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i Publishing 植根中国 影响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aipublishing

博文

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金融科技一马当先┃CEQI论文推荐

已有 1131 次阅读 2023-7-27 11:4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们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缓解宏观经济对商业银行主动承担风险不确定性的抑制作用。具体来说,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商业银行发放贷和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发挥缓解作用。当商业银行主动承担风险水平的提高,金融科技的缓解效应随之递减,缓解效果因商业银行类型不同而各异。

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出于规避风险和降低主动承担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往往在放贷的决策上瞻前顾后。这限制了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调解服务的能力,因为企业同样会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无法在投资决策上大展拳脚。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高水平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找到降低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负面影响的方法,对于加强金融一体化、支持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在中国,2022年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了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服务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为此,中国的商业银行积极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基于大数据和新算法的金融科技服务。

在这个背景下,一组专业团队对145家商业银行2010年至2019年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研究。他们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检测了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主动承担风险所产生负面影响的缓解作用。

“我们还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探讨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异质性,以及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主动风险承担各个水平的边际影响,”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黄卓分享道。

研究团队发现,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金融科技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商业银行主动风险承担行为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即使考虑了各种银行和宏观层面的变量,这种影响仍然显著。不论用替代变量构建方法还是用内生性考虑,这一主要发现的稳健性都是恒持的。

此外,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主动承担风险水平越高,金融科技的边际影响就越小。这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并不会鼓励商业银行承担过度风险。

“金融科技对缓解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因商业银行的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如金融科技的减缓效应对资金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就相对较弱。”黄补充道

这项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比较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主动风险承担各级水平的边际效应,证明缓解效果随着风险承担水平的升高而减小。这强调金融科技发展并不会促使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

其次,研究采用精准匹配的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数据,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提供了更直接、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最后,研究探讨了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减缓抑制商业银行主动承担风险的方法,这为促进金融中介发展、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实证支持和实践启示。

该论文已发表在期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International上,供各位同仁阅读指教。


文章标题

Financial technology,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commercial banks’ proactive risk-taking in China

研究团队

Fang Liang, Pu Zhao, Zhuo Huang

文章路径

https://doi.org/10.1016/j.ceqi.2023.04.001

X26669331.jpg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International(CEQI)是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经济学季刊(CEQ)的姊妹刊。

作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的官方英文期刊,CEQI旨在诠释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经验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期刊发表经济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证论文,尤其是与中国经济相关的论文: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及结果、重要的国内和国际政策对社会和经济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比较的论文,特别鼓励有独到见解且具有普世影响的问题驱动型论文。

目前,期刊已被DOAJ,SCOPUS,EconLit,EBSCO重要数据库收录。

所有投稿文章将通过严格、高水平的同行评审,文章一经收录将发表在月活用户超过1700万的ScienceDirect平台,供领域内的学者、及全球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及引用。


主编: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

研究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新政治经济学

现任职位及荣誉:

  •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

  • “金融40人”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阅读推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96796-1396843.html

上一篇:多频超声波解冻猪肉的研究:解冻速率与品质特性┃Food Physics
下一篇:免费报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人才培育活动:AI与编辑出版专题培训班
收藏 IP: 221.222.20.*| 热度|

1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