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tian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tianlin

博文

15至16世纪的欧洲化学(五)

已有 2030 次阅读 2021-3-16 09:2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5至16世纪的欧洲化学(五)

 

文 / 杨天林

 

本文选自作者的著作《化学与人类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五、阿格里柯拉

 

与帕拉塞尔苏斯同时的德国医生兼冶金学家阿格里柯拉(Georg Agricola, 1494-1555年)是另一位有名的化学家。阿格里柯拉的德文姓名是乔治·鲍埃尔(Georg Bauer),“Bauer”在德文中是“农夫”的意思,因此,在拉丁文文献中,其姓名就被译为Agricola(拉丁文中也作“农夫”解)。

阿格里柯拉1494年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1518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随后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大学学医。受同代人帕拉塞尔苏斯的影响,他对矿物开采、金属冶炼及与此有关的化学有浓厚兴趣。

此后,利用在矿区行医的机会,他系统地考察了采矿和冶金业,深入现场作了广泛调查,并十分详细地研究了这门科学,在此基础上,阿格里柯拉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巨著《论金属》。该书于1556年出版,这时他去世已经一年了。

书中总结了当时采矿工人的实践经验,记述了从罗马时代的普林尼(Plinius)以来的欧洲学者所掌握的采矿方法和冶金知识。是当时这方面权威的工具书。书中配有精致的插图,因此极受欢迎。阿格里柯拉也因此赢得了近代矿物学之父的美称。

阿格里柯拉在研究矿冶学过程中,除现场调查外,还参考了以前的许多文献著作。例如,他在1546年写作《古代冶金学与新冶金学》时,就参考了一些古希腊文献、拉丁文文献和著作。他的《论采掘物的性质》一书共10卷,卷1讲各种矿物的颜色、光泽、味道、形状及固体矿物的其他特征。还把矿物分为五大类:土类、石类、固化浆类(矾、盐等)、金属类及“混杂物”。卷2至卷8讲各种矿物的冶炼技术。卷9和卷10叙述各种矿冶炉设备。

阿格里柯拉的《论金属》共12卷,该书对寻找矿脉、开采矿石以及从矿石中冶炼各种金属、分离金属的方法,都作了详细的叙述。

第1卷是总论;第2卷讲矿业师必须具备的知识、采矿的准备、矿脉的发现,里面涉及到地形、地质结构、性质、水、道路、气、产权等方面内容;第3卷是矿脉、地层龟裂及岩层;第4卷讲矿区测量、矿业师的职务分工及矿山区划;第5卷是矿脉开凿及矿区测量技术;第6卷讲矿山用具及机械,介绍了当时较先进的齿轮起重升降机等;第7卷是矿石试验法,介绍试金术;第8卷讲矿石的选择、粉碎、洗涤及焙烧方法,主要是矿石溶解前的作业;第9卷是矿石溶解法,介绍了溶矿炉及矿石制炼法;第10卷专讲贵金属及非金属的分离法,介绍金属分离及精炼银的技术;第11卷介绍将金、银从铜、铁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第12卷讲盐、碱、明矾、矾石、硫、沥青及玻璃的制法。

《论金属》中,与化学有关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第9至第12的四卷中,其中对金、银、铜、铁、锡、铅、汞、锑、铋等金属的制备、提纯和分离过程作了清晰的描述。例如,在分离金、银时,书中介绍了强水法,即将明矾、硝石等一起蒸馏而制得硝酸,然后将银溶解。分离金、铜是将混合物与硫磺共烧,铜与硫化合成硫化铜,从而与金分开,分离银与铜,是利用铅制成铅铜合金的方法实现的。

《论金属》一书大体上摆脱了炼金术的束缚,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当时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矿冶技术的实际过程,书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内容,是矿冶技术及化学工艺操作者的必读手册。作者的贡献在于:比较全面地从文献和实际调查两方面着手,对欧洲手工业矿冶生产的全过程作了系统的叙述,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书的历史作用相当于中国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所不同的是,《天工开物》还涉猎到了农业和其他生产部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9996-1277004.html

上一篇:15至16世纪的欧洲化学(四)
下一篇:15至16世纪的欧洲化学(六)
收藏 IP: 103.222.186.*|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