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化应遵循某些原理,不能茫无目的的乱简化,下面即是其中的几个准则。
对于简化,首先要说,它是建立在事物规律复杂难懂或难以操作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降低难度或降低系统的开销。
不可再“简化”从而再“优化”的事物,即构成了其结构为最简化与最优化的事物。最简化不等于简化,只有简化到可存在之极限,才可称为最简化。简化一部分,哪怕是一点点,也叫简化,但其并非最简化!设计某些产品之原则,乃是应达到仅仅剩余用户所必不可少的使用操作。这其中体现出的技术哲学,即为产品设计者不能把包袱丢给用户,要尽量为用户谋方便。其原则也可说是,要使顾客感到“简单、容易、省时、省力”,并且达到极限状态。
不过有时极简主义也会有其缺陷,因为极端的简单往往造成功能之缺失。所以有时中度复杂为最好,而且进行最简化处理时应留有一定裕度,或采取一定保险措施,以防有害后果。
所谓界定事物极限的大小往往是科学分析的第一步,而确定其复杂度的量级乃是必须进行的下一步。对于简单与复杂程度,不是只有“极简”与“极繁”两个可供选择之选项,简繁度这一指标,理论上可以有许多种选择,甚至说是存在无数种可能,当然后者仅是个理想化事物。比如简单,就有“有一点简单”、“适中程度简单”、“非常简单”和“极端简单”等之选择可能性。如果用数字描述之的话,其即是0~100%,0即为最简单,100%即为最复杂,亦或用5分制评价之,这可称为“简繁指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之。
对每个人来讲,凡是其“力所能及”的事物即都是简单的,而正因为“力所能及”,所以才简单。人和人是有差异的,智力有差异,知识也有差异,各有各的擅长,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而这个真实的世界也是复杂的,绝对不是简单的,因此对科技人为的“简化”势在必行,这样才会降低各种科技学习的门槛,提高生产效率。
“简单”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任务没有被“简化”,但如果执行者的技能和知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他也会觉得自己能够驾驭更加高端的工作内容。不论是教学,还是生产生活工具之使用,皆是如此,而这个问题正符合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规律。
实现简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设计事物时功能定义体现之逻辑要清晰明确,不能出现模糊不清乃至造成歧义之情况。这样才做到所谓之“一目了然”,其根源也即是由于事物之间逻辑区别显著所导致的简洁明了。
什么样的事物简单好记?依本人看来,易于逻辑推导的事物相对容易好记!对于诸如编程或其它操作性的事物,皆是如此。做到所谓“有条有理”一般就会导致事物简洁明了。这样的话往往使用的时候临场现推导都可以,所以说,各种法则规定的逻辑性强就会易于推导因而也就会好懂好记。
平常进行之一般的简化,往往都是在于操作步骤的减少,其实,逻辑性强也可以起到简化的作用!当然,操作步骤少的事物,也确实较为好记好懂,但是,在操作步骤同样多的情况下,逻辑性强、规律性强的东西,应该相对来说较为好记好懂一些,且更加不容易弄混!
与“形象直观”相对的是“抽象模糊”,而描述问题应尽量直观一些,这样便于理解。其实近代科学的有些内容实质,并不如其形式那样难懂,令人看不懂的真正原因只缘于描述的太过抽象。如果描述的形象直观一些,即使是一般读者,或许也是能看得懂的。
所以,研究科学除了研究工作本身之外,如何对其描述也很重要。因此,对科学问题需进行形象直观的描述,这样才会降低其学习难度。此方法或可称为“直观化”。
其实,古今数学都来自具体的生活:比如1~10的数字,来自人的一双手有10个手指头;再如分数来自分配食物;古代数学还来自丈量土地,或者计算粮食的体积。至于微积分的意义,微分是变化率,积分是累积量,而且,微积分的推导,依然是使用加、减和乘运算从而进行的。其中常微分是基于单一变化量描述之性质,偏微分则是基于多变化量描述之性质。正弦和余弦等来自轮子圆周转动的轨迹。总之,应都能找到相应之较为形象直观的描述。
简化总要有原因,不能乱简化。而且,所谓简化,应是辩证之简化,不能是形而上学之简化,这一点很重要。
在对产品简化的过程中,有一对互相矛盾的事物,即“设计与使用”之间的矛盾。设计者进行“设计”的过程简单,则使用者“使用”必然复杂;而要想使“使用”过程简单,则“设计”过程必然复杂。“设计”与“使用”同时被简化是不可能做到的,两者必然互相制约。所以在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这类问题,根据总体之需要,进行取舍或折中。
换句话说,也即是要进行简化,要看是从研发人员之角度来看(亦或说是从工程组织管理角度出发),还是从顾客之角度来看。而此两者乃是一对矛盾!
某些情况下,简化其实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辩证过程,其既有人之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机器设计方面的问题,此两者之间要进行结合!同时简化过程中,对人素质的要求与对机器性能的要求,两者也是个矛盾,人的素质高,对机器质量的要求就可以降低,反之亦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