  主持人的意思都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但前者指正义是魔,后者指正义却是道。
  这个问题的出现,和“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有关。
     1967年秋天,周恩来总理参加审看《红灯记》,建议将台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改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以后,报纸刊物纷纷以魔高一丈为规范用法。“文革”结束,人们总觉得魔比道高有点别扭,于是又出现“道高一丈”。魔高还是道高仍然成为一个问题。辞书则维护“魔”的地位。
  这一词语的原始形态应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佛家对修行者的告诫。“道”是指道行,佛家修行的成果;“魔”指破坏修行的魔障。心中的道高一尺,外界的魔高一丈,可见道还不足以和魔抗衡。只有继续潜心修炼,才能最后修成正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可以用来比喻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将会遇到更大的障碍。梁启超《说动》一文中有:“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涉求新,辄生阻力。”茅盾《子夜》一书中有:“风浪是意料中事;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两例中,“道”意味着发展、进步,“魔”则是“阻力”,或“风浪”。“道”代表正义,“魔”代表邪恶,是一种正不压邪的较量。
  那么,如果是正义压倒了邪恶,那还能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我认为是不行的。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演变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仿词。1952年4月7日的《人民日报》有一文写道:“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国爱好和平人民完全有可能阻止新的战争的爆发。”杨成武将军的《层层火阵烧野牛》一书中写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的斗争中,冀中人民大显神威。”这种用法,开始是一种修辞手段,后来便形成固定词形。
  由此可见,两种写法都有特定的词汇意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可以用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同样是可以用的,关键在于你想说什么。                                          祁蓉 文 摘自《咬文嚼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668018.html

上一篇:Confusion Matrix似宜译作“含混矩阵”,而不宜译成“混淆矩阵”
下一篇:第二次土壤普查是苏联制还是国际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期待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