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继“童年”“在人间”的最后一部。他笔下的主人公因家贫求学不成,社会就是他的大学。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所以不仅上了大学,而且此生和很多大学产生了交集,此处就略略记录一下与君共赏。
出生成长在东北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的小县城,儿时遇到的大学生是可以两只手就能数过来的。第一次亲眼见到大学校园是小学时候,父亲出差带我去长春,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和吉林大学校园外感受了一下大学,也见到一些带着校徽的学生,那个时候,父亲将一颗希望的种子种进了我的心间,十多年以后结出了惊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硕果---因为跟班主任顶牛高考报志愿报了以我平时成绩不可能考上的名校,而高考我偏偏考出了任何人都预料不到的好成绩。这样我就这么混进了松花江畔的北方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四年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考试依然是屡屡出人意料,最后保送了我一直不感兴趣的电化学,两年后,跟生活了六年的哈工大挥挥手进了天津的一家电池公司。第一个月培训是在南开大学的经管学院,现在回头看来,除了本硕的工科学位,我此生其他有交集的学校都是理科或是综合性大学,这也包括我上大学期间经常逃哈工大电化学的课去跟从小的铁哥们而上吉林大学半导体物理的课。后来去了厦门,浪迹于社会大学一些年以后终于发现科研是真爱,所以联系了厦大的田中群老师希望读他的博士,田老师为了考察我让我业余参加他课题组的组会,大概有一年时间。这一年让我初步体会了基础研究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五老峰下,白城海边的厦大,跟更多有志去海外深造的年轻人接触,激起了我考寄托的勇气,两年时间,从分不清英语法语到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到全球top3%。凭着这个成绩进入了不需要GRE的位于加拿大伦敦的西安大略大学的化学系。伦敦号称森林城,大学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四所大学之一,其商科号称加拿大的哈佛。我所在的化学系也有众多牛人。在西安大略大学我继续着考试的奇迹,第一年自我感觉课上也就能听懂50%,可是年底收到一张2000加元的支票,因为我是年度两位学习优异奖之一。在西安大略大学的四年非常刻苦,基本上每天做实验到半夜。天道酬勤,三年后发表了此生第一篇英语论文,就发在化学的牛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十五年过去,这篇文章的引用已经超过1000次。在西安大略大学首先完成工科电化学向理科电化学的转变,然后开始从电化学向光谱学的转变。尽管是在博士最后一年才加入了光谱学课题组,还是成功说服加拿大光源的创始人在光源给了一碗饭,从此开启了在又一所大学,萨斯卡温大学长达十四年的工作生涯。尽管工作是在加拿大唯一的同步辐射中心的加拿大光源,但光源是在萨大校园,员工的福利待遇也是比照大学员工,所以理论上我就是萨大的员工。萨大是拥有一百万人口的萨省的最大的一所大学,历史上曾经拥有过辉煌,比如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即使今天萨大的农学,兽医也是咋加拿大甚至世界知名的。十多年的时间,大学的各个角落都已经遍访,最长去的几处包括校园核心区的“大碗”, 这是一个大广场,主要建筑如校部楼(诺奖楼),物理系,地质系,化学系,艺术系,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几栋古老的学生宿舍都环绕这个大碗。每年最热闹的就是九月份的迎新。徜徉在青春的笑脸间,从2008年到2019年我一共见证了12次新生入学。另外一个经常流连的是位于萨河边上的一个神学院(大学三个神学院之一),除了环境优雅,适合悦读文献,思考问题,也因为这个小院是我最初来萨大面试住过的地方。
除了这些交往深入的大学,一些只见过一两面的大学有名的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麦吉尔,多大,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没那么有名的如九江学院,遵义师范,厦门理工,每个大学于我都有值得回忆的往昔。生活在前进,我和我的大学的故事也会继续。
2021-03-24于萨斯卡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