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龄的见长,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今天更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很多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行缘于自己的父母,并不断的意识到自己各个方面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另外一方面,很多的特殊的日子里也会想起,比如自己的生日,比如父母的祭日,再如今天的结婚纪念日。一个人很大的内心悲哀在于,当父母离开了,他们就真的离开了,不是小时候的父母出门远行后总会归来那样,你再大的呼唤,他们也不会回来;即使你获得天大的成功,亦或是遭遇再大的失败,这些都和他们无关,而恰恰这些本来是他最关心的事情,比如你成家与否,比如你过的好不好,吃的怎么样。
“Do you love your dad (你爱你父亲吗)?” 当土耳其同事阿卜杜拉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时语塞。 他接着说“my dad behaves like a soldier, he was so serious and controlled me a lot during my college。(他平时就像一个军人, 很严肃,大学的时候干涉我很多)”。 我浮想联翩,因而思绪游离于当天晚餐上的其他话题上的讨论。等深夜回到家之后,仔细地想了想 ”do you love your dad” 这个问题,辗转反侧。
父亲已经于2年前过世了。走的那年的冬天温度很低,大河里都已经结冰。走之前,也只是和我表姐简单交代了一些家里积蓄的事情。当时正值疫情期间,姐姐没有告诉我这件事,只是料理好事情之后才和我说。出身农村,和世代务农的祖辈们一样,父亲无声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静悄悄的离开。在家务农的时候,父亲会在农闲时和庄上的青壮年一起去乡里做一些苦力赚些钱补贴家用,早出晚归;农忙时更是如此。农民靠天吃饭,麦子稻谷成熟的时候,担心下雨,都得日夜抢收。后来去了上海打工,只有重大的节日短暂回来,在家呆的时间也就更短了。因而自打记忆起,我对父亲的印象不太深,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也一直缺失。只有待到翻遍脑海中的记忆,一些片段的图像逐渐清晰。
父亲向来沉默,或是性格如此,一般很少与人言语。父亲读过小学,在同龄叔辈中算是佼佼者,平时会写些打油诗,并附上几段文字记录所行所想。虽然靠卖力气讨生活,但是很爱整洁。每次中午晚上回来都用肥皂好好地洗脸,整理头发,面貌上在同辈中看上去显得年轻。简单地准备饭菜之后,他会端坐在八仙桌东北边一角,习惯性地用左手熟练夹取饭菜,细嚼慢咽,并饮几杯烈酒,即使是一盘简单的豆腐烧黄豆,也会品味很久,独享辛劳后的片刻安宁。晚饭梳洗后,能很快入睡,鼾声如雷。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上学枯燥,这些支离破碎的旧日子里却充满阳光。我一天天长大,当时父亲母亲还未老去,那个靠近村头的小小院落里每天重复着放学归来大声呼喊爸爸妈妈的清脆声响。
乌云却很快无情地落了下来,母亲突然病重,平静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总会想起母亲确诊的那个晚上,小小的卧室里挤满了家里亲戚,劝说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前往上海治病。阴沉幽暗的母亲痛哭画面中我并没有搜寻到父亲身影,我想可能父亲还在上海打工,只是姐姐先回来陪母亲检查,亦或当时正值插秧季节,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几个月的上海治疗后,母亲回到家里静养,身体恢复很好,父亲也回到上海继续打工,我在乡里上初中也开始寄宿生活,只是每个周末才和母亲团聚。时间很快过渡到春节,父亲姐姐都回来了,家里也准备了丰富的年夜饭,虽然那年的冬天很冷,但却是一家最后团聚的年夜饭。我和大病初愈的母亲在暖阳投射下的家门前拾掇大蒜(苗)以及茨菰的场景,现在回忆起都泪眼婆娑。这短暂几日的宁静最终也被不速之客击碎。前门的老人年前过世,丧事期间外地归来的女婿,穿着丧服,却阴差阳错打开我家半锁着的院门,踏进我们家,这让母亲惊惶不已。当晚我们去了隔壁村的姐姐家,也是在很灰暗的灯光下,家人们劝母亲要想开些,这只是很巧合。虽是迷信,但是简朴的农家人很相信冥冥中注定的事情。元宵节后母亲病情再次恶化,同年夏天就离开了我们。在父亲和姐姐陪着母亲辗转上海北京治病这段时间里,我独自家里上学。当时很小,不识愁苦滋味,母亲离世前也没有能够和她说多少话。父亲经过这场变故之后,也一病不起。多年以后在自己有家庭之后才明白,伴侣对孤零零的一个人的重要性。在那场变故中,我和姐姐失去的是母亲,而父亲失去的是和他一起生活30多年的妻子,是谁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失去的不能再回来,父亲经过几年的修养之后身体也好了起来,头几年前往上海继续打工,后来又回到家乡务农。可是种地却只有很微薄的收入,家里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拮据起来。印象中父亲也曾找表哥借过几次钱补贴家用。年不更事的我,或是成长中的叛逆,或是失去母亲后生活上的无助,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却很不好。当时在县里上学,差不多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因为家里就剩我们两个人,中午饭就在小的方凳子上简单进行。身体好的时候,父亲也会去镇上买些菜,虽然简单,但上学的疲惫也能到缓解。印象中父亲的睡眠不是很好,夜里醒来的时候,总是看到父亲要不是坐在床上半醒半睡地看一些已经看过无数次的电视剧,就是在家里走动。周日回学校,需要坐渡船过河之后到对岸的国道上坐中巴,父亲也会去送我。春夏的时候,雨水很多很密,我们都会被淋湿。再后来我去外地求学,离家也越来越远,和父亲接触的机会也就更少了。最近的就是4年前的回国博士学位答辩,我先回了趟家。父亲在家烧了很多香,当晚在镇上宴请了家里亲朋。我总是会想,或许,再等几年,等我参加工作了,有机会可以把父亲接到身边,让他感受下异域生活。这些天真的想法,最终在父亲独自离开人世后被无情击碎。我无数次的想,父亲临走前会想什么:
1 他出身贫寒,奶奶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开了他,爷爷在他完婚没几年也去世,作为家里的众多子女中的唯一男丁,物质条件虽然匮乏,他成长过程中应该是家里的 “宝” 。他走的前几年,姑姑们也都相继离世。生而为人,总有自己柔弱的一面,这一面应该是留给自己父母。我想,他应该他也很想念他的父母姐姐们, 现在他自己也白发老去,得去寻找他们了。
2 父母相依为命30多年,无情的病魔将他们分开。他们风餐露宿,不辞辛苦,通过勤劳的双手,一起创建了这四口之家。生活中很少争吵,母亲是决策者,父亲总是不遗余力的执行者。子女都已经拉扯长大,姐姐的两个孩子也都在成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在我和姐姐都已经有自己的小家庭后,父亲选择离开。我想,他应该很想念他的妻子,毕竟他们20多年没有再见过,他们应该团聚。
这些答案也永远没有人来揭开。当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没法自已。母亲走的时候,年纪尚小,不知道怎么和她交流。而以后的20多年的时光里,却也和父亲也没有说很多的话。 虽然可以安慰自己说,因为求学,一直以来空间上彼此相距很远,亦或者是传统中国家庭中,父子之间本身就交流很少,给彼此留下的都是背影。I love my dad ,但是这些遗憾是永远没有机会弥补。旧日的时光总会是很漫长,我愿意把这些如烟的日子浓缩到上小学的那段时间里,虽然贫困,父亲母亲身体还很健康,家人们能够生活在一起。我也想永远停留在家人团聚的最后那个春节,虽然严寒,但是家人们一起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性子急的母亲总会在我吃饭的时候提醒我不要泡那青菜豆腐汤。开年的第一天,母亲也很准确地在我开口之前给我喂上一口果子。而我的父亲,会拿出衣柜里的他贵重的西服,恭敬地在跪在家里给祖宗烧香,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平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