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科研资讯 | 暨南大学附一医院徐安定团队 | 丁苯酞显著改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预后

已有 1591 次阅读 2021-11-8 13:36 |个人分类:科研资讯|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来源:医脉通

科研资讯 - Frontiers in Neurology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BRIDGE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in Neurology (IF=4.003)杂志上, BRIDGE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旨在评估NBP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患者使用NBP依从性将患者分为NBP-依从组和NBP-非依从组。主要结果显示,NBP-依从组较NBP-非依从组良好预后(mRS<2分)比例提高了4.63%,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入院NIHSS评分在3-5分的患者中,效果更加显著。

  • 研 究 背 景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包括以下3类人群: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②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以下简称为轻型卒中);③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轻型卒中及高危TIA(ABCD2评分≥4 分)人群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即发病时症状较轻,但早期卒中复发风险高,临床预后的不确定性增加。虽然针对急性轻型卒中和高危TIA患者的诊疗水平和规范性在逐步提高,但研究表明其在发病后90天内的卒中复发风险仍高达10%-20%。NBP已被CFDA批准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多项研究结果表明NBP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主要评估NBP在NICE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研 究 方 法

该研究在中国51个分中心招募了48小时内发生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入院时NIHSS≤5)或高危TIA(入院时ABCD2评分≥4)的患者共2966例,根据随访时用药的依从性将患者分为NBP-依从组(超过80%)和NBP-非依从组。通过比较两组在90天卒中复发比例、良好临床结局(mRS≤1)比例以及90天死亡和颅内出血比例来评估NBP在该治疗领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图1)

图 1 流程图

  • 研 究 结 果

如图2所示,NBP-依从组90天临床功能良好结局(mRS 0-1)的患者比例(92.05%,949例)显著高于NBP-非依从组(87.42%,1626 例),这表明在轻型卒中或高危TIA患者中定期使用NBP可能会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并减少致残率。

图 2 NBP-依从组和NBP-非依从组mRS评分分布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入院NIHSS评分后,NBP在NIHSS评分为3-5分中相比NIHSS评分0-2分组具有更好的90天功能预后,在NIHSS评分3-5分中,NBP依从组相比于NBP非依从组90天的良好功能预后提高了12.61%。[88.82 vs. 76.21%,校正后的优势比为2.52(1.81–3.50),调整后的交互作用P=0.00]。

图 3 90天良好功能结局的亚组分析(mRS 0-1)

  • 研 究 结 论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在轻型卒中和TIA患者中,规律使用NBP治疗的患者比没有规律使用NBP治疗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生活功能预后,而NIHSS评分3-5的患者的疗效更高。

  • 展 望

本研究是基于NBP治疗中国轻型卒中和TIA人群疗效分析最大的数据分析。对于不适合静脉溶栓或急性血管内血栓切除治疗的患者,NBP治疗可能改善90天的临床功能结局,为轻型卒中和TIA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替代治疗。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欲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访问 Frontiers 官方网站:www.frontiersin.or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11469.html

上一篇:专刊征稿 | 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对COVID-19的启示
下一篇:专刊征稿 | 非随机扰动源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