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yu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yuhan

博文

[转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SPM的审议焦点

已有 3527 次阅读 2021-8-17 18:38 |个人分类:未来世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中国气象报  原文链接

http://epaper.zgqxb.com.cn/epaper/index/item_read?id=217298


三轮评审、8万条政府/专家评审意见、195个成员国政府代表和观察员组织代表逐行审议,透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

匠心凝练科学焦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鹏 实习记者 杨叶

日期:20210816

期号:5182

版号:3

版名:科技

省份:


专家顾问:IPCC中国代表团成员 巢清尘 黄磊 陆春晖 韩振宇 马丽娟 张永香 魏超

本报记者 吴鹏 实习记者 杨叶

2021年8月9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下简称“报告”)及决策者摘要(SPM)。

在7月26日至8月6日举行的IPCC第54次全会暨第一工作组第14次会议上,来自195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和观察员组织代表对SPM进行了逐行审议,最终审议通过的决策者摘要更为科学、客观、平衡地体现了主要的评估成果,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协定》目标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中国气象局作为IPCC的中国牵头组织部门,在IPCC评估报告框架的制定、组织推荐中国优秀科学家以及调动全国各部门力量参与IPCC评估报告编写、组织对IPCC报告政府评审、组团参加IPCC会议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IPCC平台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在此次SPM审议过程中,焦点问题涉及哪些方面?本报特邀全程参加IPCC第54次全会的中国代表团核心成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以及黄磊、陆春晖、韩振宇、马丽娟、张永香、魏超等专家,带您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分享。

关注点一:是否所有圈层的变化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活动?

从IPCC 第一次评估报告的“极少”,到第二次报告的“可识别”,到第三次报告的“可能(>66%)”,再到第四次报告的“很可能(>90%)”,第五次报告的“极可能(>95%)”,直到第六次报告的“毋庸置疑”,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干扰作为主因这个结论逐步得到确认。

受人类活动影响,观测到的温室气体浓度自1750年以来持续上升,过去40年中的每一个十年都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十年更暖,关于气候系统变暖的归因是整个决策者摘要的第一条主题结论。

气候系统包括五大圈层,虽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圈层都出现了重要变化,但并非所有圈层的变化都可以可靠地归因于人类活动。因此,科学、客观地表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全会审议过程中,中国代表团坚持根据归因研究的科学结论、遵守IPCC的信度语言这一原则,与各国政府代表和作者团队就这一结论的表述反复讨论沟通,最终在表述上达成一致,使用IPCC 的信度语言进行表述并从科学上区分了层次——毋庸置疑,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

关注点二:气候变化的极端性和区域表现如何?

报告评估结论认为,自然因素和内部变率将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尤其在区域尺度和未来近期内。这种影响在区域上可能表现为增强或弱化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因此未来近期任何地方出现冷事件都与全球气候变暖不矛盾。除关注温度变化外,各方也表达了对未来近期区域降水预估不确定性的关注。经审议,报告进一步明确,除内部变率影响年代到多年代际尺度上的陆地平均降水外,模式不确定性及自然和人为辐射强迫的不确定性也影响未来近期全球和区域尺度的降水预估。在区域尺度的未来预估方面,报告重点对比了全球温升1.5℃与温升2℃及以上时,气候影响因子(CID)的变化差异。各方主要关注评估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区域平衡性,包括CID变化的方向、强度、频次和信度方面的差异,最终结论充分体现了报告科学性和平衡性。

报告还首次对低概率高影响事件进行了评估,得到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为向决策者传达更加平衡的信息,经审议,作者对该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大量补充。报告指出,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在当前预估的增暖范围内也可能出现低概率高影响事件,且温升水平越高,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大。未来不能排除气候系统的一些要素对变暖产生突然响应或达到临界点,如南极冰盖崩塌、海洋环流突变等,以及复合极端事件和远超预估范围的增暖等低概率事件,鉴于其极高的影响,报告提示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规划时需全盘考虑。

关注点三:报告如何评估碳预算和未来减排行动?

就未来碳排放空间的计算方法而言,AR6相对AR5有了进一步改进。AR6再次确认了全球温升与累积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准线性关系,评估认为每一万亿吨的累积二氧化碳排放将造成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27℃~0.63℃,最佳估计值为0.45℃。与AR5和《全球1.5℃变暖》特别评估报告相比,AR6计算的温升范围更窄,这意味着所计算的未来碳排放空间的不确定性范围进一步缩小。

未来温升由历史累积和未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共同决定,实现净零碳排放将有助于控制温升。要将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水平,需要限制累积二氧化碳排放,至少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在低排放情景中,实现2℃目标需在2050年之后实现净零排放,而实现1.5℃目标,则需要在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并在之后采取强有力的负排放措施。与此同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也需要大幅减少,而快速并持续减少甲烷等短寿命温室气体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关注点四:从评估报告看中国贡献和中国行动

IPCC评估报告汇集了全球最新的气候变化科研成果,已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制度、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重要的科学基础,也是各国政府制定本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主要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家从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问世起就开始参与其中,历次评估报告编写从未缺席,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对海洋、水文、生态、冰冻圈的观测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全面进行气候变化评估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评估报告编写工作的中国作者从第一次评估报告的9位增加至第六次评估报告及特别报告的61位,并且连续四届担任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评估报告里中国科学家文献引用率不断上升。以第一工作组报告中中国作者(未含港澳台数据)为第一作者的文献引用为例,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引文为87篇,第五次评估报告上升到257篇。

中国的气候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中国共有4家机构的气候模式参与了气候变化评估,第六次评估报告有9家机构参加。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上,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既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先机,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榜样。从国内来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带动了就业,推动了科技创新,对全球气候系统的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动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中国作为保护地球家园的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型发展道路提供了范例。

修改日期:2021-08-16 11:11: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83044-1300232.html

上一篇:我们不会提早到达1.5°C 【译文】 #IPCC AR6 WGI报告解读
下一篇:[转载]想要挺近1.5度不容易 G20罗马宣言维持了巴黎协定目标
收藏 IP: 114.247.188.*|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