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危重症是神经病学与重症医学的交叉学科。神经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在于,除严重脑损伤外,往往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脑损伤与周围器官损伤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免疫和炎症反应在大脑和其他器官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连接大脑和其他器官的重要桥梁。本专刊将聚焦神经与免疫的交互作用,探讨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损伤的机制及潜在的新作用靶点。
重症脑损伤早期免疫反应过度可引起神经炎症,加重脑损伤,免疫反应不足(免疫抑制)可使机体易受病原体攻击。只有适当调节神经危重症患者的免疫状态,才能提供最佳的治疗。此外,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许多免疫相关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甚至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因此,深入了解重症脑损伤与其他器官损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免疫在介导重症脑损伤及其与外周器官损伤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神经危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更好地管理患者,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重症脑损伤与外周器官损伤的交互作用是导致神经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的重要原因,“脑肠轴”、“肠脑轴”、“肺脑轴”、“肾脑轴”等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大多数研究仍主要停留在相关性分析上,其背后具体的调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本专刊重点关注神经免疫、神经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在重症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这些因素在重症脑损伤与其他脏器损伤之间的交互作用。此外,我们还关注神经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在评估免疫功能状态和预测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本专刊以神经危重症患者及相关动物/细胞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投稿范围主要涵盖神经免疫、神经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在重症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特别关注脑损伤与周围器官损伤的相互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专刊接受原创研究(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综述(Review)以及小综述(Mini-Review)类文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子主题:
神经免疫、神经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在重症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神经免疫、神经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在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中的作用和生物标志物;
与神经免疫、神经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的严重脑损伤后的周围器官损害;
周围器官损伤通过肠脑轴、肺脑轴、肾脑轴等加重脑损伤的机制;
神经危重症监护中新的分子和免疫治疗;
神经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免疫功能状态和预测神经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5.085 / CiteScore:5.4)
Frontiers in Neurology
(IF:2.889 / CiteScore:4.0)
此专刊仍接受投稿,截稿时间:
Abstract - 2021 年 08 月 15 日
Manuscript - 2021 年 12 月 13 日
关于更多此前沿专刊的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请点击链接查看: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23230/neuro-immune-interactions-and-neuroinflammation-in-neurocritical-care?utm_source=yangRT7&utm_medium=wechat&utm_campaign=chinaad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Xiaofeng Jia 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医学博士、终身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 | 刘丽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畅君雷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原文内容整理自潘速跃教授的文字采访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Frontiers前沿专刊:
前沿专刊(Research Topic),是 Frontiers 赋能学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式之一:前沿专刊由客座主编确定某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接收相关领域作者的投稿,最终以文章合辑的形式发表在期刊正刊。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联合学界同仁共同促进本学科领域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您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进一步加强与各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合作;
前沿专刊作为开放获取资源将提升您以及所有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为专刊定题;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回复“客座主编”,用 1 分钟的时间填写表单,以便于我们更加了解您的具体信息,由 Frontiers 相对应领域的出版总监与您进行 1 对 1 的交流和探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你就成为了全球开放科学的推动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