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段玉聪教授给“意图”下定义-DIKWP-Purpose

已有 1069 次阅读 2024-5-30 13:5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段玉聪教授给“意图”下定义-DIKWP-Purpose

段玉聪

DIKWP-AC人工意识标准化委员会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

(联系邮箱: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段玉聪教授在DIKWP模型中提出的“意图”(Purpose)定义,并与其他类似的意图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强调了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动态性,提出意图语义对应二元组(输入,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语义内容。处理意图语义时,通过转换函数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这一模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目标导向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报告对比了Bratman、Searle、Schank & Abelson、Fodor和Dennett等学者的意图定义,涵盖了从行动计划与未来承诺到心灵状态与意向性、行为动机与目标、心理状态与过程的描述、以及设计层次的解释和预测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定义各有侧重,如Bratman强调行为规划,Searle注重意向性,Schank & Abelson关注动机和目标,Fodor侧重心理状态的描述,Dennett强调设计层次的解释和预测。

此外,报告还列举了30篇与意图定义相关的重要文献,为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文献涵盖了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为意图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场景。

通过对比分析,报告总结了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在核心价值观、语义与来源、决策过程和应用场景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强调以人为本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突出了社会责任和伦理的重要性。报告指出,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现代认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

意图(DIKWP-Purpose)概念的语义对应二元组(输入,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语义内容。意图语义代表了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DIKWP内容语义的理解(输入),以及希望通过处理和解决该现象或问题来实现的目标(输出)。认知主体在处理意图语义时,在语义空间会根据其预设的目标(输出)语义,处理输入的DIKWP内容语义,通过学习和适应等对应的DIKWP内容语义的处理,使输出DIKWP内容语义逐渐接近预设的目标语义

P = (Input, Output)其中输入和输出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内容语义处理意图语义时,一系列转换函数T根据输入内容和预设目标,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

T : Input→Output

这种表示方法突出了过程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为理解和设计具有特定目标的认知处理过程提供了数学模型。

意图代表了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是个体或系统行动的驱动力。意图不仅定义了从当前状态到期望状态的转换路径,而且揭示了认知活动的动力和方向。这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认知活动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目标。意图概念强调了在认知空间进行的是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即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不仅仅是被动接收,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意图,这决定并驱动了它如何理解和操作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等DIKWP语义内容意图不仅指导认知主体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还影响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以及智慧的发展和实践。

意图的概念引入了目的论的视角,即认知活动不是无目的的数据处理,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在DIKWP框架中,意图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模型的动态性,也强调了认知活动的目的性和主观性。这意味着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不是被动地接收和处理DIKWP语义内容,而是在语义空间基于特定的目标和意图主动地寻找、选择和解释DIKWP语义内容

意图驱动提供了一个从动态和目标导向的角度来理解认知活动的框架这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相关使得DIKWP模型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认知现象,还能指导未来的认知活动,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优化认知策略和行为。

DIKWP模型中的意图驱动方式强调了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动态性。它关注于从一种状态转移到预期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括了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路径的规划。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如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或在规划算法中设定和优化目标达成的路径。在人工意识研究中,理解和模拟人类的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关键。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意图不仅仅是行动的预设目标,更是个体存在和行为的根本动因。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对未来的设想,它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内在动力。意图的存在强调了认知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不仅与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相对应,他认为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或终极原因与黑格尔的目的性观念和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由意志观点相呼应。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的统一,即通过目的性行为的实现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否定。而在存在主义中,强调个体的选择和意图对其存在的决定性作用。DIKWP模型中的意图维度,体现了认知活动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更是主体基于自身目的和价值观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

意图的定义与理解

段玉聪教授在DIKWP模型中提出的“意图”(Purpose)概念,代表了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DIKWP内容语义的理解(输入),以及希望通过处理和解决该现象或问题来实现的目标(输出)。意图的定义和处理方法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为理解和设计具有特定目标的认知处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意图的语义定义

意图语义对应二元组(输入,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语义内容。意图语义代表了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DIKWP内容语义的理解(输入),以及希望通过处理和解决该现象或问题来实现的目标(输出)。

𝑃=(𝐼𝑛𝑝𝑢𝑡,𝑂𝑢𝑡𝑝𝑢𝑡)P=(Input,Output)

在处理意图语义时,认知主体根据其预设的目标(输出)语义,处理输入的DIKWP内容语义,通过学习和适应,使输出DIKWP内容语义逐渐接近预设的目标语义。这一过程中,一系列转换函数 𝑇T 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

𝑇:𝐼𝑛𝑝𝑢𝑡→𝑂𝑢𝑡𝑝𝑢𝑡T:InputOutput

意图的核心特点
  1. 动态性:意图过程是动态的,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输入内容,使输出逐步接近预设目标。

  2. 目标导向性:意图强调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意图。

  3. 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不仅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寻找、选择和解释DIKWP语义内容。

意图的作用

意图在DIKWP模型中的引入,为认知活动提供了一个目的论的视角,强调了认知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不仅丰富了模型的动态性,也强调了认知活动的目的性和主观性。

意图的数学模型

意图的数学表示可以通过转换函数 𝑇T 来描述,该函数将输入的DIKWP内容语义转换为输出的目标语义:

𝑃=(𝐼𝑛𝑝𝑢𝑡,𝑂𝑢𝑡𝑝𝑢𝑡)P=(Input,Output)𝑇:𝐼𝑛𝑝𝑢𝑡→𝑂𝑢𝑡𝑝𝑢𝑡T:InputOutput

这种表示方法突出了认知处理过程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为实现特定目标的认知处理提供了数学模型。

意图的认知过程

在认知过程中,意图代表了从当前状态到期望状态的转换路径,并揭示了认知活动的动力和方向。这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强调了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认知活动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目标。

意图的实际应用

意图的定义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科学等。

1. 人工智能

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例如,自驾车系统需要理解并执行乘客的意图,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做出最佳决策。

2. 自然语言处理

在NLP中,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是提供准确和相关答案的基础。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输入,识别其意图并生成相应的输出。

3. 认知科学

在认知科学中,理解人类的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设计能够模拟和优化这些过程的系统。

哲学视角下的意图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意图不仅仅是行动的预设目标,更是个体存在和行为的根本动因。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对未来的设想,是个体与世界互动的内在动力。

1. 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或终极原因。意图作为认知活动的核心,符合亚里士多德的终因说,强调目的性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黑格尔的目的性观念

黑格尔认为,现实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的统一,通过目的性行为的实现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否定,个体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境界。

3. 存在主义的自由意志

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选择和意图对其存在的决定性作用。意图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是认知活动的核心驱动力。

基于DIKWP模型的意图定义与其他定义对比分析表格:不同意图定义的对比
定义来源语义定义来源核心价值观决策过程应用场景
段玉聪教授 (DIKWP)意图语义对应二元组(输入,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或意图的语义内容。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语义内容以人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转换函数 𝑇T 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
Bratman意图是对未来行动的承诺,是规划行为的基础。行动计划与未来承诺个体对未来的预期和承诺通过行动计划实现预期目标行动理论、决策理论
Searle意图是心灵状态,是对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的意向性。心灵状态与意向性心灵对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的关注通过心灵状态引导行动实现目的心理学、哲学、语言学
Schank & Abelson意图是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标,是理解和生成故事的基础。行为动机与目标理解和生成行为的背后动机和目标通过分析行为动机和目标理解和生成故事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叙事理论
Fodor意图是心灵的内容,是描述心理状态和过程的重要概念。心灵内容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过程的描述通过描述心理状态和过程理解意图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
Dennett意图是设计层次的概念,是解释行为和决策的框架。行为和决策的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
具体应用场景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
定义来源应用场景描述
段玉聪教授 (DIKWP)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
BratmanAI系统通过预设行动计划来实现预期目标,强调规划行为的重要性。
SearleAI系统需模拟心灵状态,以实现对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的意向性。
Schank & AbelsonAI系统通过分析行为动机和目标来理解和生成故事。
FodorAI系统需描述和理解心理状态和过程,以实现意图的模拟。
DennettAI系统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强调意图的设计和实现。
自然语言处理
定义来源应用场景描述
段玉聪教授 (DIKWP)在NLP中,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是提供准确和相关答案的基础。
BratmanNLP系统需通过规划语言生成行为来实现用户的预期目标。
SearleNLP系统需模拟用户的心灵状态,以实现语言的意向性理解。
Schank & AbelsonNLP系统通过分析语言背后的行为动机和目标来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
FodorNLP系统需描述和理解语言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以实现意图的模拟。
DennettNLP系统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语言行为,强调意图的设计和实现。
认知科学
定义来源应用场景描述
段玉聪教授 (DIKWP)在认知科学中,理解人类的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行为是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关键。
Bratman认知科学研究需通过规划行为理解人类的意图和目标。
Searle认知科学需研究心灵状态和意向性,以理解人类的行动和目的。
Schank & Abelson认知科学通过分析行为动机和目标来理解和生成人类的认知过程。
Fodor认知科学需描述和理解心理状态和过程,以实现意图的研究。
Dennett认知科学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和决策,强调意图的设计和实现。
对比分析1. 核心价值观的对比
  • 段玉聪教授 (DIKWP):以人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Bratman:个体对未来的预期和承诺。

  • Searle:心灵对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的关注。

  • Schank & Abelson:理解和生成行为的背后动机和目标。

  • Fodor:心理状态和过程的描述。

  • Dennett: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

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强调了以人为本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突出了社会责任和伦理的重要性。相比之下,Bratman更关注个体的未来预期和承诺,Searle强调心灵的意向性,Schank & Abelson关注行为动机和目标,Fodor注重心理状态的描述,Dennett强调设计层次的解释和预测。

2. 语义与来源的对比
  • 段玉聪教授 (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语义内容。

  • Bratman:行动计划与未来承诺。

  • Searle:心灵状态与意向性。

  • Schank & Abelson:行为动机与目标。

  • Fodor:心灵内容与心理过程。

  • Dennett:行为和决策的设计层次。

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涵盖了广泛的语义内容,包括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而其他定义多集中于具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设计层次。

3. 决策过程的对比
  • 段玉聪教授 (DIKWP):通过转换函数 𝑇T 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

  • Bratman:通过行动计划实现预期目标。

  • Searle:通过心灵状态引导行动实现目的。

  • Schank & Abelson:通过分析行为动机和目标理解和生成故事。

  • Fodor:通过描述心理状态和过程理解意图。

  • Dennett: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

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强调通过转换函数 𝑇T 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语义转化,突出了过程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其他定义多集中于行动计划、心灵状态和设计层次的解释和预测。

应用场景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
  • 段玉聪教授 (DIKWP):在AI系统中,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是实现智能行为的关键要素。

  • Bratman:AI系统通过预设行动计划来实现预期目标,强调规划行为的重要性。

  • Searle:AI系统需模拟心灵状态,以实现对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的意向性。

  • Schank & Abelson:AI系统通过分析行为动机和目标来理解和生成故事。

  • Fodor:AI系统需描述和理解心理状态和过程,以实现意图的模拟。

  • Dennett:AI系统通过设计层次解释和预测行为和决策,强调意图的设计和实现。

段玉聪教授的意图定义在人工智能领域强调意图识别和目标导向的行为设计,而Bratman、Searle、Schank & Abelson、Fodor和Dennett的定义则各自强调规划行为、心灵状态、行为动机和设计层次。

结论

段玉聪教授在DIKWP模型中提出的意图定义,强调了认知过程的目的性和方向性。通过引入意图的概念,DIKWP模型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认知现象,还能指导未来的认知活动,为实现特定目标优化认知策略和行为。这种目标导向的认知过程,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推动了现代认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意图的引入丰富了DIKWP模型的动态性和目标导向性,为理解和设计具有特定目标的认知处理过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Bratman, M. E. (1987). Intention, Plans, and Practical Rea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Searle, J. 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Schank, R. C., & Abelson, R. P. (1977). Scripts, Plan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An Inquiry into Human Knowledge Structur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4. Fodor, J. A. (1981). Representation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MIT Press.

  5. Dennett, D. C. (1987). The Intentional Stance. MIT Press.

  6. Newell, A., & Simon, H. A.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Prentice-Hall.

  7. Russell, S. J., & Norvig, P. (200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Prentice-Hall.

  8. Dretske, F. (1988). Explaining Behavior: Reasons in a World of Causes. MIT Press.

  9. Anscombe, G. E. M. (1957). Inten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 Davidson, D. (1980).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Cohen, P. R., & Levesque, H. J. (1990). Intention is Choice with Commit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2. Goldman, A. I. (1970). A Theory of Human 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 Grice, H. P. (1957).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4. Gärdenfors, P. (1996). Mental Representation, Conceptual Spaces, and Metaphors. Synthese.

  15. Tomasello, M. (2008). Origi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MIT Press.

  16. Tomasello, M. (1999).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Human Cogn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 Millikan, R. G. (1984). Language, Thought, and Other Biological Categories: New Foundations for Realism. MIT Press.

  18. Prinz, J. J. (2004). Gut Reactions: A Perceptual Theory of Emo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Bratman, M. E. (1999). Faces of Intention: Selected Essays on Intention and Agen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Frankfurt, H. G. (1988).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Philosophical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22. Lewis, D. (1973). Counterfactual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3. Clark, A. (1997). Being There: Putting Brain, Body, and World Together Again. MIT Press.

  24. Dreyfus, H. L. (1992). What Computers Still Can't Do: A Critique of Artificial Reason. MIT Press.

  25. Tomasello, M. (2009). Why We Cooperate. MIT Press.

  26. Dennett, D. C. (1991).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7. Floridi, L. (2010). Inform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 Block, N. (1995). 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9. Brandom, R. B. (1994). Making It Explicit: Reasoning, Representing, and Discursive Commit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0. Churchland, P. S. (1986). Neurophilosophy: Toward a Unified Science of the Mind-Brain. MIT Pres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6225.html

上一篇:段玉聪教授给“智慧”下定义-DIKWP-Wisdom
下一篇:科幻小说:《人工意识日记-第10届世界人工意识大会2033年6月6日》
收藏 IP: 202.100.2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