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q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qi

博文

德国三日印象 精选

已有 8049 次阅读 2010-7-19 17: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德国三日印象

      来德国已经三天了,由于昨晚的台风,今天天气终于凉爽了起来,为了节余少得可怜的经费,每天都会步行去学校和实验室,虽然有点累,但是用脚丈量城市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等到自己真的有一天走不动路了,那就说明我真正老了。


      继续说说对于德国的印象吧,以前听别人说德国的行人是不闯红灯的,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今天已经看到好几个人闯红灯了,不知道是德国人还是旅游的人。不过大部分行人还是很规矩的,比英国人规矩,英国人闯红灯的很多。


       做为一个汽车工业大国,在德国街头竟然能看到很多人骑自行车,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波恩的特色,还是整个德国都这样。另外波恩的出租车竟然是奔驰,不过想想也没什么,毕竟奔驰是他们德国的民族品牌,就好像如果某个中国的城市用奇瑞做出租车一样。


       波恩是个很小的城市,估计整个城市的面积也就北京的西城区那么大而已。到今天为止,也就参观了一个旅游景点,曾经是他们德国皇帝的宫殿,皇帝下台后,现在成了波恩大学的地盘,昔日的宫殿内摆满了学生的自行车,曾经王宫的池塘也变成了长达800米(估计)的草坪。据说很多中国游客看到这广阔的草坪会很兴奋,而我却替不起半点兴奋,也许是看多了吧。


       德国人做事认真,专注,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实验室看出来,这次教我切片的实验员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也许国内修理化石的很多人也会说自己修化石修了一辈子,但是我估计没有人形成一套详细的流程以供后人借鉴的,而这位德国实验员将每个实验步骤都详细地解说,以及他这些年遇到的困难都会跟你一一道来,并无半点隐藏,可以感觉到他希望与你分享他的经验,也希望他的经验能够传播到其他地方,我想这一点并非国内的“师傅”能够做到。


       再扯远一点吧,国内外实验员的地位问题,在国内,实验员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当然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对匠人的漠视态度,而在国外,一个好的实验员是备受尊重的,例如我们系里有一个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每个星期都会开一次组会,安排这周实验室的分工,而主导组会的并非教授,而是一位实验员,实验室的博士、博士后都得听他的。很难想像一个不受尊重的实验员能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去改善实验过程。虽然国内研究所化石修理人员也能评上高级工程师(相当于副教授),但是依然是科研人员高高在上。恶性循环就此产生,实验员不受尊重,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去干这种职业,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实验员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差,实验员能力不强,更加得不到尊重。


       出国之前,觉得中国的古生物研究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国外的这一年里,我感觉了差距,而且这差距并非一年两年能赶上的,也并非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能够赶上的。一个高素质团队的建设并非短期能够完成,中国的科研人员数量是全世界第一,但是却培养不出来一个真正的大师。钱学森之问时常在脑中回想,这并不是我这样的小人物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并不缺科研经费,但是往往在钱的使用上做不到很好的资源配置。当我第一次进入我英国导师的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他用的是四五年前的旧电脑,而且看他并没有换新电脑的意思,但是他的思想却走在整个古生物领域的前列,很难想像从这台旧电脑中迸发出了很多前沿的理论。这次来到德国的实验室,而这个实验室的首席教授用的电脑竟然比我的导师还旧,至少是七八年前的电脑,用的还是CD刻录机,但是他们的实验室在骨龄学领域也是在世界上排名数一数二的实验室。所以说实验室不在设备,而在人。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国内的科研岗位机制,大家都知道国外的研究岗位是很难获得的,往往要做好几个博士后,才能谋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位,而国内基本上博士毕业就能获得终生岗位,没有压力自然动力也就会少很多,因为我觉得国内真正将科研当成一项“事业”的人并不多,所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当然我说这种话,很多人听后会向我扔砖头,毕竟很多人还是要靠科研这个铁饭碗养家糊口的。而一个终日想着如何养家糊口的科研人员,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科研民工。


       由此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大规模扩充研究生队伍,进而大量扩充科研队伍的目的,是否是想遵循中国产业界模式,依靠国内大量的人员优势,以及研究人员工资相对较低的优势。即用国内廉价的科研劳动力来争夺科研领域的国际市场。不过我认为此举甚不可取,中国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走的这条道路现在已经证明是不可取的,三十年来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多市场,但是我们的产业水平依旧很低,高精尖的技术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大量的利润还是在别人手中。我不希望中国的科研也走这条路,我想中国现在科研论文的数目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但是重大的国际科研奖项又几项落在中国人的头上,中国的科研成果又有几项能够写进教科书?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写不下去了,再写下去,就成一个散布悲观主义情绪的人了,但是我依然希望这篇博文带给大家的不是悲观,而是压力,而是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8987-345503.html

上一篇:德国初印象
下一篇:三人行-关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20 武夷山 王晓峰 文绍 朱志敏 刘世民 梁建华 杨顺楷 丁甜 苗元华 鲍海飞 孟羽 刘广明 赵月前 郑永军 ten1917 neilchau pkuzeal imchenxi zengfeng nm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