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激发写作本文的创意是“创编标注词性的汉语词典”的,准备了一套说辞。可惜上网检索发现,已是重复别人的创意,不过我仍然很开心。
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源于这两天阅读的《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该书第5页称:“实际上,汉语本身并无词性的区分,即使在当代的汉语词典里也没有汉字词性的标注,这可以说是一个鲜明、有力的证据。中国人不需要死记汉字的词性,因为汉语并没有刻板的词性划分标准,而是根据汉字的语义特征来断定其词性”。
我阅读此段时,对于其中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正如中医欠缺定量化一样,这不是它的优点,而正是它的缺点。汉语不标词性,正说明汉语落后于世界潮流,没有现代化、人性化。我的点评:1.汉语是分词性的;2.没有标注,只说明汉语的研究没有到位;3.标注词性是科学掌握,不标注词性才是落后的中国式死记,这不是刻板,而是严谨。
写到此处之后,有点不太放心,上网一瞧,原来近年已出现了标注词性的汉语类词典。
网上消息二则:
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金艳艳撰写的《编校体会:语言词典的词性标注》(CCC注:发表应不迟于2004年)称:在语文词典中分义项标注词性并把它明确列为词典特色之一的当推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最近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编校工作,深切地感受到:给词语标注词性不只是语文词典的责任,而且也是提高词典释义的精确性,提升词典理论价值的有效手段。
二、郑献芹发表于《语文学刊》2010年13期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词性的几个相关问题》中指出:“2005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词性标注,给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标注词类"之说尚需斟酌;二、词类设置及划分值得商榷;三、标注体例有待规范”。
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有词性标注的说法后,我查阅了这本词典。该词典在前言中称:“在词典中标注词类,是多年来读者的迫切愿望,也是信息时代对汉语辞书提出的新要求”。
现在,撇开创意谈建议。我们知道,汉语多年没有区分词性的词典,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研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既然是老大难问题,一家之言只是参考,需要集思广益,上述郑献芹的文章就是商榷文字。何况,《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本身也不见得了精品(网上称,一七旬老先生已挑出该版词典2500多个错误)
我希望有了带头的之后,中国的各类汉语词典都能以新面孔、新形象面向国人、面向世界。一是国内外的汉语学子们有福了,二是汉语的现代化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期望将来能实现汉语的机器书面翻译、机器同声翻译。这也是王选(汉字机器输入、处理)、吴文俊道路(机器证明、公式自动化)的延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自动处理,同时也预示着汉语智能化的方向。
注:我今天(11.6.16)与《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的作者闫老师进行了交流,他同意“汉语本身并无词性的区分”更宜称作“汉语本身并作词性的区分”。另外,闫老师所说“当代的汉语词典里也没有汉字词性的标注”在严格的意义上可能是成立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确实未对单字标注词性,只是对词语进行了词性标注。我估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词性标注也在词这一层次。此处,确实如我与闫老师交流时,他所说的那样,汉字的单字是难以标注词性的。当然,我相信,也会有博友认为汉字的单字是可以标注词性的,而且可以尝试(对于这点,我觉得也有道理,至少可以对部分比较确定的进行标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455255.html
上一篇:
定理、定律是否需要规则和规范?下一篇:
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有什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