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钱学森96岁生日这天,来了一位十分重要的客人。
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夫人,看到她进来,钱老十分激动。
闲聊时,钱老问她:你现在有几个孩子啊?她回答说:现在,一个都没有了。
她是中国近现代为数不多的被称为“先生”的女性,也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先生。
01. 漫漫求学路
1917年,北平无量大人胡同里的一个书香文第之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父母为她取名李佩珍。
李佩珍的父亲,虽然曾在英国留学多年,但思想上还是十分封建,他允许家中几个女孩去教会,但却不支持她们读大学,认为那是男孩子才能做的事。
但李佩珍却觉得,女孩子也应该读书,于是她向父亲据理力争,也因此成为了父亲眼中的叛逆孩子。
好在,最终,在母亲的支持下,李佩珍的“抗争”取得了胜利。
她开始进入学校读书,把自己的名字由李佩珍改为了李佩,并在1936年被北京的三所名校录取。最后,她选择了男女合校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想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一点点打破当时男女不平等的观念。
可惜的是,在她入学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北京沦陷、大学停课,李佩只能一路南下来到了西南联大。
又在194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在那里,李佩遇到了郭永怀,又通过郭永怀结交了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林家翘和夫人梁守瀛等人。
李佩和郭永怀两人相遇后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在相识第二年的春天,便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结了婚。结婚三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郭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佩等人想要回国发展,无奈当时有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只能暂留美国再做打算。
郭永怀在康奈尔大学新成立的航空工程研究院担任教职,李佩则在语言学系教授中文。
1955年,美国取消了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第二年,李佩和郭永怀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小女儿踏上了归国的征程。
02.振兴祖国
那时,钱学森等人已先行回国。等两人回国后,钱学森便介绍郭永怀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
而李佩为了让郭永怀等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投身于祖国科研事业,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放弃了外事局的工作,出任西郊办公室的副主任,并着手建造中关村。
彼时的中关村一片荒芜,医疗问题迫在眉睫,于是李佩拉来人,组建临时诊所,而这个诊所就是现在中关村医院的前身。
看病有了地方,但读书还没有。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就需要更好的学校。
当时中关村只有一所小学 —— 保富寺小学,老师数量也远远不够。在李佩的强大号召力下,许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走入校园,壮大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这所学校,就是有名的中关村一小。
后来,李佩又组织人修路,种树,盖楼。中关村因此有了第一座教学楼,也有了公交车。
人们看见她为中关村做出的努力,看到中关村的变化,都尊敬地称她为“李佩先生”。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李佩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一家人可以团聚的时刻,但郭永怀为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进程,又不得不投入到了核弹的紧急任务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68年,郭永怀因飞机失事去世,而李佩先生当时也因故不得不暂停了自己的工作。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之后不久,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应运而生。校长严济慈十分认可、欣赏李佩先生的英语能力,请她出山出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李佩上任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所有毕业生论文答辩,也都要求学生们用全英语做陈述。
由于当时英语学习资料匮乏,李佩便自己编写英文教材。如今,由她编写的中国第一套研究生英语教材,依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的校史馆里保留着。
1980年,李佩参与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项目,在八年间,帮助915位优秀的物理学生赴美留学。
而她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可。美国一所大学语言学的系主任更是称李佩为“应用语言学之母”。
但在这时,不幸再次从天而降。
03. 无悔人生
1996年,李佩与郭永怀的爱女郭芹因癌症去世。
那一年,李佩已年近80。
在很多人担心她会不会承受不住打击的时候,李佩拿着录音机,重新站在了讲台上。
李佩的心中,装着太多的东西,除了丈夫与女儿,还有学生和祖国的未来。
所以,即使退休后,她也没能完全休息下来。
为了让中关村的退休老师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李佩决定开办中关村大讲堂。
她亲自掏腰包筹集经费,和主持人沟通演讲内容和时间,所有的细节之处,都会一一过问。
而大讲堂所讲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从文学科学,到中美关系,从地震减灾到宇宙探索,李佩除了自己演讲,还会邀请其他学者前来,而她所邀请之人,无一不是学术界的名人。因此,大讲堂吸引来的不止是老人,还有很多年轻人。
在1998年到2011年期间,中关村大讲堂,开办了600多场,直到2011年,她觉得自己实在讲不动了才停下来。
在此期间,李佩先生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了两次捐献。
2003年,把郭永怀的“两弹一星”勋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年,将自己和丈夫的60万元积蓄分别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用这笔钱,成立了郭永怀奖学金。
在郭永怀104岁诞辰日,李佩先生又把郭永怀生前用过的物品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这一生,忙忙碌碌的日子,终于在2017年画上了句号。
2017年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溘然长逝。
据说,弥留之际,她留下一个问题:“我这辈子值吗?”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这,也许是对那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